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壹種急性疾病。只要開始,普通患者就會出現發熱、口腔疼痛、厭食和口腔黏膜散在皰疹或潰瘍的癥狀。如果是重癥患者,可能在發病後1-5天內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驚厥、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變淺或變弱甚至消失等癥狀,這是非常危險和致命的。
2第壹天手足口開始好轉。普通患者從第三天到第五天開始好轉。具體的發生模式如下:
1,潛伏期——發病癥狀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發病後立即出現咽痛、發熱,體溫38℃左右,類似感冒癥狀,並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很快,口腔黏膜、牙齦、舌頭、上腭出現小皰疹,然後分解形成小潰瘍,類似口瘡,有明顯的灼痛感。
2.1-2天發病後,手足遠端出現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圓形水皰,數個或數十個呈離心分布,不痛、不癢或輕度瘙癢,皮損分布於手掌、足底、臀部、腋窩等處。
3.發病3-5天後,全身各部位皰疹液開始吸收收縮,幹燥脫皮,出現好轉跡象,大部分患者發熱癥狀在5天內恢復正常。
4、發病後5-7天手足口病患者在發病後5-7天,如果癥狀較輕,通常已表現出基本恢復的現象,如皰疹消退,皮疹消失,體溫正常。如果此時出現發熱等癥狀,說明可能已經感染了皰疹,或者護理不當引起了細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發熱原因。
5、發病後7天至2周,少數患者的皰疹或口腔潰瘍會慢慢消退,可能需要兩周才能完全消退。家長要註意,只要有皰疹,就要在家隔離孩子,因為皰疹液中含有病毒,有可能傳染給其他孩子。
3如何通過消毒隔離護理手足口病患者壹旦發現感染手足口病,寶寶要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壹般需要隔離2周,直到發熱、皮疹消退、水皰結痂。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劑浸泡。不適合浸泡的物品可以暴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可以每天使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進出嬰兒室的人員,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汙染,避免二次感染。
口腔護理寶寶會因為口腔疼痛而拒絕進食、流涎、哭鬧、睡覺。為了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於不能漱口的寶寶,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輕輕清潔口腔。維生素B2粉可直接應用於口腔糜爛,或魚肝油,或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進糜爛早期愈合,防止繼發細菌感染。
皮疹護理1,嬰兒衣服和被褥要幹凈,舒適柔軟,勤換。
2.給寶寶剪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要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幹燥。
4、手足疹早期可塗爐甘石洗劑,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5、註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雙重感染。
註意降溫兒童手足口病壹般為低燒或中度發熱,可使寶寶多喝水,無需特殊處理。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物理降溫,如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澡等;退燒期間和出汗後及時更換衣服,防止著涼。高燒不退時,應遵醫囑用藥降溫。
推薦:物理退燒法
按摩退燒
1,壹窩風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轉揉捏操作者左手背腕橫紋中點。
功效:解表散寒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級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方,從腕橫紋向肘部直推(單向推,不來回)。
功效:能養肺氣,發汗解表。
3.摩擦外來工宮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轉揉捏操作者左手,掌背中指和無名指掌骨中部。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調理氣血向內。
4、青天河500回
操作:操作者用壹只手握住操作者的手掌,掌心向上,然後握住內勞宮穴,再用另壹只手將食指和中指並攏,從腕橫紋處向肘橫紋處推。
功效:清熱解表。
溫水浴
用毛巾蘸溫水(水溫不要太熱)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 ~ 10分鐘。
發熱膏藥
也可以在孩子的額頭上使用市售的“退熱貼”(或家用冰袋),幫助降溫。
通風和散熱
通風,註意散熱,衣物寬大,避免用被子包裹。夏天可以開空調,室溫要控制在27℃左右。註意定時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對流。
保證水分
多喝水,吃流質飲食,比如西瓜汁,保證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和水分。
脫太多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手腳發熱,全身冒汗,說明熱量需要散熱,可以少穿衣服。
飲食營養寶寶要臥床1周,多喝溫水。因為發燒和口腔皰疹,孩子胃口不好,不願意吃飯。宜給寶寶吃清淡、溫熱、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食物溫度宜稍涼,不宜過鹹,以減少對口腔潰瘍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對疼痛明顯、拒絕進食的患兒,應進行靜脈補液。
註意病情的變化。因為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還具有侵襲大腦和心臟的特點,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並發癥。所以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當他們發現孩子高燒、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或嗜睡時,要及時找醫生治療。
4如何判斷手足口病患者是否好轉?根據臨床觀察,建議家長根據以下六點判斷手足口病患兒是否好轉:
1.皰疹或口腔潰瘍消退。手足口病的皰疹會長在嘴,手,腿上。壹般來說,手腳的皰疹消退會比較快,但是口腔的皰疹會相對慢壹些。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口腔內的皰疹也消退了,說明病情很快好轉。
2.皮疹消失了。有些手、腳、屁股、胳膊和腿的病人可能不發燒。只有手、腳、屁股、胳膊、腿上出現斑丘疹,然後變成皰疹。皰疹周圍可能有炎性紅腫,水皰內液體較少。多見於手、足,多見於掌背。皮疹數量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如果病情很快好轉,這些皮疹會自愈消失,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沈著。
3.手足口病痊愈後的高熱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很多患者會反復發熱。因此,退燒大多成為手足口病護理的壹大重點。如果患者開始出現發熱,現在已經退燒,不會再發燒,說明患者已經開始收拾東西,病情接近恢復。
4.食欲改善。手足口病患者由於口腔中的皰疹或口腔潰瘍而導致口腔疼痛和厭食。如果他們口中的皰疹或口腔潰瘍好轉,患者的食欲也會好轉,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患者的食欲是否好轉來看手足口病是否很快好轉。
5.良好的精神狀態手足口病是壹種比較難受的疾病,不僅會引起身體出疹,口腔不適,還會引起發熱、腹瀉、嘔吐等多種並發癥。因此,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精神狀態不佳,表現為情緒低落、食欲不振、不活動、不願說話等現象。如果上述現象有所改善,他們變得喜歡說話和活動,這表明病情很快就會好轉。
6.重癥康復以上是輕度手足口病患者很快康復的指標。如果手足口病期間患者病情較重,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頭痛、嘔吐、呼吸困難、驚厥、心率增快或減慢等問題,患者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壹般以上述疾病是否恢復作為判斷患者恢復是否較快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