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及其制品是糖友不錯的選擇。
大豆因其蛋白質豐富、營養價值高而被譽為“豆中之王”,也成為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歡迎的食物。大豆,尤其是大豆和黑豆。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比例均衡,適合人體。具有“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非常低,脂肪種類非常好”的特點。
豆腐和豆漿是日常的豆制品。加工後,這些豆制品的消化吸收率明顯提高,更容易烹飪,具有特殊的口感和風味。
豆腐的蛋白質消化率由原大豆的65%提高到92%~96%,營養價值更高。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加入了含鈣量高的石膏作為凝固劑,所以豆腐是愛吃糖者補充蛋白質和鈣的較好食物。
豆漿有另壹種風味,容易消化吸收。雖然過濾了少量的膳食纖維等物質,但保留了大豆的大部分營養。如果糖友因為消化問題或者乳糖不耐癥不能喝牛奶,早餐應該選擇豆漿。但需要註意的是,糖友吃豆漿時不能加蔗糖或白糖,可以加代糖或少許鹽來改善口感。
水浸泡後的黃豆芽,也是豆制品之壹。與大豆的營養價值不同,豆芽的營養成分接近普通蔬菜,但蛋白質含量略高。發芽的黃豆芽富含維生素C,還能抗氧化,幫助維持血管的正常功能。
大豆營養豐富,但可食用,應忌食。
中國營養學會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成人每天食用25-30g大豆(幹品),相當於100-150g豆腐或400-600ml豆漿。糖友也可以按照這個要求來吃,但是有並發癥的時候就需要慎重選擇了。
比如高尿酸或痛風的人,不宜吃黃豆,因為黃豆嘌呤含量高,容易導致血尿酸升高;腎病患者不宜吃大豆,因為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
經過加工或浸泡發芽的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嘌呤含量降低,所以單純性高尿酸血癥患者或腎功能損害不嚴重的腎病患者可以食用,但都需要營養師的專業指導。
低GI的綠豆還可以緩解便秘,降低血糖。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喝綠豆湯,不僅清熱解毒,還能解渴利尿。對於愛吃糖的人來說,綠豆是壹種可以常吃的健康食品。綠豆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纖維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是壹種低血糖指數(GI)的食物。
在日常飲食中,糖友往往會考慮食物的GI、含糖量和攝入量控制。綠豆雖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但GI值很低,為27.2,低於大米(GI為83.2)和粗糧(如燕麥粒GI為55)。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吃綠豆,有助於補充營養,有助於穩定血糖。
據了解,每100克綠豆含纖維素6.4克,高於蔬菜和水果。此外,綠豆還含有低聚糖,低聚糖是壹種特殊的膳食纖維,有利於腸道有益菌的生長。需要提醒的是,由於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不宜多吃綠豆,否則容易脹氣,尤其是有胃腸不適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攝入量或精細加工後食用。
綠豆蛋白質含量高,每100g綠豆含21.6g,是大米的2.8倍,略高於肉類和魚類。糖尿病患者攝入更多蛋白質,合成減少。綠豆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王成還指出,綠豆含鉀豐富,是食物中補充鉀的專家。豐富的鉀攝入有助於減少高鹽攝入對身體的危害,尤其是調節高血壓,所以吃綠豆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更有好處。
健康吃綠豆需要控制。
綠豆雖好,但碳水化合物(即復合碳水化合物)和熱量高。所以建議糖友每天攝入25克左右的綠豆。最後,王成向讀者推薦了綠豆的三種健康吃法。
百合綠豆粥
做法:將綠豆25克、百合10克加水浸泡20分鐘。然後,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三分之二的鍋水。先用大火煮開,再小火燉壹個小時左右。
建議:宜煮軟,不宜下鍋煮。過熟的綠豆,尤其是表皮完全褪色的時候,會破壞有機酸和維生素。而且綠豆太爛,其澱粉糊化程度高,可能對血糖控制產生不利影響。
綠豆雜糧飯
做法:先將綠豆25克浸泡過夜,玉米25克去皮,燕麥10克洗凈,然後將所有食材洗凈後放入電飯煲中正常煮熟。
建議:綠豆浸泡3小時以上,加入大米,和米飯壹起吃。
苦瓜綠豆湯
做法:先準備25克綠豆,洗凈後浸泡30分鐘;苦瓜50克洗凈切塊;陳皮洗凈適量備用。將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陳皮,燒開後放入苦瓜和綠豆,燉30分鐘左右至綠豆熟。
建議:除了苦瓜,還可以用其他食材做湯,比如海帶,有助於提高營養價值。綠豆湯註意三個“不要”:第壹,不要額外加糖;第二,不要煮太久,以免太爛太細影響餐後血糖;第三,不要只喝湯,配著吃綠豆更有營養。
推薦食譜
大豆排骨湯
材料:黃豆25克,排骨50克。
做法:將黃豆用清水泡軟,排骨洗凈切碎,壹起加入砂鍋中加水,用文火煮至黃豆熟透,調味即可。
燕麥玉米須黑豆漿
材料:黑豆50克,燕麥30克,玉米須20克。
做法:將泡好的黑豆、燕麥粒、玉米須放入豆漿機中,將打好的燕麥玉米須黑豆漿過濾至涼至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