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人在壹些電影和文學作品裏看到過,男孩尿可以入藥。在浙江金華,真的有這麽好吃的,就是童子尿雞蛋煮雞蛋。
在當地,這是壹種眾所周知的食物。壹般到了春天,很多農村家庭都會收集5歲以下孩子的尿液,然後用來煮雞蛋。有的家庭沒有孩子,會去幼兒園排隊取尿。
他們還註意小孩的尿,必須是5歲以下的男孩子,然後放在鍋裏兩天壹夜。煮好的雞蛋不能馬上吃,必須第二天冷卻後再放在火裏烤熟再吃。
為了讓雞蛋更入味,有些人會在雞蛋煮熟後故意把雞蛋打碎,繼續煮。
目前,當地孩子用尿煮雞蛋已經成為浙江省東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人去旅遊都會看到景點附近有賣的,價格比茶葉蛋貴好幾倍。
第二種:浙江黴變莧菜
幽默感
很多人大概都吃過發黴的豆腐,莧菜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妳吃過發黴的莧菜梗嗎?是用長輩的鹹菜腌制的壹種美味。
關於發黴的莧菜梗,據說還有另外壹個傳說。當年,越王勾踐戰敗,淪為吳國的奴隸。由於戰敗和饑荒,越人不得不挖各種野菜充饑。
壹個老人在野外挖了很多野生莧菜,先吃新鮮的莖葉,剩下的莧菜莖太老了,很難吃。扔掉太可惜了,所以我把它放在瓦罐裏,打算不吃的時候煮了吃。
過了幾天想起來了,可是拿出來的時候發現瓦罐裏有壹股濃濃的“香氣”,摸起來很滑。
於是老人把它蒸熟吃了。沒想到很好吃,入口即化。於是當地人紛紛效仿,便有了發黴的莧菜梗這種美味。
很多人喜歡吃臭豆腐,因為它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很好吃。發黴的莧菜梗曾經是泡臭豆腐的原料。聞起來臭臭的,又好像沒什麽胃口,好多外國人都難以下咽。尤其是第壹次吃的時候,需要足夠的勇氣。
第三種:北京豆汁
豆漿是很多人早餐經常喝的飲料。妳喝過北京豆汁嗎?
前幾年我也北漂過壹段時間。當時在同學的推薦下點了壹杯北京豆汁,只喝了壹口就吐了。
作為北京的傳統食品,北京豆汁也很有名,很多當地人都是喝著它長大的。但是對於廣大的外人來說,很難接受。
據我同學介紹,北京豆汁的做法和豆漿不壹樣。它是在制作粉條或面團時,將澱粉取出,將剩下的淡綠色和藍色的湯汁發酵而成。
據說乾隆皇帝也喜歡喝,也是皇室經常喝的早餐飲料。但是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很難接受它的味道。
第四種:福建的毛蛋。
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孵蛋,蛋會因為溫度或者其他原因孵化不出來。
老百姓不願意把這些雞蛋扔掉,所以會蒸,或者去殼後油炸。因為這些蛋已經開始發育了,有的還長出了雞毛,所以叫毛蛋,或者旺蛋,喜蛋,毛蛋,小雞等等。
在福建、浙江、江蘇等地,有吃毛蛋的習俗。近年來,壹些地方把它作為當地的美味出售。但是對於很多沒吃過的人來說,什麽都敢說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