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要無糖;
不要吃加糖的甜點。
近年來,自從壹款“0糖、0脂肪、0熱量”的網絡名人泡泡水占領線下商場後,國內食品行業刮起了壹股“0糖風”,各種食品的“無糖版”相繼上市。
走進超市,妳會發現各種食品似乎都在努力討好消費者:無論是飲料、蛋糕、面包還是餅幹,都迫不及待地在包裝上放大“0糖”字樣,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吃了我,減肥健康!”。
那些靠“0糖”減肥的人真的是“躺瘦”嗎?
首先回答第壹個問題,0糖食物,真的能減肥嗎?
我環顧四周,發現很多“不得不無糖”的朋友還在肥胖的路上跑著,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
其實很多人都被“無糖”上了當!
如果互聯網還有記憶,應該還記得某品牌飲料的鬧劇。今年4月,某品牌飲料的壹款產品在未明確“0蔗糖”和“0糖”區別的情況下,宣傳“0蔗糖”,引發眾怒。網友紛紛表示:騙錢不告訴,還騙我長胖!
後來某品牌飲料為此事向消費者道歉,將包裝上的“0蔗糖低脂”改為“低糖低脂”,但大家還是覺得“不會再愛了”。
我們來看看市面上的壹些食品,其實和某個品牌的飲料是壹丘之貉。
比如,有些食品雖然偽裝成“無添加蔗糖”,但仔細看配料表,就會發現商家其實偷偷添加了葡萄糖漿、蜂蜜糖漿、麥芽糊精等原料。
還有壹些無糖零食,雖然沒有添加糖,但是熱量極高。比如某電商平臺的壹款“糖尿病人專用食品雜糧餅幹”,平均每100克含1926kJ,相當於470卡熱量,約4碗米飯!
◎糖尿病人專用食品及雜糧餅幹營養成分表。/39健康映射
換句話說,高熱量食物即使有意控制糖分,也依然是高熱量食物,所以人難逃“越來越胖”的命運!
0糖,更健康?
“0糖”不能讓人“躺瘦”,但總比含糖食物健康吧?
遺憾的是,只要有“代糖”,0糖食品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列入健康食品行列。
眾所周知,0糖食品之所以吃起來很甜,是因為添加了壹種神奇的物質——代糖。
代糖可以簡單分為營養甜味劑和非營養甜味劑。營養甜味劑含有熱量,包括山梨醇、木糖醇等。非營養甜味劑不含或含很低熱量,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合成甜味劑。
代糖的出現讓人們以為只要食物不含糖,就可以公開食用,卻從來沒有想過代糖會不會在陰暗的角落裏蠶食人們的健康。
近年來,隨著人工甜味劑在食品中的廣泛使用,其安全性備受詬病。目前,許多研究認為人工甜味劑與健康問題有關。
例如,攝入人工甜味劑的小鼠更容易出現脂肪肝癥狀;
小鼠攝入三氯蔗糖後,食物消耗量增加,這可能表明人工甜味劑會使動物吃得更多,從而誘發肥胖;
常見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會誘發腸道菌群的病變,侵入腸壁後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以上結論聽起來都很嚇人。可以肯定的是,商家宣傳的所謂0糖並不是完全無害的!在對代糖的潛在風險缺乏清晰認識的情況下,商家宣傳0糖的健康益處確實值得商榷。
其實糖不是洪水猛獸。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如果成年人每天的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與其迷信“零糖”,不如調整飲食結構。不認真吃蔬菜水果,白開水不好吃,不培養自己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多吃無糖食品,是無法在減肥健康的道路上“取勝”的。
參考資料:
聲明。用甜味劑代替真糖可能帶來更高的脂肪肝風險。
百家號_12081478
美國媒體:研究稱人工甜味劑會增加饑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