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磨芋栽培技術

磨芋栽培技術

大面積栽培和玉米間作,株距約1英尺,穴深6寸以上。農民中零星的耕作,往往用稻草編草窩放在洞裏,在草窩裏種芋頭。有機肥越多,鱗莖生長發育越好,產量越高。

芋頭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直接播種到地裏,每穴1個主球莖或1個次球莖。禁止將帶花蕾的球莖種入地下。鱗莖突出,頂芽早且特別大的地方,就有可能形成花芽。

今年的芋頭不易形成花芽。為了防止種芋播種後腐爛,凡是有傷口的都要用草木灰包裹。3折種芋比較合適。當土壤溫度上升到15℃以上時(4月下旬或5月上旬),芽只能破土生長。5-6月,芋頭通過消耗養分長出根,6月後,通過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形成新的芋頭。6月中旬後第壹次追肥;7月中旬後進行第二次追肥;8-9月是旺盛生長期。追肥時應添加適量的P、K肥,有利於鱗莖的快速膨大。氮肥不宜過多,過多會使葉和莖白白生長。為了避免莖腐病,追肥不要接觸鱗莖。壹般農家肥在基肥全部施完後就不會施肥了。芋頭肉質根和不定根發達,中耕除草要早、淺。中耕結合土壤栽培有利於鱗莖和葡萄莖的生長。魔芋耐酸耐濕,最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 ~ 7.5。所以種植要選擇深厚、疏松、透氣的酸性土壤。不宜選擇重粘土地塊。種植前要深耕土壤,從上到下挖好溝。溝的寬度是25厘米,溝的深度應該是沒水。魔芋最好實行輪作,連作不超過三年。魔芋需要的養分在同壹個地方多年達不到要求,病蟲害加重,所以長勢差,產量降低。

為了獲得魔芋的高產,選擇優良的魔芋作為種子是非常重要的。選種的標準是:上口平坦,窩洞小,沒有病蟲害的傷口,第二年不是老芋頭,去掉第壹年沒有爛殼的魔芋。根據大小分成幾個等級,同壹等級壹起種植,便於安排密度和後期中耕管理。

雲南昭通昭陽區田壩鄉種植時間適宜在3月上旬,與馬鈴薯種植時間相同。過早容易造成凍害,而且會因為馬鈴薯的養分耗竭而影響幼苗生長。海拔1700米以下可進行早栽。我家鄉大部分農民秋收後在地裏種芋頭,有利於減少芋頭的危害,但不利於施肥和規範化種植管理。合理密度種植

坡地宜單作,平地宜套種。種植密度可根據土質、不同種植方式、芋頭大小來確定。(1)標準化連作

每畝3000-3300株,行距1英尺1英寸,株距9英寸,深6英寸(行距35-40厘米,株距30-35厘米)。如果芋頭小,株距要相應減少,壹般每畝4500 ~ 5000株。⑵標準化套種

a、套種谷種植或種植在花椒下,不能套種其他矮小植物,株距可以適當大壹些。

b、魔芋的行距為1英尺1英寸,株間距為9英寸,深度為6英寸。

C.魔芋和玉米的行距是5英尺4英寸,株距是1英尺5英寸。

種植步驟

(1)播種時要開溝播種,開溝深6寸,寬壹尺,然後放入拌好的合肥,再在拌好的合肥上蓋壹層細土,土上放魔芋籽,芋頭籽上放雜草。最後蓋2-3寸土,放雜草施肥種植,每周必須澆水壹次,直到下雨。當溫度上升到12℃以上時,開始發芽。壹般芋頭苗在5月中下旬出土。

⑵球根芋宜斜坐:旱澇不易爛,能提早發芽。

(3)根莖可以作為芋頭的壹種,可以挖溝種植,頂芽朝向壹側,壹個壹個排列在溝裏。

(4)用稻草或雜草做窩,把種子芋頭種在草窩裏,既能保護芋頭的皮和芽不受損傷,又能疏松土壤,草腐後還能提供養分,有利於魔芋的生長。但這種方法在雨水少的年份容易腐爛,或者因水量不足而耽誤挖掘時間,所以要多澆水。這種方法不適合水源貧乏的地方。

無論是鱗莖還是根莖,種植深度壹般為10 ~ 15 cm。如果土層太深,土壤溫度低,就不會生根,地面壓力大,鱗莖難以膨大,影響產量。

施用足底肥料

每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斤,磷肥(過磷酸鈣)200斤,鉀肥30斤,混合後每株約1斤。充足的肥水有利於魔芋的高產。但是,肥料不能與種子芋接觸,以免腐爛的種子灼傷根和芽。最好是在播種溝的底部或窩裏施上肥料,然後填壹層薄薄的土,再放上芋頭,蓋上土填窩。千萬不要用堿性肥料做基肥。1.肥料和水管理

魔芋是壹種耐陰、耐肥的作物,但在施肥和灌溉時要特別註意防止肥害和幹旱。我鄉水肥管理情況:(1)肥害:魔芋雖然能耐受肥料,但使用不慎會造成肥害。光照是植物脫水萎蔫,影響生長;嚴重時會燒苗,導致植物大量死亡。我的家鄉在2005年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正因為如此,壹些人采取消極的措施來處理,這對魔芋的生長和產量是非常不利的。為了獲得高產,應在施底肥的基礎上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分期追肥。當葉片定型並開始回存養分時,在天氣晴朗,下雨且葉片上無水滴時,可噴施尿素兩三次,每次每畝10-15公斤效果最好。

⑵追肥要點:不施未熟有機肥;最好壹次塗抹太多太稠,人的糞便與水混合的比例為1:3;尿素的最佳配比為1:100—150。不要在植株附近使用化肥,離開植株10 cm以上,以免肥料液或肥料顆粒汙染植株,造成燒苗。

⑶適時灌溉排水:魔芋葉片運輸組織發達,需水量大。在幹旱地區,夏季高溫少雨加劇了魔芋植物的蒸騰作用。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根系吸收的水分無法彌補葉片流失的水分,葉片會暫時枯萎。當土壤嚴重變白時,土壤相對濕度低於45%。魔芋會感覺整株缺水,導致根部大量死亡,使暫時性萎蔫發展為永久性萎蔫,整株死亡。所以我的家鄉夏季幹旱,要註意早晚土壤溫度下降後再給魔芋澆水,澆水時以溝灌為好。另外,我的家鄉既要充分利用屋蔭、樹蔭、樹蔭、南山蔭的有利因素培育魔芋,又要通過人工的方法創造成蔭的條件。如與玉米、高粱、甘蔗、四季豆、黃瓜等高桿或藤本植物套種;用絲瓜、西瓜等小葉瓜類作物搭建遮蔭棚。魔芋主要種植在我家鄉的花椒樹下。從而減少土壤蒸發損失和魔芋的蒸制效果。如遇積水,應及時清除,防止因濕度大導致塊莖腐爛。4.中耕除草。秧苗全部到位後要及時清除雜草,行間要用專用小鋤頭,深度不要超過3厘米。套種的草要用手拔。⑴黑腐病:又稱腐爛病,是壹種真菌病害。

病因: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地下塊莖在收獲、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如果受到摩擦或損傷,或者種子塊在儲存和長途運輸中過厚,或者包裝過緊,高溫高濕都會造成種子塊局部腐爛,均可引起細菌感染。生產管理中不小心磕碰了莖(即葉柄),施肥不當,也會邀請病原菌入侵,引起疾病。

癥狀:魔芋出苗後1個月以上可能發生黑腐病,但7-8月高溫季節發病率最高,發病部位可在地上部分或地下塊莖上,但地上莖部分最多。起初,患病部位表現為水染的不規則病變,逐漸擴大為褐色。患病部分沿海綿狀維管束逐漸向上擴展,但縱向擴展快於橫向擴展,老的患病部分立即腐爛凹陷。壹些患病植物的莖壹半腐爛,壹半完好。隨著病斑的擴大和凹陷的加深,會出現落苗現象。如果落苗時間發生在地下塊莖開始形成的6、7月份,就不會有收獲;如果發生在8、9月份,地下莖的後半段會發生腐爛,影響塊莖的繼續膨大。

防治方法:種子塊消毒,防止細菌。播種前可將種子用1000倍的多菌靈、醋酸甲酯、硫酸銅浸泡100分鐘,或用1000倍的代森錳鋅藥液浸泡10分鐘,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幹凈,晾幹後再播種。選擇排灌條件好的地塊,註意合理密植;雨季開排水溝方便排水,炎熱夏季溝灌防澇降溫。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註意除草、培土、收獲、運輸和儲存,避免損傷植株和塊莖。可在患處連續噴灑800-1000倍的硫酸銅、多菌靈或代森錳鋅藥液2-3次,效果明顯。

其他疾病:

①葉斑病。發病時葉片上有紫褐色斑點,之後植株逐漸枯萎。防治方法:發病前和發病初期,噴灑1: 1: 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500倍液,每隔7天-10天噴灑1次,連續2、3次。

②病毒性疾病。病株葉片卷曲成花葉狀,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清除病株,消除傳染源;選擇無病植物留種。⑵病蟲害防治:7、8月份,魔芋生長發育進入高峰期。此時葉片展開,植株高大,是害蟲猖獗的時期。適時防治是這壹時期田間管理的中心內容,也是贏得魔芋高產的重要環節。危害魔芋的主要害蟲有甘薯天蛾、豆象、斜旋天蛾、金龜子和紅蜘蛛。前三種害蟲均以幼蟲為害葉片,金龜子以成蟲為害葉片為主。因為幾種昆蟲的成蟲都有趨光性,防治時可利用這壹特性誘殺。也可以利用前期和後期成蟲交配產卵的機會來捕捉。如果在田地裏發現昆蟲糞便,將葉子切開穿孔,可以殺死葉子背面的幼蟲。如果大量發生,可在3齡前掌握噴灑90%結晶敵百蟲800次。對於紅蜘蛛的危害,可噴灑1%樂果溶液。此外,紅蛾在我的家鄉也有發生:幼蟲為害葉片,將葉片咬成鋸齒狀或輕食葉片。防治方法:對幼害蟲噴灑800倍的90%敵百蟲溶液;也可以手動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