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廟裏的香是什麽材料做的?它是由什麽設備制成的?

廟裏的香是什麽材料做的?它是由什麽設備制成的?

在制作傳統佛香之前,首先要準備好所需的原料。傳統佛香的原料壹般包括香藥、木粉、粘合劑、附加材料四部分。

首先,準備原材料

芳香藥物

香藥是傳統佛香的核心部分,決定了香的特性,香的功效,香的檔次和等級。包括天然香料和壹些中草藥。天然香料,如沈香、檀香、安息香、麝香、乳香、降香等。中草藥,如遠誌、白花、大黃、白芷、牡丹皮、樹皮丁等。因為天然香料基本都包含在中藥材中,歷史上沒有“香”和“藥”之分,統稱為“香藥”。這也是傳統佛香和現代工藝香的區別。現代工藝香用人工化學香精代替香藥,制成的香也失去了養生等諸多功能。

制作傳統佛香,首先要考慮用途、香型、口感等因素,然後根據這些基本要求選擇香料或藥材。例如紫莖澤蘭、大花蕙蘭、花椒、肉桂、艾葉、郁金、乳香等。,多用於文人雅士的香味;沈香、麝香、冰片、龍涎香等名貴香藥多用於宮廷禦香、佛香;零陵零香、安息香、降香等外來香藥多用於道教香火。

香藥加工是傳統佛香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對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不夠的話藥效難找,太多了味道就沒了。”就連加工時間和容器的質地都很有講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逐漸掌握要領。具體的加工方法有很多,蒸、煮、炸、烤等。

產於濕熱地區的檀香,香味純正,是重要的香藥。但未加工的“生”檀香刺激性較大,所以傳統上不直接用來配香,而是先加工,使其火氣消失,香氣更純正。

首先將壹大塊檀香木劈成有利於打磨的大小,壹般長2 ~ 3厘米,厚3 ~ 5毫米。然後將切碎的檀香放入盆中,用砂器茶具浸泡壹級烏龍茶或雲南組茶,邊翻檀香邊用熱茶沖泡。灑均勻後,蓋好盆口,防止檀香香味外泄。將檀香泡在茶中72小時左右,每5小時翻壹次。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檀香晾幹:將泡好的檀香均勻的攤開,放在通風良好,無陽光的地方陰幹,直到幹透。

烏梅曬幹後,用糧食酒稀釋蜂蜜,通常每500克烏梅用糧食酒200克,蜂蜜100克。將稀釋後的蜂蜜倒入裝有檀香的盆中,不斷翻動,使蜂蜜和檀香完全浸透。密封3天,每天翻壹次。3天後將檀香晾幹:將浸泡後的檀香均勻攤開,放在通風良好無陽光的地方陰幹至幹。最後壹步是炒檀香:將幹檀香放入鍋中炒,先用大火炒五分鐘;中火翻炒20分鐘;最後用小火翻炒10分鐘,當鍋上冒出紫色氣體時,說明烏梅已經炒熟了。

香方列出的各種香藥逐壹加工後,這些香藥會按比例混合,稱為“配藥”。香的種類很多。配藥後不能直接進入下壹道工序,要在地窖中密封壹段時間,稱為“窖藏”,然後才能進入下壹道環節。配藥後,需要用專門的設備研磨這些藥物。古代壹般用石磨、藥輥等工具研磨香藥。現在有專門的研磨設備。有些草藥不適合與其他草藥混合,需要分開治療。比如壹些樹脂類的香藥,或者揮發性的香藥,大多是單獨研磨的。

香藥材研磨後成為粉末,又稱香粉。至此,制作香的原料中最重要的部分——香藥,已經準備好了。這些粉末可以直接用於制作香包、枕頭和其他熏香產品。如果要做熏香,需要準備其他原料。

木粉

在香中加入木粉,可以調節香氣的濃度,有助於香的燃燒。壹般選用杉木粉或松木粉。它們也用特殊的設備研磨,然後用篩子篩掉大的雜質。最後形成木粉。

粘合劑

粉香和木粉比較松散,不容易形成壹個整體,需要添加壹些粘結材料。壹般用榆樹皮粉做粘結劑,也簡稱“榆樹粉”。榆樹粉不僅附著性好,還能使香更有韌性和彈性,更堅固不易斷,榆樹粉本身也可以作為香藥。

附加材料

除了以上三種基本原料,有些香還可以添加輔料。比如有些香加少量硝石就能燒得更好。

傳統香因為使用了天然香和中草藥,會呈現出香本身的顏色,並不鮮艷。如果想讓它更亮,可以加壹點彩色的香或者中草藥,或者彩色的天然礦物質。比如壹些顏色鮮艷的花瓣,但也要磨成粉。

第二,材料

現在常用攪拌機來攪拌原料。

具體方法是放入磨碎的香藥、木粉、榆樹皮粉等。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適量的水。水料比要根據原料的特性來定,壹般是1: 1,也可以隨季節和天氣適當調整。天氣幹燥時,要多加水。還需要註意的是,水的溫度壹般是45度。太冷不利於原料混合,太熱會破壞藥香。加水的時候要計算好水量,盡量壹次加夠。如果中途加水攪拌,會影響香的韌性和順滑度。水和食材混合後,就可以開始攪拌了。攪拌時間壹般為20分鐘。如果攪拌不充分,物料會不均勻,不僅會影響香味的質量,還會因為物料中的空隙而斷香。攪拌過度會使原料過於松散,影響香的質量。

第三,成型

將攪拌好的物料放入壓塊機中壓制成壓塊,壓塊的大小要適合放入擠壓機的料槽中。壓塊要均勻密實,壓塊中不能有氣泡。壓塊之後,下壹步就是剝了。擠出機通常用作卸料帶的設備。擠出機主要由傳動部分、擠出頭、滑槽和模具組成。模具壹般是用鋼板做的,上面有很多不同直徑的小孔,小孔的規格很多,從小於1mm薄到幾十毫米厚。根據要制作的香的粗細,安裝相應規格的模具。將塊狀物放入槽中,原料從模具的孔中擠出,成為細長的香條。用扁香夾起香。這壹步叫做“拾香”。從香燭上撿來的香壹般不規則,長短不齊,有時還會斷。經過整理和修剪後,香條可以更加整齊。如果是做壹卷香,就要通過特殊的設備把兩根香貼在壹起。整齊而平穩地擺放在香羅上。

第四,烘幹

烘幹的過程主要是針對線香,線圈香不需要烘幹,在沒有陽光的地方陰幹即可。線香必須通過冷卻緩慢自然幹燥。如果陽光柔和,可以選擇戶外晾曬。把香的羅平放在晾衣架上晾幹,然後做壹個篩選,把有壹些小問題的香的挑出來。之後就可以進入下壹道工序了。

動詞 (verb的縮寫)包裝

包裝盒可以防止香水受潮,方便儲存和運輸,還可以防止香水揮發。而傳統香使用的是天然香,在常溫下揮發緩慢,包裝盒的主要作用是防潮。所以如果用紙箱包裝,最好用防潮性能好的覆膜紙。

六、地窖貯藏

不是所有的香都可以包裝後立即使用。在整個過程完成之前,壹些熏香必須被密封並儲存壹段時間。比如歷史上有壹種很有名的香叫“靈犀香”,對香的制作時間有嚴格的規定。要求甲子日備藥,丙子日磨藥,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包裝密封,甲子日使用。也就是說,這種香的配藥、勾兌、調味、包裝等工序都必須在特定日期進行,包裝後必須密封窖藏12天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