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配方(單位:千克)
面粉100、起酥油25、白砂糖粉35、麥芽糖4、食鹽3、全脂奶粉6、雞蛋4、田波E500018營養清新劑0.1、田波E30038B雞精3、雞油(羊脂)5、碳酸氫鈉。
二、操作流程
1.混粉。曲奇面團在研磨時含有大量的油和很少的水,所以通常會加入少量的糖漿,主要是白糖粉。要求使用固體油脂,面團溫度保持在19-24度,保證面團中的油脂處於凝固狀態。夏季生產達到這麽低的面團溫度並不容易,要采取措施對使用的原輔材料進行降溫。曲奇產品和面過程中的配料順序與酥脆曲奇相似,和面時間也相似。雖然采取了降溫措施,並且廣泛使用了油、糖等輔料,但是在和面操作中面筋的膨脹度不會低,因為它用的糖漿少。雖然在材料充分準備後,加入的清水可以溶解壹部分糖粉,但畢竟沒有糖漿的濃度高,仍然可以使面筋蛋白快速吸水膨脹,從而保證面筋獲得壹定的膨脹度。如果面團溫度控制得當,餅幹不太可能形成面筋過度膨脹,所以這種面團的配粉操作仍然遵循控制有限膨脹的原則。
2.成型。為了盡量避免夏季操作時的溫度升高,也因為面團不會太粘,壹般不需要靜置壓面,混粉後就可以直接進入成型。曲奇餅幹可采用滾筒印刷、擠壓成型、擠壓成型、鋼絲切割成型等方式生產,壹般不采用印刷成型。成型方式的選擇,不僅是為了不同品種的需要,也是為了盡量采用不產生機頭的成型工藝,防止機頭返回與新鮮面團混合,造成面團溫度升高。滾切面團在制作過程中是有頭的,所以夏天在沒有空調的車間最好不要用這種成型方式。
烘烤。從餅幹的配方來看,由於糖和油的用量較大,適用高溫短時間的烘焙工藝是合理的。壹般情況下,3分鐘左右可將中間層升至100至110度。但這種餅幹的塊狀比普通酥脆餅幹厚50%-100%,使得餅幹胚的含水率比同等表面積下的酥脆餅幹高,不能采用高速烘烤的方法。250度的烘烤時間大概是5到6分鐘。
冷靜下來。當室溫為25度,相對溫度為85%時,從烤箱到最低含水率的冷卻時間約為6分鐘,相對濕度穩定時間為6 ~ 10分鐘。所以最好在穩定階段打包餅幹。
玉米蘇打餅幹的生產工藝
1.原料配方
玉米粉40斤,白面粉60斤,小蘇打1斤,幹酵母2斤,鹽7.5斤,植物油14斤。
2.主要設備
烤箱、攪拌機和面團壓榨機等。
3.工藝流程
玉米粉、白面、酵母、水→第1次和面→第1次發酵→第二次和面→第二次發酵→和面、油酥→成型→烘烤→冷卻→整理→包裝→成品。
第二次和面加入的原料是玉米粉、面粉、水、小蘇打、油脂、鹽。
4.操作要點
(1)第1次粉末混合和發酵。將玉米粉和白面粉按4∶6的比例混合均勻,過篩備用。將總發酵量50%的混合粉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酵母和水,攪拌4分鐘,置於溫度28℃、相對濕度75% ~ 80%的環境中6小時。
(2)第二次粉末混合和發酵。將剩余的混合粉加入到第1次發酵的面團中,加入油、精鹽、水等輔料,最後加入小蘇打,在攪拌機中攪拌4分鐘,在溫度28℃、相對濕度75% ~ 80%的環境中發酵3小時。
(3)壓制面團,包裹面點。將油、玉米粉和精鹽混合均勻,制成酥皮。將發酵好的面團放入壓面機7次,折疊4次,裹入面點,壓6次,折疊4次。將面團壓至純凈光滑;並使面團形成幾個均勻的面團層。
(4)成型和烘烤。將面團壓成2毫米厚的片,然後切成大小均勻的長條,放入烤盤。在面片上打均勻分布的針孔,放入烤箱烘烤。烘烤初期,底火調至250℃,面火調至220℃;中期將面火升至250℃,底火逐漸降至220℃;在最後階段,底火和表面火都降低到200℃。烤10分鐘左右;直到餅幹變成金黃色。
(5)冷卻包裝。烤好的餅幹完全冷卻後,包裝。
5.預防措施
(1)酵母用量。在面團發酵過程中,增加酵母的用量可以促進面團的發酵速度。但當酵母量過大時,面團中可利用的營養物質不足,酵母的生長受到抑制,會影響面團的醒發,從而影響蘇打餅幹的疏松度。
(2)小蘇打的用量。小蘇打加多了,餅幹堿性增強,口感受影響;堿會與面粉中的色素發生反應,使餅幹內部顏色變黃。
(3)烘烤溫度。小蘇打餅幹烘烤時,烤箱的底火要在1階段旺盛,面火溫度也要相應低壹些。這樣可以使初始階段的餅坯表面盡可能保持柔軟,防止其迅速形成硬殼,有利於餅坯體積的膨脹和二氧化碳氣體的逸出。加強底火,熱量會快速傳遞到中心層,促進餅坯內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快速膨脹,餅坯可在短時間內膨脹。
如果烤箱溫度過低,即使是發酵好的蛋糕坯也會變得僵硬;但在合理的烘焙處理下,即使面團不理想,也能獲得較好的產品。烘焙中期,雖然水分持續蒸發,但重要的是將膨脹固定到最大體積,獲得優異的烘焙彈性。所以這個時候要求面火逐漸增大,底火逐漸減小。如果這個階段溫度不夠高,表面沒有凝固,膨脹的餅幹會再次塌陷,增加餅幹的密度,最終產品不夠酥脆。最後壹個階段即素坯著色階段的爐溫通常低於前幾個階段,以防止素坯顏色過深。
(4)鹽的量。鹽能增強面筋的彈性和韌性,提高面團的抗脹性,增強面團的保氣性;鹽還是面粉中澱粉酶的激活劑,可以提高澱粉的轉化率,為酵母提供充足的糖分。鹽最顯著的特點是能抑制雜菌。雖然酵母的耐鹽能力比其他致病菌強很多,但是過高的含鹽量也會抑制其活性,削弱其發酵。所以配方中用鹽總量的30%通常在第二次和面時加入,剩下的70%的鹽混合在面點中,防止過量影響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