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豆百科全書

小豆百科全書

紅小豆又稱小豆、赤小豆、紅小豆、赤小豆。紅小豆富含澱粉,所以又叫“米豆”。紅小豆蛋白賴氨酸含量較高,應與谷物混合制成豆飯或豆粥,壹般制成豆醬或用作糕點原料。

目錄

1.生長習性

2.形態特征

3.地理分布

4.栽培技術

5.營養價值

1.生長習性

紅小豆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和沙子都能生長,在四川和山區都可以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栽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術簡單,可作為補充作物。壹般穴播,行距25 ~ 35cm,株距16cm,每穴4 ~ 5粒,每畝播種量1.5 ~ 2.5kg,生育期約100天,春夏均可播種,純繁套種。平均畝產150 ~ 250公斤。陜北屬半幹旱氣候,無霜期約165天。土壤屬於黃綿土,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有利於種子萌發、出苗和根系生長。年平均氣溫9.7℃,有效積溫3499.2℃≥10℃,通過10℃的天數約為176天。年日照時數為2615小時;年降水量約480毫米,多集中在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在同壹個季節裏既多雨又熱。6-9月是小豆生長的高峰期。自然條件極其有利於小豆作物積累澱粉和蛋白質,保持顆粒鮮紅,為其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形態特征

紅小豆是豆科,菜豆屬,黍屬。主根不發達,側根細長,株高80 ~ 100 cm,有直立叢生型、半蔓生型和蔓生纏繞型。葉子是由3個小葉組成的復葉。小葉圓頭或劍頭型。葉腋長出花梗,花梗頂端長出數朵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黃色或淺灰色,龍骨瓣螺旋狀。每個花梗結1 ~ 5個莢果,莢果長7 ~ 16 cm,莢果內包裹4 ~ 18顆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種子。種子大多是紅棕色,但也有黑色、灰色、白色、綠色和淺黃色。千粒重50 ~ 210g,大部分是130g的左石。

壹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達90厘米。莖上有明顯的長剛毛。三片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 ~ 10厘米,寬2 ~ 5厘米,先端漸尖,側生小葉斜生,全緣或3裂,兩面疏生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短爪,龍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形。豆莢呈圓柱形,長5 ~ 8厘米。6 ~ 8粒種子。花期為6-7月,結果期為7-8月。

3.地理分布

它在全國廣泛種植。主產於吉林、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遼寧、黑龍江、廣東和四川。

4.栽培技術

生物學性質

紅豆紅豆喜溫、喜光、喜澇。全生育期有效積溫在10℃以上2000-2500℃,壹般在8-12℃以上開始發芽出苗。紅豆對光敏感,早播延長生長期,成熟不早。所以從高緯度到低緯度的引種會早熟,而從低緯度到高緯度的引種會延長成熟期。

紅豆的生長長度因品種而異。最短生長期可為60-90天;生長期為80-120天。紅豆開花前後最需要水分,開花結莢期遇到高溫幹旱容易落花落莢。太潮濕,植物容易倒伏。在籽粒鼓粒成熟階段,晴天有利於光合作用,增加粒重。紅豆在疏松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生長最好。種在沙地上的紅豆是紅色的,有光澤。壤土種植的紅豆,深紅色和暗紅色。紅小豆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在微酸性和微堿性的土壤中都可以生長。

整地和施肥

紅豆需要更多的氮肥。雖然根瘤菌能固氮,但施用農家肥能顯著提高產量,尤其是適量增施磷鉀肥。如果不施基肥,在紅豆生長期開花前5-6天追施速效氮磷肥,可促進花莢增加,防止落莢。

種植模式

紅豆的單作、間作和套種。因為耐蔭多是間作套種,單作很少。主要形式有:

1.紅豆套種春玉米、高粱、小米。春玉米和紅小豆套種為1: 1或2: 2。壹般玉米苗固定後,在玉米行間套種紅豆。

2.紅豆和夏玉米、夏糧混在壹起。播種夏玉米或谷子時,應同時種植紅豆。定苗時,註意在玉米株間留壹定數量的紅豆苗。

3.棉花和紅豆間作。春天棉花出苗後,在大行的穴裏播壹排紅豆,紅豆選小早熟品種。這種套種方式有利於棉花下部通風透光,可減少蕾鈴脫落,多桃。有時紅豆被重新種植在棉花、花生、紅薯和其他作物缺苗的地塊上。

4.春甘雷套種紅豆。紅薯地每個溝墩種5-6粒紅豆。紅豆成熟早,收獲時正處於紅薯根二次膨大的高峰期,不影響紅薯產量,也收獲了幾十斤紅豆。

5.營養價值

1.紅豆可以整顆吃,壹般用來煮飯、粥、紅豆湯或者冰棍、冰淇淋之類的。菜肴方面,有紅豆排骨湯等等。由於紅豆澱粉含量高,蒸後呈粉質,有獨特的香味,所以常被用來做豆瓣醬,作各種糕點的餡料。紅豆也可以做成紅豆芽,和綠豆芽壹起吃。

2.現代研究認為,紅豆含有大量治療便秘的纖維和促進利尿的鉀。這兩種成分都可以排出人體不需要的膽固醇和鹽,所以被認為具有解毒作用。紅豆還可用於治療心腎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水腫、外敷瘡毒等,均有壹定療效。紅豆水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誌賀菌和傷寒沙門氏菌有抗菌作用。紅豆煮湯可用於治療腎、心、肝、營養不良、炎癥等原因引起的水腫。

3.粒緊色紫的紅豆更好,健脾利水,解毒消癰,清濕熱。紅小豆粥有健脾和胃、利尿的作用。脾虛、腹水滿、小便不利、黃疸、腹瀉者皆可食用。赤小豆可水煎或入藥,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治療急性黃疸、腸癰、痔瘡出血、風疹瘙癢等。生豆杵粉、蛋清混合均勻外敷可治熱毒癰。

4.《本草綱目》說能治難產,排胎衣,催乳,生津,利尿,消腫,治嘔吐,治腹瀉,宿醉,寒熱癰,排膿,散血。中醫認為紅豆性溫,味甘,無毒。具有滋補強身、健脾養胃、利水除濕、益氣排膿、清熱解毒、活血補血的作用。不僅可用於跌打損傷、淤血腫痛,而且對壹切癰、瘡、疥瘡、紅斑(丹毒)都有消毒作用,特別有利於各種特發性水腫患者的食療。

5.適合紅豆的食物有:雞肉,養血明目,祛風解毒,營養全面。鰱魚,散脾胃寒,消腫散瘀。南瓜,健美保濕。鯉魚,利尿消腫。烏雞,滋陰養血,利尿消腫。花生和紅棗能益心脾,利尿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