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性溫味甘,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身;可正氣祛邪,治畏寒怕熱;補元陽,宜氣血;對寒暑侵襲/冷熱不均/四肢無力/產後虛弱有奇效。故傳統中醫有“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之論,對提高人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
用柏籽羊肉作食材效果更佳。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勇飛等專家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萎論》“脾主身之肌肉”原理和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以中藥為手段,建立了以柏籽、柏葉等多味中藥組成的“JFZ—濃縮柏籽飼料”的風味添加劑,在山羊宰前60天添加飼餵“JFZ—濃縮柏籽飼料”2.5—3.0公斤,可使普通羊肉轉化為柏籽羊肉。這種生產柏籽羊肉的技術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
柏籽羊肉營養成分和風味物質表 項 目 指標(X±S) 蛋白質(%) 22.20±1.00 脂 肪(%) 5.80±1.90 礦物質(%) 1.10±0.03 蘇氨酸(%) 1.38±0.11 纈氨酸(%) 1.40±0.33 蛋氨酸(%) 0.90±0.27 異亮氨酸(%) 1.94±0.71 苯丙氨酸(%) 0.94±0.58 賴氨酸(%) 2.71±0.18 色氨酸(%) 0.18±0.01 亮氨酸(%) 2.11±1.23 八種必需氨基酸(%) 11.57±1.33 遊離氨基酸(%) 2.00±1.66 鮮味谷氨酸(%) 5.39±0.29 鐵(㎎/100g) 3.04±0.28 鋅(㎎/100g) 3.61±0.32 羊是純食草動物,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壹;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羊肉湯又是最容易被吸收的,所以羊肉湯是滋補的佳品,經常喝羊肉湯的人身體的抗寒,抗病能力很強。
根據《金匱要略》記載:羊肉湯對於腎虛所致陽痿、早泄、婦人陰冷等對於心脾氣虛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失眠,血虛寒凝所致的脈管炎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還能增強肌體的抵抗力,對病後體弱、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腎虧陽痿者都大有好處。
羊肉湯是冬令補品中的美味之壹,它不僅富於營養,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能溫中暖下,補益氣血,強健機體。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那麽羊肉湯既是美味,又是良藥,兼有食補、藥補之功 中醫裏認為羊肉不能與醋壹起食用,因為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發,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茶水也是羊肉的“克星”,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讓羊肉含的大量蛋白質流失,還容易引起便秘。 根據中醫的說法,對照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高血壓、發燒感染、腹瀉的病人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