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大多數人都知道香附對我們人體的好處,但是不知道具體的功效是什麽,下面跟著我壹起來看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是什麽吧,希望能幫助到妳。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1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幹燥根莖。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用於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下面就來看看香附的具體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理氣止痛
香附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入肝經,善理肝氣妳之郁結並止痛,肝氣郁滯諸癥均宜,故為疏肝解郁之要藥。治肝郁氣滯之脅肋脹痛,可與菜戶、川芎、止咳同用。
調經止痛
香附善於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故為婦科調經之要藥。治療肝郁氣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可單用,或與菜戶、川芎、當歸等同用。
行氣寬中
香附味辛能行,入脾經,有行氣寬中之功,故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證。治療脘腹脹痛,胸膈噎塞、噫氣吞酸、納呆、可配砂仁、甘草。
鎮痛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中20%的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註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抗菌
香附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
治病保健
1、抗炎作用:對於炎癥引起的腳腫等癥狀,香附有壹定的治療效果。 2、保護支氣管:香附對支氣管痙孿有保護作用。 3、止嘔吐:中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於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 4、安神寧心:香附能夠安神,對於浮躁的心情導致的肝氣郁結,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定情緒,安神寧心。 5、降壓: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 6、強心: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堿、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香附的食用禁忌
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蒼術良。 ②《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③《本草匯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2香附性味辛、苦、甘,歸於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用於肝郁氣滯、消化不良、胸脘痞悶、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等癥。香附有嚴重褶皺,並具有深褐色外表,但能為女性朋友提供非常多的調理辦法,但需要註意的是香附也是有副作用的,所以大家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不可胡亂服用。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壹、脘腹脹痛
香附可用在肝氣郁結導致的胸脅和胃部腹部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二、調經止痛
中醫學認為香附可用於肝氣郁結導致的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合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三、保護子宮
香附能抑制離體子宮的收縮,對於子宮肌張力具有弛緩作用,而且香附所含有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四、抗菌消炎
香附有抗菌作用,香附的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揮發油對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也有壹定功效。香附對於炎癥引起的腳腫等癥狀也具有壹定的治療效果。
香附的副作用
壹、藥性過猛
香附的副作用之壹就是藥性過猛,很多女性患者服用香附就是因為身體虛弱或是體質差,但香附的性子偏偏相當的強烈,許多患者服用了香附不僅會頭暈胃痛,還會有嘔吐的情況。如服用香附有強烈的反應,建議可以多喝水,稀釋藥性來緩解不適。
二、體虛者謹慎服用
身體虛弱或是經常出虛汗,或是女性面色無血,這類患者是不建議服用香附的,香附是壹種藥性強烈的藥物,體虛者不能將藥性全部吸收,香附的副作用就會比較嚴重。
三、未患病者慎服、
身體沒有任何疼痛疾病者服用香附進行調理會導致香附反而發揮毒性,因此不要過於追求養生而適得其反。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與副作用3功能主治:理氣解郁,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1)理氣解郁:用於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 [詳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調敷或作餅熱熨。
別名
雀頭香(《江表傳》),莎草根(《別錄》),香附子(《唐本草》),雷公頭(《綱目》),香附米(《本草求真》),豬通草茹(《陸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藥誌》),苦羌頭(《中藥材手冊》)。
成份
含葡萄糖8.3~9.1%、果糖1.0~1.7%,澱粉40~41.1%、揮發油0.65~1.4%。
揮發油中含:β-蒎烯、莰烯、1,8-案葉素、檸檬烯、對-聚傘花素、香附子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綠葉萜烯酮、α-及β-莎草醇、香附醇、異香附醇、環氧莎草薁、香附醇酮、莎草薁酮、考布松及異考布松。
根部含有抑制某些真菌發育的物質。
加工采集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壹般在秋季挖取根莖,用火燎去須根及鱗葉,入沸水中片刻,或放蒸籠中蒸透取出曬幹。再放入竹籠中來回撞擦;用竹篩去凈灰屑及須毛,即成光香附。亦有不經火燎,即將根莖裝入麻袋撞擦後曬幹者。也有用石碾碾去毛皮,稱為香附米。
藥材鑒別
幹燥根莖多呈紡錘形,有時略彎曲。長1.5~4.5厘米,直徑5~10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及數個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棕色毛狀鱗片及殘留的根痕;去凈毛須者,則外表光滑,環節不明顯。質堅硬,經過蒸煮者斷面色棕黃而微紫紅,顯角質性;生曬者斷面色白而顯粉性,周邊與中心分層明顯,中心色略深。氣芳香,味微苦。以個大、色棕褥、質堅實、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山東、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區亦多有生產。其中山東產者稱東香附,浙江產者稱南香附,品質較佳。
藥理作用
①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子(購自南京,據說產於廣東)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貓、犬等離體子宮(已孕及未孕)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與當歸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鎮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註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③抗菌作用
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
碾碎,醋炒。
功能主治
理氣解郁,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1)理氣解郁:用於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調經止痛:用於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①《別錄》:"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②《唐本草》:"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③《醫學啟源》:"快氣。"
④李杲:"治壹切氣,並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⑤《湯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⑦《綱目》:"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
性味
辛微苦甘,平。
①《別錄》:"味甘,微寒,無毒。"
②《本草衍義》:"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溫,味辛。"
④《綱目》:"氣平,味辛微苦微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調敷或作餅熱熨。
宜忌
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綱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蒼術良。"
②《本草經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熱也,法當涼血,禁用此藥。"
③《本草匯言》:"獨用、多用、久用,耗氣損血。"
貯藏
置陰涼幹燥處,防蛀。
副作用
毒性:香附揮發油腹腔註射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0.297±0.019ml/kg。香附毒性較小,飼料中加藥比例不超過25%時,大鼠可以耐受。加藥量達30-50%時,動物生長受壹定抑制。香附醇提取物小鼠腹腔註射的急性半數致死量 約為1500mg/kg。三萜類化合物IV-B 小鼠腹腔註射的半數致死量為50mg/kg。香附揮發油腹腔註射的半數致死量為0.297±0.019ml/kg。
歸經
肝;肺;脾;胃;三焦經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莖長,先端具肥大紡錘形的根莖,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毛狀物。莖銳三角形,基部呈塊莖狀。葉窄線形短於稈;鞘棕色,常裂成纖維狀。葉狀苞片2~5;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出,輻射枝3~10;穗狀花序輪廓為陀螺形;小穗3~10,線形,具花8~28朵;小穗軸具較寬的、白色透明的翅;鱗片覆瓦狀排列,膜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中間綠色,兩側紫紅色或紅棕色,具脈5~7條;雄蕊3,藥線形;花柱長,柱頭3。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三棱狀。花期6~8月,果期7~11月。
臨床應用
用量6~9克。用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
藥用部位
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莎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