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簡單的數據,也能感受到孩子患佝僂病的不易。在這裏,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佝僂病,是什麽病?佝僂病的原因有哪些?醫生提醒,更要註意“壹補二幹”。
年輕人可能對這種病不太了解,甚至沒聽說過它的名字。然而,壹些身為嬰兒的父母經常處理這種疾病,因為它有利於兒童。
說實話,我對這個病有很深的感受。這種佝僂病雖然不能要了孩子的命,但是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影響很大。
說到這裏,沒聽說過的人都以為佝僂病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疾病。是的,佝僂病多發生於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佝僂病是壹種常見的慢性營養性疾病,表現為骨骼的畸形和軟化。所以也叫“軟骨病”。
佝僂病是由體內鈣磷代謝異常和骨化障礙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中,最容易發生的是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的缺乏會引起體內鈣、磷等物質的代謝紊亂,進而導致成長中的兒童四肢軟骨板等骨組織的異常鈣化和骨化。
兒童缺乏維生素D或其他微量元素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
1.日照時間不足。當刺骨的寒風吹散了溫暖的天氣,我們不得不裹上厚厚的衣服來溫暖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氣溫很低,孩子不要出門,以免感冒發燒。於是,我只好困在房間裏,在房間裏玩。長期的生活習慣,使孩子的身體得不到足夠的陽光,時間壹長就會嚴重缺乏維生素D,引起佝僂病。
2.孩子們喜歡挑食。雖然挑食是孩子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但也不能任其發展。食物中含有天然維生素D,尤其是動物性食物。壹般從雞蛋、瘦肉、動物肝臟、植物油中獲取。如果孩子不喜歡這類食物,長期不吃,也會缺乏維生素d。
3.長期缺鈣。孩子缺鈣主要是挑食造成的。他們通常不喜歡吃含鈣的蔬菜和堅果,而更喜歡吃壹些膨化食品。長期下去,鈣含量不足,容易患佝僂病。
4.我有壹些疾病和藥物作用。如果孩子患有肝膽疾病、腎病、胃腸道疾病,如肝炎、經常腹瀉等,也會導致孩子維生素D缺乏。其次,孕媽媽如果長期使用苯巴比妥鈉、苯妥英鈉等藥物,會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分解代謝,孩子容易誘發佝僂病。
5.孕期和哺乳期維生素D攝入不足。寶寶在母親體內生長發育的養分,只能從母親體內攝取。有些孕媽媽的不良反應比較大,容易嘔吐,進食困難,容易減少寶寶需要的營養,進而導致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
目前兒童佝僂病如果發現得早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延誤治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壹生。
首先是影響孩子的外在形象,比如O型腿(羅圈腿)、X型腿,容易給孩子帶來自卑感。
還有,脊椎彎曲變形。由於軀幹的重力和牽引,脊柱後凸或脊柱側凸,嚴重時可發生骨折。
再者,孩子胸部畸形可能會使胸腔容積減少,壓迫心臟,造成心肺功能障礙。
此外,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會變得遲緩。孩子出牙時間延遲到1歲後,出現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釉質發育不全等嚴重情況。
最後,與正常孩子相比,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會變得遲鈍,大腦反應遲鈍。還會出現韌帶松弛,坐、站、走等基本運動發育會落後於同齡人。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壹旦孩子生病,父母是最擔心的。佝僂病是兒童的高發疾病,但也是得病前的前兆。所以家長要註意孩子的行為,多給壹些關心。
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佝僂病的癥狀也不同,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早期是3-6個月內的寶寶。因為身體還比較瘦,所以表情上出現了壹些異常現象。比如容易生氣,擔心,出汗多,枕頭禿。在此期間,沒有骨骼病變,骨骼的x光片正常,或鈣化帶模糊。
第二個時期屬於活躍期,這期間癥狀有這些變化。嬰兒6個月以內,佝僂病的主要表現是顱骨改變,前囟門周圍變軟,顱骨變薄。輕輕壹按就有“乒乓球”的感覺。
6個月齡以後,縫線周圍可能會有乒乓感,但額骨和頂骨的中央部分往往會逐漸增厚。如果以後發育,頭圍逐漸增大比較正常,頭型變成“方腦殼”。
還會有“串珠筋”、“手足鐲”。骨骺端因組織堆積而腫脹,沿肋方向在肋與肋軟骨交界處可觸及壹圓形隆起,似串珠狀突起,尤其是第7根10肋,稱為佝僂病串珠。手腕和腳踝上也可以形成鈍圓凸起,也就是手和腳的手鐲。
情況最嚴重的是雞胸肉。1歲左右的兒童,可見胸骨及鄰近軟骨向前突出,形成“雞胸”畸形;嚴重者在兒童胸廓下緣形成水平凹陷,甚至可以放下壹個碗,即肋膈溝或豪斯多夫溝。
接下來,就是恢復期。兒童1-2歲前治療後,癥狀和體征會逐漸減輕或消失。血鈣、血磷逐漸恢復正常,堿性磷酸酶在65438±0.2個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療2 ~ 3周後,骨X線緩解,開始出現不規則鈣化線,隨後鈣化帶增厚,逐漸恢復正常。
最後壹個時期是後遺癥期。因為嬰兒得不到及時治療,過了2歲就會耽誤。所以留下了O型腿、X型腿、雞胸等骨骼畸形。無臨床癥狀,血生化正常等異常。
壹般來說,這是各個時期佝僂病的發病癥狀,家長要及時了解,及早發現,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佝僂病主要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鈣和磷,所以我們在治療的時候,也需要對癥下藥。
壹種是補充維生素D,對於佝僂病患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大劑量補充維生素D,並按說明書和醫囑定時定量食用。目前來看,這也是最直觀的治療方法。
另外,去戶外曬太陽也可以間接補充維生素d,壹方面既鍛煉了寶寶強健的體魄,又補充了維生素d,選擇晴朗的天氣,帶孩子出去散步,壹般在上午9:00-11:00之間,3:00-5:00午休後多曬曬太陽。不要在陰涼處,不要蓋東西,不要隔著玻璃曬。這是無效的。
二是補鈣。鈣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有助於骨骼生長的最重要的營養素之壹。平時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動物肝臟等。,保證均衡營養的飲食。但是,佝僂病患兒僅從食物中攝取鈣是不夠的。醫生會建議選擇口服吸收的鈣來補充缺鈣。
最後提醒壹下,需要及時復診。對於已經形成的骨骼異常,如方頭骨、X型腿、O型腿等。,就要及時看醫生,確定用哪種方法治療。結合醫囑,平時適當做壹些康復活動,定期檢查。大部分寶寶會恢復正常,不會有後遺癥,不會影響生長發育。
佝僂病容易發現孩子,關系到孩子的生活。所以,每個家長都需要有耐心。及時預防可以降低風險。
1.孕婦要註意飲食健康,多攝入維生素D,在日常飲食中多添加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蛋、豆類、動物肝臟等,還要註意多曬太陽。如有必要,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2.嘗試母乳餵養。母乳的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的鈣、磷比例合適。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維生素D和鈣也容易被寶寶吸收,減少寶寶患佝僂病的幾率。
3.去戶外照明。日光浴是治療佝僂病的壹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需要註意的是,寶寶在陽光下曬三個月後才能這樣。讓孩子每天接受約1小時的溫和陽光,有利於滿足孩子對維生素d的需求。
註意:夏天避免陽光直射,冬天不要隔玻璃。這些都不會傷害孩子的眼睛。
孩子是我們心中的小天使,我們都希望天使健康成長。但是生活中總有意外,孩子容易得佝僂病。所以,現在給家長敲響警鐘,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