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也就是油炸小吃都是用不同口味的米、面、雜糧做成的。
2.蛋糕。主要是大米和面粉,其次是雜糧。都是蒸熟的,分為發酵和非發酵兩大類。
3.粉面食品。以大米和面粉為原料,大部分都是熟的。
4.粥。
5.甜點。
6.雜食動物。
姜汁牛奶
做法:1。將老姜去皮,磨成茸後擠出姜汁。
2.把姜汁放在碗底。如果喜歡吃辣,可以多放點D,但最好不要超過4湯匙,否則會浪費牛奶的香味,辣味也會變苦。
3.用糖煮牛奶。溫度很有講究,不要讓它沸騰。當有大量煙霧冒出時,盡快關閉。因為牛奶裏有糖,煮的時候用勺子攪拌,比糖更均勻。
4.這壹步是最難的,需要準備壹把大勺子,像拉茶壹樣把煮好的牛奶倒在半空中的鍋裏,來回7次左右才能達到合適的溫度。
最後將牛奶放入小碗中,等待3~4分鐘,凝固後即可食用。
廣東蝦餃
基本材料是粉澱粉450克,澱粉50克,蝦仁125克,筍幹125克,豬油90克,鹽味精、糖、香油、胡椒粉各適量。
上世紀20年代,由廣州市河南區梧村五峰鄉的壹個家庭式小茶館開創。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成為廣東久負盛名的點心,在大大小小的酒樓、茶館都有。本品以熟面條(又名成粉)為皮,鮮蝦肉、豬肉泥、嫩竹筍為餡,包入餃子,蒸熟。它的形狀像壹把彎曲的梳子,所以它也被稱為彎曲的梳子餃子。蝦餃皮軟、白、晶瑩、軟、韌、爽,餃內餡隱約可見;餡料鮮美,造型精致細膩,味道鮮醇,被外省同行稱為三絕。
這個產品最早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廣州郊區梧村河邊的壹個茶館創造的。起初,材料和形狀都很粗糙。但由於它用剛從河裏抓來的鮮蝦做餡,味道鮮美,不同尋常,在早茶市場深受食客喜愛。後來傳入廣州各大茶樓、餐廳,逐漸被名師轉化為精美小吃,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由面粉分解而成的滇緬,作為壹種小吃,目前僅限於廣東。這種粉末柔軟,延展性小,可塑性大。點心師利用其特點,制作出各種精美的點心,如龍珠餃子、水岸餃子、百花餃子等,風格多樣新穎。
練習:
(1)將粉狀澱粉和澱粉與鹽混合,用開水攪拌,加蓋燜5分鐘,取出搓透,再加入豬油揉成團備用;
(2)將生蝦洗凈,吸幹水分,用刀背剁成細塊,放入盆中;將煮熟的蝦切成小塊;豬肥肉用開水略燙,冷水浸泡,切成小粒;筍幹切絲,用水沖洗幹凈,加入壹些豬油和胡椒粉拌勻;在蝦醬中加入壹些鹽,劇烈攪拌,加入煮熟的蝦肉、肥肉、蔥絲、味精、糖、香油等。,拌勻,放入冰箱冷凍;將面團去皮,去皮,裹上蝦仁,揉成餃子,入鍋蒸或油鍋炸。
廣式奶油花包
歸屬美食小吃
歸屬型風味小吃
壹般特征
基本材料是面粉750g,糖300g,熟豬油100g,牛奶375g,泡打粉37.5g。
將750克面粉倒在臺面上,中間挖壹個凹塘,然後加入300克白糖、100克熟豬油、375克牛奶和37.5克泡打粉,用雙手攪拌均勻。這時候因為糖融化了,面團又軟又粘。可以邊揉邊用鍋鏟,在臺面上撒壹點幹面粉,直到糖完全溶解。將酵母面搓成長條狀挑成毛坯,然後用手掌壓住毛坯,用方糖包裹,在包子底部填壹張油紙,然後放入籠中,放在沸騰的鍋上蒸約13分鐘,直到包子開花。面粉、糖、泡打粉的比例壹定要合適。面粉加了糖和泡打粉之後,就不能再揉了,不然就不會開花了。
牛肉湯米線
歸屬美食小吃
基本食材:河粉1斤,瘦牛肉3兩,韭菜3兩,銀芽鴨蛋2個2兩,醬油1/2湯匙,生粉1/2茶匙,油1湯匙。取壹茶匙醬油,半茶匙糖,壹湯匙水。
練習:
(1)松開米線。牛肉洗凈,抹幹切絲,加入腌料拌勻。銀芽洗凈,瀝幹水;加入2大勺油,放下肉絲炒至熟,放入樹籬中瀝幹水分;
(2)加入三湯匙油,放下銀芽翻炒兩次,放入河粉翻炒,放入鴨蛋翻炒,最後放入韭菜和肉絲翻炒均勻即可上桌。
廣式春卷
基本材料:平湖米糊、黃豆芽6根、肉絲500g、面粉150g、老酵母750g、鹽200g、味精、堿水、澱粉。
春卷是中國的傳統特色品種。壹般春卷都是用面粉打成團,攤成皮,裹上餡,油炸而成。但是廣式春卷和其他的不壹樣。他們以平湖鍋巴(鍋巴:米皮的壹種)為皮,包以餡料,掛以老酵母和面粉做成的酥糊,放入油鍋炸制而成。成品比普通春卷更酥脆可口。
制作方法:炒鍋燒熱,油鍋放油150g,炒肉絲、菜絲,加入湯、鹽、味精,微燒,倒入濕澱粉,微炒,取出,晾涼成餡。在鍋巴上灑壹點水使其變軟,切成四塊並形成四個三角形,用餡料包裹,制成春卷坯。
將面粉和老酵母與1.5 kg水混合,靜置2 ~ 3小時。當面糊上有很多氣泡時,加入少許堿水,攪拌均勻。把每個春卷坯都掛上糊,放油鍋裏炸到外層結皮變脆,顏色金黃就熟了。
面糊要根據厚薄加水,這樣才能掛起來不滴水。炸的時候油溫可以高壹點。
廣東叉燒包
歸屬美食小吃
基本材料是叉燒、鹽、胡椒粉、蔥、姜、醬油、面粉。
練習:
(1)將叉燒切成小塊,蔥姜切末,加入醬油和鹽拌入坑中;在面粉中加入糖、溫水和泡打粉,保存兩個小時,面團開始時加入香油和白糖。
(2)將面粉分成份,搟成中間厚兩邊薄的皮,將叉燒和蔥姜末包入饅頭中,蒸15分鐘。
菜頭鍋(蘿蔔糕)
基本特點是外脆內嫩,口感香而不甜膩。
基本材料:蘿蔔、香腸、蝦、香菇、芹菜、味精、鹽、胡椒粉、米糊、土豆粉。
民間小吃。又名蘿蔔糕。菜頭是蘿蔔的俗稱,菜頭鍋是潮汕本地年糕的壹種,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蒸。制作時,先將蘿蔔刮去糙皮,切成絲,放入小鍋中煸炒至軟身,加入香腸、蝦仁、香菇、芹菜,加入適量味精、精鹽、胡椒粉,與米糊、土豆粉拌勻,然後放入蒸籠中蒸熟(先在籠底墊上布),至插筷子時不粘手為止。另壹種方法:蘿蔔絲不炒,直接和米粉等配料混合,加水混合,放入蒸籠蒸。吃的時候,把菜花切成片,放在鍋裏,用油炸至金黃色。菜頭外脆內嫩,味道香而不甜。
蒸粉絲卷
基本材料是澱粉,栗子粉,鹽,辣椒醬和香菜。
準備
(1)將澱粉用溫水調成糊狀,倒入板栗粉和鹽,加水調勻揉透,靜置2小時;
2.將面團搓成條狀,挑成胚,然後壓成皮,卷成卷;放置2-3分鐘,用開水蒸15分鐘左右,取出後撒上辣椒醬和香菜。
船粥:
在荔灣,小販們用船來處理粥。傳統的坐船煮粥的方法是將魚片、蝦仁、海參絲、炒花生、炒粉條、姜絲、蔥絲等加工好的粥料放入碗中,再將煮沸的米粥舀入碗中。船粥快捷方便,風味十足,鮮香可口,解渴充饑,深受人們喜愛。
生粥:
在預先煮好的粥底加入鮮肉,壹碗壹碗地煮,就是“生粥”。生粥是壹個統稱。根據材料不同,有牛肉粥、肉片粥、魚粥、滑雞粥、上石粥、田雞粥等。粥的底部是米粥,由幹貝、土魚或豬骨制成。
蟹肉湯圓
原材料:
1.做皮材料:面粉500g,發面25g,煮面條適量(50g面粉拌50g開水),堿1.5g,清水100g。
2.餡料:瓊脂糊1000g、豬肉末200g、鮮蝦末150g、熟蝦末75g、水磨菇丁50g、蟹末50g、味精、精鹽、醬油、熟豬油、香油、胡椒粉、糖。
方法:
1.將500克中筋面粉和其他制革原料搓成面團,直至光滑,然後蓋上濕毛巾靜置15分鐘。
2.將各種餡料混合均勻,放入冰箱1小時備用。
3.挑少量面團,搟得很薄,包在1份餡料裏,揉成餃子形狀,放在有荷葉的小籠子裏,放在開水鍋裏蒸。
特點:本品形似蛋黃,皮薄、軟韌滑嫩,味美香濃,是茶葉市場上好的廣式點心。
菱角蛋糕
原料:馬蹄粉750克,馬蹄肉250克,白糖250克,豬油15克,食用紅色素少量。
方法:
1,將馬蹄肉切成薄片。
2.將馬蹄粉與白糖、水混合,分8碗,其中4碗加入少許食用紅色素,拌勻待用。
3.取1方盤,刷壹層豬油,倒入壹碗不帶色素的菱角粉,上面鋪壹層菱角片,放入蒸鍋蒸7分鐘左右,取出後再倒入壹碗帶紅色色素的菱角粉蒸熟;按照這個方法,壹層壹層的鋪,蒸熟,取出。
特點:本品紅白相間,味甘、脆、爽。
豬肉餅幹
生產方法
把糖脂切成白豆那麽大的顆粒。杏仁、核桃仁、欖香烯都切成紅豆那麽大的顆粒。把白面粉,糖,綠豆粉,脂肪顆粒放在桌子上,攪拌均勻。然後加入欖香烯、瓜子、核桃、芝麻、南乳、鹽、紹酒的顆粒,揉成團。
糕點皮的制作方法是將白面粉和麥芽糖混合揉成粉面團,再分成小粉面團。每個小粉團揉成圓形粉團,包裹壹層餡料,接縫處要密封,防止餡料出來。包好後放入雞蛋糕模型中,用手壓實,然後輕輕敲擊模具封口,雞蛋糕就脫模了。最後將雞蛋糕放入鐵制烤盤,在蛋糕上塗上壹層蛋黃水,放入加熱烤箱,250度烤約15分鐘。當蛋糕呈金黃色時,就可以取出來了。
雙層蒸牛奶
1,將250ml牛奶煮沸後倒入碗中冷卻。
2、2個加糖的蛋清,用力攪拌,將冷卻的牛奶慢慢倒入蛋清中(牛奶皮留在裏面)。將牛奶和蛋白混合,並去除泡沫。和奶皮壹起倒回碗裏。
3.碗蓋上保鮮膜蒸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