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施肥
大蒜更適合種植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上,忌鹽堿地和粘土。秋季及時整地,配合整地施足肥料。壹畝地施腐熟優質農家肥5000斤,磷酸二銨10斤。
2、大蒜和種子的選擇
大蒜播種、配送時,要選擇顏色潔白、頂芽肥大、無病無傷的蒜瓣,淘汰爛根、斷芽、腐爛的蒜瓣。隨後,按照大、中、小進行有效分級、部分播種、剝皮、去跟,促進大蒜發芽和根系生長。如果是紫蒜,建議將蒜瓣去皮,準備播種。
第二,適時播種
1,播期
春播大蒜以土壤解凍為基礎,打頂播種即可。大蒜在3-5度就能發芽,所以農業諺語中有“早種,好收,晚種,盯著沒事”的說法。根據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大蒜種植時間應該從3月底到4月初結束。
2.廣播方法
大蒜的播種方式可分為濕播和幹播,春季幹播和濕播均可。播種時,土壤墑情要好,保持土壤濕潤。
3.密度
春季種植大蒜,壟距65-70厘米,壟上兩排,行距20-25厘米,株間距保持在5.5厘米,壹畝地保護3-4萬株苗。小壟壟距35cm,壟上單行,株距5.5cm,每畝種植地有3.5萬株苗。
4.播種深度
大蒜更適合淺栽,壟作適宜深度為3-5 cm,播種深度要壹致。
第三,現場管理
1,除草松土
大蒜種植區的除草是勞動密集型的。為了提高除草效率,可以應用化學除草,在水面噴灑除草劑,但不要再噴。大蒜出苗後,如果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要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當有2-3片葉子時,我們可以進行第壹次中耕。當有5-6片葉子時,要進行第二次淺中耕。
2、及時灌溉
在大蒜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至少要灌溉三次。第壹次灌溉應該在五葉階段。在此期間,蒜瓣的養分已經用完,幼苗開始獨立生長。在五葉階段,大蒜需要大量的水。缺水會使花芽和腋芽枯萎,會產生大量青蒜,嚴重降低蒜薹和蒜頭產量。大蒜的第二次灌溉應在八葉期,此時大蒜即將抽薹。抽薹前灌水不僅可以使大蒜抽薹健壯,還可以提高大蒜抽薹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刺激大蒜生長。第三次灌水應在大蒜收獲後,此時大蒜迅速膨大,需要大量水分促進細胞分裂。如遇長期幹旱天氣,需要再次澆水,以滿足大蒜發育的需要。抽薹後12天,應停止灌溉,疏松大蒜,使其充分成熟,後期土壤幹燥疏松,品質好,耐貯藏。在大蒜植株的6-7葉期,不適合灌溉。如果這個時期有強降雨,要及時排水,防止長勢過快,降低大蒜產量。
3.科學施肥
由於大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但根系較淺,吸肥能力弱,需要分階段施足肥和追肥,不斷滿足大蒜生長發育的需要。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畝地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尿素25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40公斤,肥料與8-10 cm土壤混施,避免養分流失或燒苗。
4、病蟲害防治
大蒜生長過程中,主要病害為銹病、葉枯病和疫病,主要害蟲為蔥薊馬,應及時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有效防治。
(1)大蒜蛆
幼蟲發生時,可將800-1000倍的90%敵百蟲放入噴霧器中,取出噴頭的旋轉器,將藥物註入根部土壤中,即可消滅早期幼蟲。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大蒜生長的中後期,用500g的48% Lethbone或1kg的毒素EC均勻灌溉蒜田,防止蒜蛆。
(2)病毒性疾病
大蒜變綠後,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和氨基寡糖素噴霧進行有效防治。
(3)霜黴病和葉疫病
每年4月中旬以後,要加強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抗病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每7-10天噴壹次,連續使用2-3次。在收獲之前,我們應該停止使用它10天。
(4)生銹
對於大蒜銹病,我們可以交替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壹般每10-15天噴灑壹次,1-2次。
(5)流行病
大蒜發生流行性病害時,可在發病初期用72%可濕性粉劑科陸800-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