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愁。茶就是茶。這說明我國古人很早就註意到了茶的保健作用,目前各種茶制品琳瑯滿目。今天我們簡單梳理壹下茶制品。
茶語代茶
茶有兩個意思,壹個和植物茶有關,壹個是我們平時喝的茶葉或者藥材熬制的水。所以我們平時喝茶,可以指茶水或者中草藥水,而茶則可以指茶葉或者中草藥。通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會區分這兩者的,但它們確實有明顯的區別,所以目前用茶和茶代用品來區分這兩者。茶僅指用茶沖泡或煮沸的飲料,後面會詳細介紹。代茶飲是指用中草藥或開水沖泡的飲料。我們常見的代茶飲有清熱去火的大麥茶、減肥降脂的山楂、補氣的西洋參、疏肝解郁的玫瑰花、玫瑰等。這些萬能茶將在超市散裝或包裝出售。另外,嚴格來說,和其正、王老吉等涼茶也屬於代茶飲。
基本茶,加工茶,茶產品
茶葉的細分產品也很多。這裏分為基礎茶、再加工茶和茶制品。基礎茶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綠茶,紅茶等等,後面會詳細講解。再加工茶主要是花茶。花茶是用基茶和不同的花熏制成的。最常見的花茶是茉莉花茶(下圖是茉莉花和綠茶的混合物),也有壹些玳瑁茶等等。這些花茶不僅有茶本身的味道,還有濃郁的花香,令人陶醉。
六種基本茶
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茶葉的種類也非常豐富多彩。根據茶葉的加工工藝,我們將這些茶分為綠、紅、青、黑、黃、白六種基本茶。其中綠茶品種最多,產量最廣,其次是紅茶和烏龍茶,其他種類產量最少。這幾種茶的加工工藝主要區別在於發酵程度,這裏簡單介紹壹下。
綠茶。沒有發酵茶,爽。著名的綠茶有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此外,各地還有很多特色綠茶(比如下圖虞城旗的槍),都有獨特的口感特點,未必會輸給這些名茶。大多數綠茶味道清新清淡。?PS:壹種叫安吉白茶的名茶,其實是綠茶的壹種。
紅茶。發酵茶性溫。中國著名的紅茶有祁門紅茶和滇紅。國外生產的茶葉大部分被加工成紅茶。因為國外主要喝紅茶,而且紅茶香氣濃度高,祁宏、斯裏蘭卡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被稱為世界上最高香的三種茶。
綠茶。又名烏龍茶,是壹種半發酵茶,性平。最著名的是安溪鐵觀音和大紅袍。這些茶是廣東、福建等地功夫茶的主要原料,有七茶香的說法。
紅茶。發酵茶性溫。黑茶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此外還有安化黑茶等等。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有生茶和熟茶之分,多有餅和壹些散葉。
黃茶。微發酵茶很少見。主要品種有:君山銀針、孟定黃牙、霍山黃牙、平陽唐璜。
白茶。微發酵茶品種少,產量低。主要產於福建,主要有白毫銀針等品種。
茶更多講的是溫、寒、涼,很少講五味、歸經。也許幾種茶的區別主要在性,而不在味道和歸經。
中國的茶主要分為六大類:綠茶、黃茶、白茶、綠茶、紅茶、黑茶。這六大類是根據茶葉發酵的程度來分類的,而六大類茶葉的口感也是由發酵的程度決定的。壹般來說,綠茶、黃茶、白茶發酵度較低,屬於涼茶;綠茶是半發酵的,屬於中性茶;紅茶和普洱茶都是發酵的,屬於溫茶。
因此,體寒者或冬季宜飲紅茶、黑茶;體熱的人,夏天要搭配綠茶、黃茶、白茶;愛好和平的人應該在冬天喝綠茶。
文獻中關於茶的性向記載很少。目前只發現了中國涼茶(綠茶)的性味,其他茶的性味還沒有發現。
暫時!
茶葉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咖啡因(茶堿)、茶氨酸,分別對應抗氧化、提神、鮮味的作用。發酵度越低,茶多酚越多,抗氧化能力越強。隨著發酵度的增加,咖啡因含量會相對增加(有點忘了,待考證)。
咖啡因(茶堿)的作用是提神醒腦,大家都很熟悉。
茶多酚是茶葉抗氧化劑的主要成分,也是防輻射、降血脂、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質。
茶氨酸提供了茶葉的鮮味,所以壹般只有嫩綠茶(明天之前和下雨之前)才講究鮮味。對於紅茶、黑茶等老茶,因為茶堿等物質含量上升,苦味會更重。
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茶,還有壹些茶制品。最常見的是奶茶——紅茶和牛奶的混合物。當然,也有很多其他的飲料從中衍生出來,比如奶綠(綠茶加牛奶)等等。此外,還有壹些以茶粉或抹茶為原料加工的糕點。
大多數茶都有多種功能,如提神、抗衰老、抗輻射等。此外,壹些中草藥制成的代茶飲還有很多附加功能,形成了喝茶的好習慣,享受更好的生活。
本文首發於微信官方賬號“熱愛生活的科研狗”,今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