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和註意事項有哪些?

黃粉蟲的飼養方法和註意事項有哪些?

壹、黃粉蟲的生活習性

黃粉蟲成蟲羽化後4-5天開始交配產卵。交配活動分白天和夜晚,但夜晚多於白天。交配壹次需要幾個小時,壹生需要多次交配產卵,每次6-15粒。每只雌性成蟲壹生可產卵30-350粒,其中大部分是150-200粒。雞蛋粘在容器或飼料的底部。成年人的壽命是3-4個月。

1.雜食性黃粉蟲過去以谷物為食,在人工飼養下,以麩皮、葉菜、根、水果等加工谷物為食,也吃死蛹、死成蟲等動物屍體,成為雜食性。

2.這種昆蟲是群居的,不管它的幼蟲和成蟲,在群居生活下它生長繁殖得更好。這為高密度工廠化養殖奠定了基礎。

3.負趨光性黃粉蟲的幼蟲和成蟲在墻上有強光,在弱光和黑暗中活動。

4.交配黃粉蟲的雌雄比和自然雌雄比可達3.5-5: 1。如果生活環境不好,雄性黃粉蟲的數量會超過雌性,雌雄比為1: 4,存活率低。人工飼養黃粉蟲雌雄比例應為1: 1。

2.黃粉蟲養殖場和設備

1.黃粉蟲繁殖地的選擇

黃粉蟲養殖廠要有電源,交通方便,方便飼料、蟲糞、黃粉蟲的運輸,最好附近有飼料種植地。蟲房要朝南,有痛風、溫控、控濕、遮陽設施。蟲房可分為種子房和幼蟲房,室內地面壹般為水泥。

2.黃粉蟲飼養室

冬季和夏季,飼養室內部溫度應保持在15-25℃。溫度低於10℃,蟲子不吃不生長,溫度超過30℃,就會被燒死。溫度要保持在60-70%,地面不能太濕,冬暖夏涼,室內要配備溫濕度計。

成蟲在種子室飼養產卵,收集的卵定期孵化。1-2月齡後的幼蟲飼養在幼蟲室內,種蟲飼養在種箱內。飼養室應避光通風,冬季應有取暖和保溫設備。飼養室的大小取決於黃粉蟲的數量。壹般20㎡梅子的房間可以養300-500箱。

3.黃粉蟲飼養箱

飼養箱的規格和大小可根據其飼養規模和使用空間而定,但箱內壁要光滑,使幼蟲爬不出來,成蟲也逃不掉。蟲箱的尺寸壹般為80cm長。寬40cm,高8cm,底為18目鐵絲網。網孔大小適合成蟲伸出腹側產卵器在鐵絲網下的麩皮中產卵,但全身不能鉆出網外,框架內側貼有透明膠帶,防止成蟲爬出箱外。

每個蟲箱網下放壹塊面積大於網底的膠合板,膠合板上放壹張同樣大小的舊報紙。鐵絲網和舊報紙之間均勻鋪上麩皮,鐵絲網上放上壹些顆粒狀的餌料和葉菜。每個蟲箱飼養0.1-1公斤蟲,每個蟲箱與底紙按壹定角度疊放,高度約為1.5m。

孵化箱與幼蟲箱大小相同。長80厘米,寬40厘米,高8厘米。塑料盒可以由木頭制成。木質蟲箱的四壁與底面之間不能有縫隙,側壁上緣也要貼上膠帶,防止幼蟲逃逸。1-2月齡以上的幼蟲要放在木箱中,增加透氣性,防止水蒸氣凝結。孵化箱的底面不需要鐵絲網,而是壹個塑料或者木質的底板,所有的箱子都是有壹定角度的。

篩盤和篩:使用幾種鐵篩,可以用12目大孔篩雞蛋;孔德能篩30目蟲糞;60目小孔篩可篩1-2齡幼蟲。

3.黃粉蟲飼養管理

1.黃粉蟲幼蟲的飼養與管理

黃粉蟲卵孵化6-7天後,從頭部鉆出蛋殼,長約2毫米。它吃壹部分蛋膜,爬進保溫箱的麩皮裏,以麩皮為食。這時候要把舊報紙去掉,把麩皮和幼蟲壹起搖到盒子裏餵養。長到4-5 mm時,體色變淡,停食1-2天後開始第壹次蛻皮。蛻皮後身體變白,2天左右變成淡黃色。壹般每4-6天蛻皮壹次,在壹個月內通過4次蛻皮逐漸長成體長6-10mm,體寬0.6-1mm的中間幼蟲。幼蟲的飼養非常重要。在20-35℃的溫度下,空氣的相對濕度為50-70%。1-2月齡的幼蟲稱為中幼蟲,2-4月齡的幼蟲稱為大幼蟲,化蛹前的幼蟲稱為成熟幼蟲。在此期間,飼養管理很簡單,主要如下:

空氣的相對濕度為65-70%。進料溫度控制在20-32℃,最佳進料溫度為27-32℃。經常在麩皮表面撒少量葉菜碎片,使其含水量達到20%。當麩皮食用後變成微球形的蟲糞時,可適當撒壹些麩皮,到1月齡時,用80目網過篩,剩余的中間幼蟲均勻分入兩個幼蟲箱餵養。

值得註意的是,幼蟲的食用量雖小,但孵化後應立即餵食,否則幼蟲會吃掉卵盒裏剛孵化出來的幼蟲。

2.黃粉蟲幼蟲的飼養與管理。

1-2月齡中期幼蟲生長較快,消耗較多,排泄糞便較多。經過1個月的飼養管理,中間幼蟲蛻皮5-8次,體長可達10-20毫米,平均體重0.07-0.15克。在管理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每隔7-10天篩壹次糞,目數40目左右。

每天早晚各投餵壹次麥麩和葉菜碎片,投餵量約為蟲重的10%,或麥麩70%,玉米粉25%,大豆4.5%,復合維生素0.5%。實際餵食量取決於昆蟲健康狀況、昆蟲年齡和環境條件的靈活性。蟲群內溫度控制在20-32℃,最適溫度為27-32℃,空氣相對濕度為65%-70%,室內光線較暗或較弱。

3.黃粉蟲幼蟲的飼養與管理

黃粉蟲蛻皮8次,2月齡左右的大幼蟲在正常飼養管理下進食多,生長快,排泄糞便多。蛻皮13-15次後,成為成熟幼蟲。大型幼蟲群體厚度為1-1.5cm,不得厚於2cm。稀密度培養,每箱可達5000只,老熟幼蟲吃得少,很快變成蛹。當成熟幼蟲體長達到22-32毫米時,體重達到最大。根據大仔魚的實際食量,充分供應麩皮和葉菜,使當天投餵和進食達到90%以上的排糞率。

4.黃粉蟲蛹期的管理

老熟幼蟲從化蛹到羽化為成蟲的化蛹期為1-2周。化蛹期在外面是吃不到的,但是在體內變化很大,對外界環境條件非常敏感。為保證羽化過程的順利、高質量完成,應認真做好化蛹期的管理工作。

所以在化蛹6小時後與幼蟲分離,但分離時動作要輕,然後要撒麩皮,因為蛹7天左右就能羽化成成蟲,然後就會進食。不要翻轉或擠壓蛹。羽化的適宜溫度為24-32℃,空氣相對濕度為65%。及時取出羽化成蟲,防止咬傷羽化蛹。保持室內清潔衛生,禁止室內吸煙、噴灑農藥和衛生化學品。

5.黃粉蟲成蟲的飼養與管理

黃粉蟲成蟲在繁殖期,有的繁殖後死亡。對於這種自然死亡的成蟲,不用挑出來,很快就會被活著的成蟲吃掉,留下鞘翅目和頭部,可以彌補成蟲的營養。飼養成年種時,要經常檢查蟲箱,及時堵塞蟲箱的孔洞和縫隙,保持膠帶的完好和光滑,防止室溫過高和天敵的入侵。產卵兩個月後,為了提高種箱和空間的利用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最好將整箱的種蟲消滅,換上新的成蟲。為了控制昆蟲飼養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夏季要做好通風降濕工作,並設置門簾和紗窗,防止蒼蠅進入。成蟲室內不能使用化學農藥殺滅蚊蠅,否則會殺死黃粉蟲的成蟲和幼蟲。也接觸過殺蟲農藥的葉菜不能餵給成年人。冬天成年人要保暖加濕。

室溫控制在25-32℃,空氣相對濕度在65%-70%,室內光線暗或弱。65438+羽化後0-3天,成蟲外翅由白色變為黃黑色,活動由弱變強。在此期間,不能餵任何飼料。羽化四天後,成蟲開始交配產卵,進入繁殖高峰期。每天早晨應餵適當的全價顆粒飼料,如45%麩皮、20%面粉、6%玉米粉、5%魚粉、24%豆餅或40%麩皮。或麥麩75%、魚粉4%、玉米粉15%、糖4%、飼料復合維生素0.8%、混合鹽1.2%,主要用於產卵期成蟲的飼養。另外,加入適量含水分的葉菜,每兩天換壹次產卵紙和上面的麩皮。註意濃縮液使用前要消毒烘幹,新鮮麥麩也可以直接使用。不要把太多的水帶入飼料箱,以防止飼料發黴。最好不要餵發黴的飼料。

6、黃粉蟲孵化期管理

卵期多餵含糖量高的食物,可提高其繁殖率。壹只雌性成蟲壹生會產600多個卵。這是黃粉蟲的卵,長約1 mm,殼很薄。如果室溫控制在28度左右,幼蟲7天即可孵化。幼蟲的生長發育是通過蛻皮來進行的,每5-7天蛻皮壹次,需要6次蛻皮才能成為商品昆蟲。這時候就用簸箕了。不要小看這種昆蟲皮。它可以提取甲殼素。這種蟲糞也很有用。可用作家禽的飼料。

五、黃粉蟲飼養過程中應註意的問題。

1.禁止非飼養人員進入飼養室。如果進入室內,壹定要在門外用生石灰消毒。

2、幼蟲期,每次蛻皮,更換飼料,及時篩糞,添加新飼料。成蟲期飼料底部有蟲卵和蟲糞,容易發黴,要及時換盤。

3、飼料要新鮮,麩皮不變質,蔬菜不腐爛。

4.飼養員要每天檢查每個蟲期的情況。如果發現害蟲和死蟲,要及時清除,防止細菌感染。

5.為加快繁殖生長,幼蟲和羽化成蟲飼料中適當添加葡萄糖粉、維生素粉、魚粉,每天投餵新鮮蔬菜。

6.控制黃粉蟲天敵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