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寶寶之後,醫生都會交代產婦,在產後42天回醫院做壹個檢查,主要是檢查產婦產後的康復情況,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傷口愈合,子宮附件的恢復情況,腹直肌,盆底肌的受損和恢復情況。包括寶寶的體檢。
為什麽要選擇產後42天檢查?
之所以要選擇產後42天檢查,是因為產婦的子宮恢復需要4--6周的時間,如果去早了,檢查的結果就顯得沒什麽意義。但是如果去的太晚,就有可能錯過最佳的幹預時間,所以應該選擇比較適合的時間。
在產後42天,子宮基本已經能恢復了,所以這個時候去檢查是比較合適的。
但是也不壹定非說是產後42天,如果時間上有沖突,可以延遲到產後56天,也就是在產後6--8周都是比較合適的。
產後不方便,產後42天檢查怎麽辦?
如果產後42天還處於疫情期間,產婦並沒有覺得身體有異樣的話,可以推遲兩個星期之後再去檢查。
但是如果產婦覺得狀態不好,那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產婦在家可以自我檢測:1、子宮的恢復
子宮的恢復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壹個是子宮的大小,主要是產後惡露的情況。
子宮的大小:我們知道,在生寶寶的時候子宮的大小相對於沒有懷孕之前,變化是非常大的,孕前是50克左右,分娩的時候大約是2000克。
在生了寶寶之後,子宮基本上是每天2cm的速度開始縮小,到產後兩個星期左右就能變回壹個300克左右的小球,關鍵是,子宮已經回到骨盆的位置去了,在肚臍周圍已經摸不到了。
如果在肚臍周圍還能摸到壹個小硬球,說明子宮恢復的不好。
惡露:壹般情況下,產後壹個月左右惡露就能排幹凈。但是其實很多產婦在四周左右就能排幹凈,如果是剖腹產的媽媽需要用到的時間還會更短。就算時間再延長壹些,在六周左右也應該排幹凈了。
也就是說,如果在產後42天產婦的惡露還沒有幹凈,說明子宮的恢復並不好。
2、產後排便
這裏說到的是有關盆底肌的情況,盆底肌是骨盆底部支持臟器的肌肉,在平時,盆底肌是可以控制大小便的。
懷孕和分娩之後,產婦都有或多或少的盆底肌受損情況。如果只是輕微,產婦可能感覺不出來,並且在產後壹段時間也能自行恢復。
但如果嚴重的話,產婦有可能會出現咳嗽的時候會漏尿,Y道松弛,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有這些癥狀也就說明產婦需要去做盆底肌修復。
3、腹痛
正常情況下,如果不是吃壞了肚子,產婦是不會無緣無故肚子疼的。但是如果子宮恢復不好,或者裏面有炎癥,產婦就有可能會出現肚子隱隱作痛的情況。
如果產婦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對於產後42天的檢查就盡量不要拖延了。
4、傷口的恢復
順產媽媽的傷口壹般在壹個星期左右就能愈合,兩個星期左右就能恢復好,剖腹產媽媽的傷口通常也能在1--2周愈合,所以很多產婦在產後七天左右就可以拆線了。不過傷口要完全恢復需要4--6周。
如果產後42天產婦的傷口還會有疼痛感,出水,或者化膿等,說明傷口並沒有恢復好,產婦需要盡快去醫院處理。
所以產婦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果各方面情況都良好,可以遲壹點再去醫院復查,就算已經滿八周,如果都沒有以上這些情況,懶媽媽也會建議遲壹些再去醫院。
而壹些不明顯的癥狀,比如說盆底肌,腹直肌如果只是輕微受損,在產後都是可以自行恢復的,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壹些康復運動幫助恢復。
但如果有以上說的幾種情況,產婦到了42天以後最好盡快去醫院進行復查,根據需要做壹些產後康復的項目,以免錯過最佳的康復時間。
同樣的,寶寶也需要體檢,寶寶主要檢查的項目是生長發育,視力,聽力,內臟等項目,媽媽可以看看寶寶的壹些外在情況,比如說看寶寶會不會笑,眼睛能不能追物,在不同的地方發出聲響的時候,寶寶會不會把頭轉過去,其他的項目可以通過電話和醫生交流。
其實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已經做過壹次簡單的體檢,並且也做過聽力篩查,所以,如果寶寶並沒有什麽異常的話,可以延遲去體檢。
去醫院的時候要註意什麽?
1、保護好自己
現在是特殊時期,如果沒什麽事真的不要外出。但是如果需要外出,產婦壹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
2、選擇好醫院
鑒於現在情況比較特殊,很多地方都有規定,特定的病人將會去指定的醫院。新媽媽最好打聽好,自己應該去哪間醫院。
並且了解好自己要去掛什麽科,看哪個醫生,最好能和醫生預約好,到了醫院之後不要隨便亂跑,盡量不要和別人接觸。
3、盡量不要用公用交通工具
估計現在也沒有公用的交通工具可以用,所以最好使用私家車,避免更多接觸。如果是***用的交通工具,最好用75%的酒精噴灑過。
4、到家後做好消毒
檢查完之後就盡快回家,回到家之後用消毒手,鞋底,馬上洗頭洗澡,換下來的衣服用熱水洗好。
總之新媽媽看自己的情況,如果產後狀況良好,身體並無不適,可以適當延遲產後復檢的時間。
我是懶媽媽,壹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註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註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