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疫情過後泰國旅遊會恢復嗎?

疫情過後泰國旅遊會恢復嗎?

中國遊客出境遊熱情持續高漲。面對泰國的持續漲價,我可能不會再去了。TOP5航旅提供的近期數據顯示,自2月6日重啟出境跟團遊試點以來,國內航空公司出入境民航旅客人數已超過27.6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4倍。上海、廣州、北京、廈門、成都是出境旅客最多的城市。

各地出入境登記大廳也開始排起了長隊。數據顯示,10月9日至2月8日首月,65438,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38萬余件,創歷史新高。

從出境遊線路來看,以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國家仍是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境外目的地。泰國機場官員日前表示,自6月8日以來,約有1610000名中國遊客來泰國觀光,估計到今年8月,這壹數字有望突破10000。

然而,闊別三年,當大批中國人再次湧入東南亞時,他們都覺得“新馬泰沒那麽好玩了”,“泰國已經不是三年前的樣子了”。

“今年去泰國花了三倍多的錢,以後可能會減少出行次數。”中國遊客arel告訴時代財經。

去泰國旅行的費用是三年前的三倍。

由於航班供應增加,目前東南亞機票價格略有下降,但與2020年前相比仍處於高位。然而,這仍然不能阻止中國遊客湧向東南亞。

不聽話三年,新馬泰已經不是印象中的性價比了。“我剛到泰國,花了差不多1000元。泰國這麽貴?”來自中國的遊客湯米說,他花了2200泰銖的簽證費、700泰銖的電話卡費、500泰銖的出租車費、600泰銖的菠蘿炒飯費和冬陰功費,共計4000泰銖(1泰銖約合0.196人民幣,折合人民幣約800元)。湯米自嘲道,“疫情已經過去三年了,我的收入還沒趕上泰國的物價上漲!”

湯米告訴時代財經,現在泰國的出租車費漲了很多,摩托車、嘟嘟車、出租車起步價都是200泰銖(約合人民幣40元)。湯米問了當地人後,轉用打車軟件。“第壹天從機場降落到酒店花了500泰銖,後來用打車軟件返程只花了不到200泰銖。”

但湯米也表示,泰國主流打車軟件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往往沒有司機願意乘坐估計花費不到100泰銖的車票,接受計程收費的出租車也更少。

作為旅遊消費的“大頭”,泰國的住宿費用也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疫情前春節旺季幾乎每年都去泰國旅遊的阿雷爾告訴時代財經記者,以前住清邁希爾頓酒店壹晚上四五百元,今年漲到1500元。“消費各方面確實漲了。”

以arel為例,過去路邊鮮榨果汁只要10-20泰銖(約合2-4元人民幣),而今年需要60泰銖(約合12元人民幣),和國內壹二線城市差不多。“我以前去的餐廳都或多或少的漲價了,有的已經關門了。我常去的壹家小飯館的老板說,中國人這幾年都不來旅遊了,我的同事也撐不住了。”

喜歡潛水和海釣的王新也發現,現在泰國的出海價格翻了壹番。阿雷爾說,以前他們租船出海,價格約為3萬泰銖(約6000人民幣)。“今年太貴了,船夫報價654.38+萬泰銖(約2萬人民幣)。最終,我們不得不選擇隨海釣集團出海。”

"今年去泰國的費用是以前的三倍多。"Arel感嘆我以前去泰國旅遊,因為地理位置近,性價比高。“現在貴多了。如果泰國沒有價格優勢,我會減少去泰國的次數,或者搬到其他地方。”

2019年,中國有11萬遊客湧入泰國,是泰國旅遊市場最大的客源。據泰國國家旅遊局近期預測,2023年泰國將接待3000萬國際遊客,其中包括700萬至800萬來自中國的遊客。

不僅僅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馬爾代夫等曾經很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國家,旅遊消費都出現了增長。

外國中文導遊轉行,旅遊產品報價此起彼伏。

“現在旅遊價格比三年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很多旅遊行業人士對產品漲價並不感到意外。

同程研究院數據顯示,跟團遊產品整體均價較疫情前有明顯上漲,漲幅約為30%。

北京春秋旅遊總經理楊洋向時代財經指出,影響出境遊價格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航班的供應。雖然國際航線自2月中旬以來已恢復到疫情前的15%左右,但仍沒有足夠的航班運力為旅遊團服務。“比如以前從某地到曼谷壹天兩個航班,現在壹周只有壹個航班,那麽旅遊團的行程可能會從五六天延長到七八天,食宿總成本就會上升。”

此外,楊洋指出,經過三年的疫情,目前中國遊客海外接待體系實際上已經消失,需要重建。比如泰國當地很多中文導遊轉行或回國,中文服務的商場、餐廳等設施也面臨關閉或不完全開放,這本身就相應推高了成本。

事實上,今年6月5438+10月65438+2月,泰國旅遊局指出,由於市場供不應求,針對中國遊客的泰國旅遊產品價格比疫情前平均上漲了20%。此外,2月14日,泰國宣布從6月起對外國遊客征收入境費。

國內旅遊企業在接洽海外供應商和地接社時,也發現了產品報價的上漲。

出境定制遊公司“六人遊”CEO賈表示,在與東南亞各國供應商的接觸中,住宿、交通、導遊等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比如泰國增長了5%,新加坡增長了20%。

“疫情期間,全球旅遊市場並不穩定,旅遊各方面都希望開放後通過漲價來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

除了外部原因,賈認為,由於國內旅遊市場尚未完全恢復,短期內海外供應商也會觀望,會出現人手短缺的情況。“地接社不敢壹下子擴充隊伍,怕後面市場不穩定,成本自然高。”

楊洋也指出,目前中國遊客出境遊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壹切都在慢慢重建和恢復。所以能選擇最優成本的供應商並不多,還沒有達到最優的工藝和成本。

值得壹提的是,除了旅遊市場本身的變化,消費成本的攀升還與當地物價上漲有關。去年以來,由於全球能源價格上漲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導致的原材料短缺,泰國物價持續上漲。當年6月,通脹率升至14以來最高。

“近年來,全球洪水泛濫,價格高企,因此包括歐美和東南亞在內的市場都會受到影響。”楊洋說。

然而,根據泰國的最新數據,其2023年6月的通脹率是9個月來的最低水平。由於全球能源價格形勢較2022年有所緩和,未來通脹率可能進壹步改善。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楊洋向時代財經坦言,東南亞旅遊市場從重建到真正復蘇,至少需要半年,甚至壹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