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針菇的生長條件
1,溫度:金針菇是壹種低溫出菇真菌,菌絲可在5 ~ 32℃範圍內生長,但最適溫度為22 ~ 25℃。菌絲體耐低溫,但對高溫較弱,34℃以上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子實體在3~18℃範圍內分化,但其形成的最適溫度為8~10℃。金針菇在低溫下生長旺盛,但溫度高,柄細長,蓋小。同時,在晝夜溫差較大時,金針菇可以刺激子實體原基。
2.水分:在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基的含水量應在65% ~ 70%,低於此含水量,菌絲生長不良,高於70%,培養基中的氧氣減少,影響菌絲的正常生長。在原基形成階段,要求環境中空氣的相對濕度在85%左右。在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0%左右。濕度低時,子實體不能充分生長,濕度過高時,容易發生病蟲害。
3、空氣:金針菇是壹種好氧真菌,在新陳代謝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新鮮空氣。在菌絲生長階段,微通風可以滿足菌絲生長的需要。子實體形成期消耗大量氧氣,尤其是大量培養時。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累積超過0.6%時,子實體的形成和菇蓋的發育都會受到抑制。
4.光照:菌絲和子實體都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生長,但子實體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菌蓋的生長緩慢且較小,形成的畸形菇較多。微弱的散射光可以刺激冠的生長,過多的光會抑制莖的生長。以吃梗為主的金針菇,在栽培過程中可以用紙管遮蔭,促進梗的伸長。
5.pH:金針菇要求酸性環境,菌絲在pH 3 ~ 8.4範圍內均可生長,但最適pH為4 ~ 7,子實體形成期最適pH為5 ~ 6。
二、金針菇種植技術
1,制作菌包
菌袋的制作需要塑料薄膜袋、衣領和棉花。金針菇薄膜袋宜采用聚丙烯。規格長38厘米,寬15-16厘米。薄膜袋厚度為5-6絲米,塑料薄膜袋的質量對金針菇袋栽產量影響很大。重視膠片質量的檢驗。有兩種衣領:塑料衣領和硬紙衣領。用作衛生棉條的棉花,使用前應暴曬,存放在幹燥通風處。
2.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有兩種:有機混合和人工混合。混料時要特別註意各種培養料和輔料的充分混合,以及培養料和水之間的充分混合。具體方法是嚴格按照培養料配方稱取所需量。除少量糖等水溶性輔料外,先將幹料幹混均勻,同時將糖等可溶性輔料溶於水中。按比例稀釋,噴灑在培養料上,邊噴灑邊混合,直至含水量適宜。金針菇栽培的培養基理論含水量為58-65%,但由於培養基種類不同,幹濕條件不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掌握調配。通常是憑經驗來檢驗。方法是用手握緊培養料,鋪在地上。以拇指、食指、中指緊緊握住培養料,看到水痕為宜。
3.裝貨
目前國內還沒有栽培金針菇的專用裝袋機,栽培蘑菇木屑可以用裝袋機裝袋。人工裝袋的具體操作是:將少量培養料裝入袋中後,用拇指和食指將袋底的兩個角壓入袋中,使底部呈方形,使菌袋直立,然後繼續裝袋壓實。為了縮短菌絲體的培養時間,裝袋時可在塑料袋中放壹根直徑約為1 cm的圓錐形小棒,待物料充分裝袋壓實後,輕輕旋轉小棒即可取出。材料裝好後,套上衣領,戴上棉塞消毒。裝載的營養物量約占袋總長度的3/5,袋的上端留有15-20 cm未裝載。
4、殺菌
金針菇的袋栽是熟料栽培,即需要在滅菌鍋或滅菌爐中滅菌。滅菌時,高壓鍋應保持65438±0.5kg/cm 65438±0.5小時,常壓爐當爐內培養物溫度達到65438±000℃時,應保持65438±000小時。滅菌後打開排氣孔逐漸降溫,然後打開爐門取出袋子。
5.接木
金針菇的袋栽接種壹般是在經過消毒的接種箱中進行。如果沒有接種盒,也可以在接種室按照食用菌常規操作進行接種。在接種室接種的人員進入接種室前應穿上幹凈的衣服,手和用具用70%酒精消毒。在接種完成之前,人們不應該進出。金針菇的栽培品種要精挑細選。如果發現有雜菌的菌株不能使用,菌齡應在1.5個月以內。接種時,塑料袋口應靠近酒精燈火焰無菌環,接種量要多。孔內應接種少量菌種,大部分菌種分布在培養基表面,這樣每瓶可接種原種40袋左右。
第三,菌絲生長期的管理
金針菇袋栽菌絲生長期的管理是指從接種到出菇的管理。這壹階段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創造最適宜金針菇菌絲體生長的溫度。接種後,菌袋應及時移至菌絲培養室,菌絲培養室應保持清潔幹燥,相對濕度在70%左右。培養室相對濕度過低時,空氣幹燥,培養料的水分容易蒸發;培養室內相對濕度高於70%時,容易造成雜菌汙染。培養室的溫度控制在20-23℃左右。培養3至4周後,菌絲體可以長滿培養物。
第四,結果期的管理
結果期管理可分為促芽管理和結果管理。
1,催芽
當菌絲長滿菌袋時,應移至催芽室進行催芽管理。有兩種方法可以促進芽管理。壹種方法是去掉棉塞和棉領,將塑料薄膜袋上端拉直成圓柱形,用幹凈的報紙覆蓋塑料袋,每天在報紙上噴水保持濕潤,或者用農用塑料薄膜覆蓋。另壹種方法是將菌袋上的棉塞和棉領取下後,將塑料袋上端拉直,然後向壹側折疊,使塑料袋上端折疊成楔形。這種方法用倒置的塑料袋保濕,不需要加報紙和噴水,只需要增加促芽室內空間的濕度即可。為促進菇蕾的有序生長,出芽後可將溫度降至4-5℃,並經常通風,低溫處理約10天可形成大量有序的菇蕾。
2、蘑菇管理
當大量菇蕾有序出現時,就轉入菇生產管理。如果想通過倒折塑料袋來保濕促芽,就把塑料袋拉直,用幹凈的報紙或塑料薄膜覆蓋。結果期溫度由催芽期的4-5℃提高到12-16℃,但應註意不能高於18℃。如果溫度高於18℃,菇柄細,呈黃褐色,商品價值降低。如果沒有空調設備,註意保溫,低溫時關好門窗。門窗溫度更緊,以降低室溫。蘑菇生產時,栽培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應為90-95%。
3.收獲
金針菇要適時采收。莖稈未完全伸長時收割,產量低;蘑菇帽完全展開或卷起來產量高,但形狀差,影響商品價值。罐頭應該在蘑菇蓋開始的時候收獲。6-7分鐘後,當蘑菇蓋打開時,可以收獲新鮮的蘑菇。收獲後,要把培養基表面的老化菌絲刮掉,把料整平,再把袋口折起來,讓菌絲重新生長。
4.分階段
新鮮金針菇通常分為4個等級。壹級菇蓋不開,直徑約1 cm,柄長15 cm。蘑菇色澤潔白新鮮,無腐爛變質現象。二級帽不開,帽徑1.5 cm以下,莖長13 cm以下,莖基部1/3黃色至淡褐色,鮮度好,不腐爛。三級帽直徑小於2.5厘米,梗長小於11厘米,梗1/2淺褐色,鮮度好,不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