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茯苓180g澤瀉300g豬苓180g肉桂120g白術(炒)180g。
淡黃色粉末;氣息微香,味道略刺鼻。
將五味藥炮制、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合。
功能:溫陽化氣,利水活血。可用於治療膀胱氣化不利、水濕凝滯所致的排尿困難、水腫、腹脹、嘔吐、腹瀉、口渴等癥。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6 ~ 9g,壹日2次。
儲存密封,防潮。
摘自中國藥典
頁首
方明仙寫的“妙方”:五苓散。
處方澤瀉(兩塊半)肉桂(壹兩)赤茯苓(壹兩)豬苓(壹兩)
加工沒問題。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中暑、煩渴、體熱、頭痛、霍亂吐瀉、赤尿、恍惚。
用法用量:每份兩元,調白湯,不分時間。
備註:壹方加朱砂,名朱砂五苓散。
節選自獻《妙方》
頁首
方明仙寫的“妙方”:五苓散。
處方澤瀉(三錢)、豬苓、茯苓、白術,各兩元。關桂(去皮。壹美元)。
功能主治多汗、胃燥、煩躁、口渴、脈浮、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取壹劑,泡水兩分鐘,煎壹分鐘,不分時間。
節選自獻《妙方》
頁首
宋太平惠民合劑局處方:五苓散
處方澤瀉25兩,白術、豬苓(去皮)、茯苓(去皮),各15兩。肉桂(去皮)十二兩。
加工沒問題。
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熱病、頭痛、發熱、口幹咽燥、口渴飲水、入水嘔吐、小便不利、汗出。口渴者應服用。還治霍亂,吐利,躁渴引飲。
用法用量:每份兩元,熱湯調,不分時間。上菜後多喝熱湯,出點汗就好了。
還治胃中瘀血發熱,體內黃疸。茵陳蒿的湯藥是調好的,吃之前服用。
黃疸、中暑引起的口渴也可以用水服用。
小兒宜用白術少許沖服。如果妳覺得虛弱和熱,加壹點棉花黃和人參粉。
摘自《宋太平惠民和濟局藥方》
頁首
《傷寒論》:五苓散
別名朱令散(《太平盛慧芳》卷九)和五苓湯(《玄冥論方》卷五)。
處方豬苓10g(去皮)澤瀉15g白術10g茯苓10g肉桂7g(去皮)。
制作方法有五味,搗成粉。
藥理作用與利尿作用》中國藥學會學術論點摘要1962“1963:327 ~ 328、五苓散(豬苓18g、澤瀉30g、茯苓18g、桂枝12g、白術65438。此外,還將上述藥物按上述方法制成1:1的酊劑,觀察五苓散及其單味藥對大鼠的利尿作用。結果表明,五苓散及其組分給藥後1小時排尿率較給藥前明顯增強,其中以二苓和桂枝作用最強。對照組兩次用藥後排尿率無明顯差異。第2小時各組排尿率略有增加,第3小時無明顯利尿作用。
功能:利尿、利濕、溫陽、化氣。治表證,水濕內盛,頭痛發熱,煩渴口渴,或壹入水即吐,水濕水腫,泄瀉小便,霍亂,頭痛發熱,身痛,口渴,痰飲,臍下心悸,流涎,頭暈或氣短,咳嗽。現用於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尿瀦留、急性腸炎等水氣郁滯者。
用法用量:白色和服3克,壹日三次。多喝溫水,汗水會治愈妳。
備註中豬苓、茯苓、澤瀉微滲利濕,白術健脾燥濕,桂枝解表理氣。五藥相合,水就會氣化,脾就會解郁,水藏痰飲引起的證候就會自行消除。
摘自《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