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條:扡插是最常見的繁殖方法,扡插繁殖的樹苗存活率最高,且壹年之中可以扡插的季節又很多。在春季扡插的時候,其插條的選擇要采用發芽之前的嫩枝,將其在水中浸泡三天後插入細沙當中。而秋季則應該選擇落葉後的插條,此時的樹液以及停止流動了,可以保存更多的能量。
無花果樹的扡插繁殖方法
扡插:在插條選擇的步驟之後,就可以用插條進行扡插。扡插對於土壤的要求較高,通常采用33厘米高,50厘米寬的植物床,對其進行整理施肥,插入插條後租場35厘米的小壟。插條插入深度為17-18厘米左右。
無花果樹在扡插後要進行精細的管理,如此才能讓其存活。
1、剛扡插後要等到其愈合組織的形成才算完成了扡插繁殖的第壹步。愈合組織形成有個形成期在,插條在形成期的時候比較脆弱,對於溫度的控制要求較高,不能過高以及過低。水分也要及時供應,在氣溫升高的情況下要及時補充水分。
2、愈合組織形成以後的發育期,要對澆水的質量尤其註意,不能澆混雜的泥漿水,此時的葉片較為脆弱,防止泥漿水導致糊葉現象。澆水的量要看土壤的濕潤度,僅僅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3、無花果樹苗的耐寒性較差,因此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做好防凍的準備,防止樹苗在冬季被凍死。
4、幼苗長成以後進入生長期,這個時期的樹苗對於肥料的要求開始變多,應每月施肥壹次,施肥以含氮的復合肥為主。隨著幼苗的長大,肥料的施肥量也要相應的增多。
壹、無花果功效
無花果果實柔軟味甜,具特異風味,富含易為人體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較高,且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幫助消化,是壹種很好的保健果品。同時中醫認為,無花果果實性味甘、平,具開胃、潤腸、消炎、解毒、催乳、止痢和治痔疾等多種功效。民間應用偏方甚多,常以枝、葉、根、果入藥。
二、環境要求
1、溫度:無花果正常發芽所需的溫度為15℃以上,低於15℃發芽緩慢、不整齊;
2、水分:建立豐產園應盡量做到旱能澆、澇能排,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3、土壤:無花果對土壤適應性特強,沙土、壤土乃至各種粘重土壤均可栽培,但最適宜的為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偏堿性的沙壤鈣質土。
三、基肥:基肥壹般在落葉後的11月中旬~12月上旬,以施廄肥為佳。成年樹的需要量,壹般每畝施廄肥4000~6000公斤。施肥方法可在行間或株間,開出寬30厘米、深30~50厘米的施肥溝,施入基肥。
追肥:無花果第1次追肥應在新梢旺長時的5月,以氮肥為主,每畝施用量14~20公斤。在果實成熟期的8~10月,應追肥2~3次,以復合肥為主,每次每畝用量16~20公斤。施肥方法與基肥相同。
灌排水:無花果根系發達,壹般不需澆水,但天氣特別幹旱時應及時給果園澆水,以補充水分。如降雨過多,要註意及時排除積水以保持果實糖分,防止造成裂果。
四、整形修剪
壹般情況下,無花果樹冠內枝條不密集,適於培養有中心幹的無層形或多主枝自然開心形的樹形,也可直接從地面分枝形成叢生灌木狀的樹冠。整形時,對苗木在40厘米~50厘米高處定幹,以後全樹保留4~6個主枝,中心幹有或無均可。
各主枝間保持壹定的間距,主枝每年剪留40厘米~60厘米,其上再按適當間隔配置2~3個副主枝,擴大結果面。
樹形完成後,每年只疏除無用徒長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幹枯枝,盡量多保留壯枝結果。收秋果為主的品種,因結果部位多在當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對枝條可適度短截。夏果品種的花芽多著生在枝條頂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壯枝條,以免影響產量。
對分枝少或結果部位逐年外移的無花果樹,冬季可適當重短截,以促發新枝。部分枝條可剪留基部2~3個葉芽。
無花果枝條組織疏松,剪口愈合緩慢,冬剪後常使剪口下~段枝條幹枯,影響剪口芽的生長。故凡大的剪鋸口應塗抹接蠟或其他保護劑,小枝則可適當提高短截部位。
五、病蟲害防治
無花果的病蟲害較少。常見造成較大的危害的,有桑天牛、根結線蟲和果實炭疽病等。桑天牛的防治可參照蘋果部分,采用毒簽堵塞。防治根結線蟲目前主要是避免老園連作和對苗木進行檢疫消毒,有條件時也可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對果實炭疽病應在夏秋季果實發病前及早噴布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後者施藥的安全間隔期(最後壹次施藥距收獲的天數)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