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我國三大主糧收購價格全線下跌?

為什麽我國三大主糧收購價格全線下跌?

糧食豐收,糧價暴跌,農民收入驟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玉米、小麥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明顯下跌,農民均價跌幅超過20%,最高跌幅較去年達到30%,小麥也在國慶節前出現斷崖式下跌。目前,大米的收購價格總體穩定,但在壹些地區也高於往年。

相關公司的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跌,為往年罕見。國際低糧價和國內庫存積壓都被視為此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鋒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今年要特別關註糧價大幅下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1000億元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食全線下跌

國慶節後,全國各地的玉米已經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很多地方的農民發現,今年玉米的收購價比往年低了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幾個糧食主產區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吉林長春收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在山東省濟寧市長溝鎮,去年的冷幹玉米(達到收購標準)價格是1元,今年只有8分錢,跌了20多分。河北邯鄲的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玉米收購價壹直維持在8毛錢左右,與往年相比下降了20%以上。

今年北大荒地區大豐收,但糧價也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據七臺河市官方通報,大部分玉米收獲後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芯收購價為0.35元/公斤,玉米粒為0.65元/公斤,比2065438+2004同期的0.75元/公斤下降0.1元/公斤,降幅為65438。

安徽碭山縣周寨鎮季孫村農民張愛欽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去年同期冷幹玉米價格是1.07元/斤,今年是0.78元/斤,買家很少,主要賣給人販子。“我的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受蟲害影響的玉米產量以較低的價格下跌。今年總收入3588元,少收入1.655元。明年我就不種地了。”

除了玉米,小麥價格也大幅下跌。今年國慶假期,小麥價格經歷了多年罕見的斷崖式下跌。中國糧食信息網數據顯示,大部分地區制粉企業二級小麥收購價格由節前的1.15-1.20元/公斤快速下降至1.05-1.10元/公斤,降幅為0.1元。這讓大部分參與小麥交易的人壹頭霧水,市場處於嚴重的恐慌氣氛中。

壹般來說,9月30日國債市場收購結束後,小麥價格會有壹波下跌,讓制粉企業有壹個接手的過程,但今年小麥價格的下跌是歷年罕見的。

有小麥業內人士稱,暴跌是山東引起的,當地市場收購結束。但今年各地糧庫仍有大量小麥車隊無法入庫,尤其是聊城、德州等地,小麥只能送到面粉廠,消化不了,直接壓低價格。

“在得知聊城、德州等地小麥收購價快速下降的消息後,河北等地的面粉巨頭反應迅速,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這些面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表示。

不僅是小麥和玉米,今年大米的行情也不太好。多地數據顯示,米價穩中有降。安徽當塗縣農民楊誌才告訴記者,今年的米價比往年下降了壹毛左右,他種的幾百畝地少收了幾萬元。記者在黑龍江地區采樣,目前的米價與往年基本持平。

馬文鋒表示,今年價格下降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作為飼料的稻糠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對價格的影響,庫存積壓也會產生影響。“但是單單玉米就有很大的影響。”

對GDP的影響可能達到1%

雖然有國家的股市托市和收購政策,但是政策很難影響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表示,國家調節價是壹元,但相對市場調節價下降了30%。“這說明國家權力的影響力正在減弱。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