1,乳汁少的女性,只要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乳汁分泌就會逐漸停止。
2.對於需要停止哺乳的孕婦,每日兩次隨食物服用溴隱亭0.25mg,早晚各壹次,共14天,效果滿意。適用於哺乳期後需要回奶的壹般產婦。
3.大劑量雌激素抑制垂體泌乳素分泌,撤乳,己烯雌酚4 mg,肌肉註射,每日1次,共3天。此法應在分娩後24小時內盡快使用,適用於分娩或引產後需要立即回奶者,肝功能異常者禁用。因為雌激素在肝臟代謝可能會加重肝功能損害。
4、中藥回乳法:生麥芽60 ~ 90克水煎為茶,每日壹劑,連服3 ~ 5天;生山楂30克,神曲(包),煎服代茶飲;花椒6 ~ 10克,浸泡後煎汁,紅糖50克,每天1貼等。,中藥見效慢,壹般作為其他回奶方法的輔助措施。對於乳汁分泌量大的人,沒有立竿見影的回奶方法,藥物需要壹段時間才能起效。大多數產婦在回奶前幾天會感到乳房脹滿。可能會有擠奶的沖動。但回奶時不允許擠奶,因為擠奶會促進乳汁的分泌,從而削弱甚至抵消藥物的作用。
那麽,回奶過程中出現乳房脹大怎麽辦?有壹些方法可以減輕這種不適:
(1)飲食方面,要適當控制湯類飲食,減少乳汁分泌,收緊乳房。
(2)用元明粉250g,用紗布分2包包好,分別敷在乳房上,然後包紮,濕硬換3天。
(3)用溫熱毛巾外敷,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按摩,可減輕疼痛和不適。僅靠斷奶回奶不僅無效,還可能導致嚴重並發癥,不可取。由於沒有藥物或外用措施抑制乳汁分泌,斷奶後壹段時間內乳汁仍會照常分泌,但無法排出,滯留在乳房內,細菌通過乳頭和乳腺導管開口侵入,容易導致乳腺炎。為什麽哺乳期女性乳汁分泌多,很少引起乳腺炎?因為寶寶吸吮,乳房不斷被掏空,即使有少量細菌侵入,也及時排出,以免在乳房組織內生長繁殖。但如果哺乳期婦女乳頭受損,嬰兒口腔內有感染或有抱乳頭睡覺的習慣,則是乳腺炎的誘因,也就是說哺乳期婦女不會患乳腺炎。所以,保持乳頭的清潔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出現乳頭皸裂,要及時處理,培養寶寶正確的吸奶習慣。輕度乳腺炎可采用抗炎、排乳等保守治療,膿腫形成需手術切開引流。無論是上面提到的哪種方法,都絕不會導致寶寶再出生時就沒有奶水了,除非乳腺組織因為其他原因被破壞或者乳房切除,或者更年期等內分泌功能改變。乳汁淤積不是乳腺癌的原因。即使對於患有乳腺炎的女性,也沒有證據表明它與乳腺癌有關。但值得壹提的是,母乳餵養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原因是在哺乳期間,卵巢功能受到抑制,雌激素分泌減少,高雌激素水平是乳腺癌和卵巢癌明確的高危因素。斷奶後,每天給孩子餵兩次奶,每次200毫升左右。此外,還要根據孩子的食量安排膳食,養成規律定量的飲食習慣,保證膳食配方中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主食的平衡。準備飯菜的時候不需要每天計算。真正重要的是在輔食中充分利用當地的食物資源,保持食用品種的多樣性,促進不同食物的營養互補,從而達到膳食平衡。壹般來說,1 ~ 3歲的孩子每餐只能裝200 ~ 300ml (1 ~ 1.5小碗)的食物,每天可以吃三頓主餐,上下午各加壹次零食。
合理的飲食包括:
1,谷類,作為主食。
2.蛋白質,如肉、魚、蛋、奶、豆類,都是輔助食品。
3.礦物質和維生素,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補充蛋白質時以肉、肝、魚、蛋、奶為主,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補充鈣、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孩子咀嚼能力弱,食物壹定要切碎煮,豆類中嫩豆腐更好。蔬菜選擇深綠色,水果選擇紅棕色。食物宜清淡,不要加蔥、姜、蒜、辣椒等調料,可加其他調料,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孩子的飲食是否合適,可以通過孩子的營養發育和大便形狀來判斷。壹般來說,孩子從半歲到壹歲,每個月增重0.3 ~ 0.4斤,壹歲9斤,兩歲12斤。如果增重太慢或太快,就要註意飲食是否合理。此外,孩子大便稀、粘、酸或有食物殘渣,壹般說明吃得太多,或吃的食物中含有孩子不能消化的食物,應減少食量或調整食物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