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洋蔥微課——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乘法定律的教學設計

洋蔥微課——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乘法定律的教學設計

設計及指導老師:欣欣017高燕。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P24 - P26,例題5、6及相應習題。

教材分析:這節課的內容是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利用已掌握的加法運算規律進行知識的遷移,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加強課堂學習中的信息交流。學生可以猜測、探索、總結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了解它們的作用,為以後簡單計算做鋪墊。

學習情況分析:學生在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並掌握了加法的運算規律。在解決實際問題的計算中,運用運算法則可以使計算變得簡單,為學生學習本課程內容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傳遞知識,有助於學生自主探索,理解和運用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探索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規律,並用字母表達規律。

2.了解乘除法,掌握乘除法的成立條件,初步應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學會利用乘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體驗運算法則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靈活選擇計算方法的意識和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和掌握乘法的規律,並利用它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乘法表的意義。

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本課程主要采用情境創設法和啟發式對話法,輔以練習法等。,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資源準備:洋蔥學院資源(小學數學微課版)

教學過程:

壹,創設問題,引發思考

老師:同學們,今天狗蛋同學要帶著孩子去超市買氣泡飲料。他們會怎麽樣?我們和老師壹起進去看看吧。

超市裏有兩種包裝飲料。哪個性價比更高?(獨立調查、交流和討論)

生:兩個包裝的飲料壹樣多,都是12瓶。對比3×4=4×3可以看出兩者相等。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老師:小朋友,妳真的很搶眼。妳可以通過乘法找到答案。現在他們又來過山車了。過山車上有多少人?這兩個孩子對嗎?

(1)讓學生觀察7×2和2×7兩個公式是否相等。

(2)說出這兩個公式的含義。

師:接下來,我們繼續探討下壹個內容,是關於求矩形面積的。請大家想壹想這兩個算法吧?討論完以上三個場景,妳發現了什麽?

生:三個方程左右兩邊的數字相同。

黑板:3×4=4×3

?7×2=2×7

?9×6=6×9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調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為進入下面的探究部分做鋪墊。)

第二,啟發主去探索和獲得規律

1.探索乘法匯率

老師:同學們,剛才三個公式的因子是壹樣的。雖然位置顛倒了,但結果是壹樣的。那麽,這在乘法中常見嗎?請模仿洋蔥數學微課中的格式,給出三個符合上述規律的例子,並以回復的形式上傳到公屏。

學生開始嘗試,然後匯報,並展示騰訊課堂上學生聽課的例子。

老師:同學們,妳們的實驗結果也有效嗎?有沒有不符合這個規律的例子?壹起瀏覽其他同學給出的例子。通過大量實例驗證了只要在乘法中等量交換,兩個因子的位置積不變。

老師:妳能用字母公式表達這個乘法運算的規律嗎?誰能用壹句話簡潔準確地表達這個規律?(洋蔥微課視頻)

有壹個板書(兩個因子的位置乘積不變,在乘法運算中稱為乘法換元法)

乘法匯率:a× b = b× a。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驗證證明乘法和換元法的存在。通過網絡進行信息交流、整合和探索的結論經歷了知識發現的過程。)

練習鞏固

(1)根據乘法匯率選擇正確答案。

(2)計算下面兩個問題,用乘法匯率核對。

25×36= 19×7=

2.探究乘法的組合率

老師:我們已經知道加法和乘法都有匯率,所以加法有結合律,乘法也有結合律嗎?現在狗蛋和他的好朋友來到禮品店,幫老板清理三種物品。讓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麽。首先要解決彈珠的數量問題。可以用和狗蛋不壹樣的計算方法嗎?

生:可以先算2×5,再乘以7。

老師:妳真聰明,掌櫃的算法也壹樣。

老師:同學們,妳們能試著說出這兩個乘法口試的意義嗎?

老師:清完彈珠數量,我們來幫狗蛋清型號和弓的數量。(播放微課視頻)

學生自主探索,點名報告,在公共屏幕上顯示內容,其余學生舉手交流。

歸納知識點:

引導學生通過加法組合率總結規律,寫出字母表示法。

(設計意圖:模仿學習乘法交換律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自主探索驗證,證明乘法結合律的存在,體驗知識發現的過程。)

鞏固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驗證了乘法中存在交換律和結合律。接下來老師會測試我們是否能正確運用乘法定律解題。

深化練習:

試著用學過的乘法組合率計算以下問題。

(25×5)×2 ?50×(23×2)?

學生在電腦上完成並給出反饋。

第壹,交流分享,總結提高

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有什麽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學生先發言,然後在公共屏幕上回復)

教學反思:

整堂課的設計緊緊圍繞並使用了洋蔥微課的問題場景,師生良性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學習,讓學生有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以往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從幫助到釋放,培養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在應用中,讓學生自主發現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可以使壹些乘法問題的計算變得簡單,引導學生利用這壹特點對乘法公式進行分類。這門課還是有壹些細節需要註意的,比如時間的把握。學生達不到我預設時的應急機制,如何激勵學生互相評價,促進課堂互動等。,也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