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又叫茴香、茴芹、茴芹、茴香。它是八角的果實,學名八角,常用作調味品。八角又叫茴香,因為它能去除肉中的臭味,又能給肉增添香味。八角是中國的特產,盛產於兩廣。顏色為紫褐色,八角形,星形,味甜,芳香濃郁,香氣來源於揮發的茴香醛。
八角的果實和種子可用作調味品和藥物。香味濃郁,具有驅蟲、溫中、理氣、健胃、止嘔、散寒、安神的功效。八角除了用作調味品外,還可用作香水、牙膏、肥皂、化妝品等的原料。在工業上,也可在醫學上用作驅風劑和興奮劑。其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冷嘔吐、冷疝氣、腹痛、腎虛腰痛、幹濕腳氣。
①八角主要用於煮、炸、鹵、醬、烤等烹調加工中,常添加到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能去除魚腥味等異味,增加芳香氣味,調節口感,增加食欲。
②燉肉時,將八角放入鍋中,其香味能充分水解,溶入肉中,使肉的味道更加醇厚。
(3)做湯白菜時,可以在白菜中加鹽和八角,最後放點香油,這樣做出來的菜有很濃的肉菜風味。
④腌制雞蛋、鴨蛋、香椿、香菜時,加入八角會有獨特的風味。
食療:八角性溫,味甘。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小貼士★
①壹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適用於痙攣性疼痛、白細胞減少者;
②不適合陰虛火旺者。
特別提醒:
①八角基本都是八角的(偶爾九角),六角是假八角,有毒,不宜食用。
②有些八角表面有光澤的東西,那是八角被硫磺熏幹的,壹種晶體。天然幹八角色澤暗淡,香味自然,口味純正。
註意:市面上很多八角都是硫磺熏蒸上色的,所以我們建議八角在烹飪前先用開水焯3-5分鐘,這樣可以去除苦味和硫磺,增加香味。八角買回後需要通風保存,否則會結霜(白色不發黴)。如果有,可以撒點白酒,蓋壹天。
02、白紐扣(豆蔻,豆蔻仁)
豆蔻的成熟果實,壹種姜草本植物。產於越南、泰國、老撾等地,中國產於雲南、廣東、廣西。秋季采收,曬幹生用,用時搗碎。性味辛溫。類似於砂仁,有祛濕、行氣、溫中止嘔的作用。常與砂仁同用。
古籍註釋
古籍論述唐代段的《酉陽雜木篇》:“豆蔻,出於嘎古羅,名為骨。它的形狀像壹個香蕉,它的葉子是杜理科爇,它有八九英尺長,它在冬天和夏天不枯萎,它的花是淺黃色的,它的孩子像蒲萄壹樣盛開。當它們成熟時,它們變成白色,它們將在七月被采摘。”《本草綱目·曹三·砂仁豆蔻》:“砂仁豆蔻圓如白牽牛,殼白而厚,仁似縮砂仁。入藥,去皮炒。”
《開寶本草》:“主斂冷氣,止嘔,止嘔,消谷降氣。”
《珍珠膠囊》:“宣肺氣滯,消谷而食。”
《補珍珠膠囊藥性》:“其有破肺氣滯、除口中異味、散胸中冷氣、補元氣四大功效。”
綱要:“治噎膈,消瘧,寒熱,解酒。”用於濕阻中焦,脾胃氣滯。比如《生肌總錄》中的砂仁豆蔻丸。
用於惡心嘔吐,如《沈氏尊生書》豆蔻湯;用於初始濕溫上升。
《德儀本草》:“取砂仁、甘草治小兒溢乳;取砂仁、丁香、陳皮治反胃。”
烹飪指導
(1)豆蔻忌火。
②可以粉碎但不能油炸,否則會失去或減弱其特有的香氣和美味。
③與杏仁、薏苡仁、滑石等配伍。對於那些處於濕熱之初,且體熱較低,胸悶饑飽,且重於熱者。
④脾胃寒濕所致嘔吐,可與半夏、藿香、生姜等配伍。
⑤烹飪用途:作為調料,可以去除異味,增加香味。用於配制各種鹵湯,配制鹵肉、燒雞。也是咖喱粉的原料之壹。
03.白芷
別名:白芷、香、花椒、澤粉、白晨、白芷、白芷、川白芷、滇白芷或防風、香棒、防風。
商品名稱:
①白芷,又名白芷、白芷。它產於浙江。
②白芷,又稱白芷。它產於四川。
③白芷,又名興安紫芝,河北省安國、定縣人。
④白芷:又名白芷。產於河南禹州、長葛等地。
⑤亳州白芷又名白芷,產於安徽亳州。
性味:辛、溫;歸肺、胃、大腸經。黃氏夏秋季采葉,去除須根和泥沙,曬幹或低溫;切片,生的。
04.黃芪
黃芪,又名黃芪。
野生黃芪的實際枝條並不粗,自然切片的黃芪會讓人覺得藥片小,大小不壹,不好看。所以市面上很多攤販都是用機壓的方法,先把黃芪打成渣,再用機器壓成片狀,讓它看起來更好更大!但實際上,加工工序越多,黃芪中的營養成分就會流失越多,甚至不法商販可能會添加壹些不健康的東西來危害人體。所以我們推薦妳直接買這種天然的黃芪切片,不用機械加工,雖然不如加工過的東東好!但是我向妳保證黃芪的天然品質,讓大家看得見,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柔軟的紅細胞逐漸趨於堅硬,不易變形。因此,老年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科學家發現,黃芪對改善老年人的新陳代謝,預防老年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經常用黃芪煎湯,泡水當茶,糯米煮粥,燉母雞煮黑豆,燉黃豆,都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功能指示:
黃芪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郁結、慢性腹瀉、脫肛、便血、表虛自汗、癰腫、慢性潰瘍、血虛、面色萎黃、內熱、口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能益氣補中,又能固表斂瘡。
食療價值:黃芪主要用於補虛,常用於慢性體虛、言語弱、脈弱者。經常服用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感冒。
①脾胃虛弱,大便不稀,腹瀉時間長,脫肛,臟器脫垂。本品是補氣升陽的重要藥物。
②肺氣虛弱、咳喘遷延、氣短乏力者。
③氣虛自汗,陰虛盜汗。
(4)氣血不足,瘡瘍難潰爛,或久潰難愈。
⑤氣虛失水失濕,水腫排尿困難。
使用禁忌:
從生理上來說,很瘦很壯的人不適合。
2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或月經期不要吃黃芪。
③從季節來說,壹般人春天不宜吃黃芪。
④腎病屬於陰虛,濕熱、熱毒過盛者壹般會有毒副作用,應禁用。
用法用量:
①每天用黃芪約5 ~ 10g,開水10 ~ 20分鐘供後人喝茶,可反復沖泡。
②黃芪煎服後每日服用30克左右,或煎服後飲茶,供後人食用。黃芪30克,枸杞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者更有效。
(3)取黃芪50克左右,熬湯後,用熬好的湯煮飯或煮粥,就成了黃芪米粥,也是很有益的。
05.砂仁(砂仁、陽春砂、砂仁、老口)
別名:土砂仁,假砂仁。
性狀:蒴果為卵圓形、卵圓形或橄欖形,長1.5 ~ 3厘米,直徑1 ~ 2厘米;黃褐色或紅褐色,兩端稍尖,皮厚無刺,縱脊突出,裂於結褐色,露出種子。
種子不聚攏成球,不規則多角形,灰棕色或褐色;外部白色假種皮。梗。輕微的呼吸和微辛辣的味道。
主治:燥、溫、散寒、化痰、止瘧、健脾暖胃。用於心寒疼痛,胸腹脹滿,間歇性痰瘀,消化不良,嘔吐泄瀉。
06、草果(tsaoko)
別名:草果、草果。
草果有壹種特殊的辣味,可以去腥,增進食欲。是壹種很好的烹飪調料,被譽為食品調料中的“五香之壹”。草果用來做菜,可以去腥去臭,改善菜肴的口感。做魚和肉的時候,用草果更好吃。
燉牛羊肉的時候放點草果,就算羊肉又香又好吃,也能趕走羊肉的腥味。將精制鹽水與烹調肉類和菜肴混合以增強風味,如用草果煮牛肉;又如雲南特產雞封中使用草果增香。
草果可以作為食物的調味品,也可以作為藥物。辛溫,有溫中、健胃、消食、順氣之功。主要用於治療心痛、胃脘痛、惡心嘔吐、咳嗽痰多等。
使用禁忌:
①草果忌鐵。
②可用於寒濕阻脾胃、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可與草豆蔻、厚樸等同用。
③用於瘧疾,特別是山嵐瘴氣、濁濕引起的瘧疾。可與常山、柴胡、知母同用。
07、沈香
功效:降氣溫,溫腎納氣。
藥物配伍:配伍木香,益氣行氣;用肉蓯蓉,溫腎養陰。
08、陳皮
陳皮是蕓香科柑橘及其栽培品種的幹燥成熟果皮。果皮以陳哲良命名。
藥材分為“陳皮”和“廣皮”。采摘成熟果實,去皮,曬幹或低溫幹燥。
09、川芎
註意:月經過多、孕婦及出血性疾病者慎用;陰虛火旺者禁用。黃芪、山楂、瑞香狼毒、芒硝、滑石、黃連、抗鵝掌楸切忌與川芎同用。
10,大紅袍花椒
漢源花椒以品種優良著稱,其獨特的采收技術也對漢源花椒的優良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日落後,將晾曬席折疊半小時左右,讓花椒慢慢散熱降溫,將曬幹的花椒收回放入竹籃中。天氣晴好,壹天曬幹的顏色最紅,質量最好。只有嚴格按照這種工藝收獲的辣椒,才能稱得上正宗的漢源辣椒。
漢源大紅袍與普通花椒的幾點區別:
(1)在口中咀嚼,又香又香,舌頭突然沒了味道,開始覺得麻味散在舌尖的每壹個細胞裏,麻味過後就會甜。
(2)鍋會麻,普通辣椒聞起來麻需要壹段時間。
③顏色暗紅,常見的辣椒更亮更紅。
花椒氣味清香,能去除各種肉類的腥味;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服用辣椒可以去除寄生蟲;具有芳香養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去腥的功效。
小貼士:
①過量食用容易消耗腸道水分,引起便秘;
②種子小、殼淺紫色的花椒較好;
(3)花椒受潮後會產生白膜,口感不好,應存放在幹燥處,註意防潮;
④炒花椒油時油溫不宜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