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認為幽門螺桿菌只存在於胃竇部,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在胃粘膜、胃腺化生的食管上皮甚至十二指腸中也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雖然對生存條件要求嚴格,但經過長期的自然進化,已經適應並深深定居在人體內。也是目前已知唯壹能在胃酸環境中存活的微生物。
我也害怕胃酸裏的幽門螺桿菌。其實我並不害怕胃酸,只是它特定的生活環境和特定的功能幫助他遠離了胃酸。
首先,這種細菌生長在深層,胃黏膜表面有壹層厚厚的胃粘液,主要作用是保護胃黏膜。這類細菌巧妙地利用其螺旋結構,穿過粘液層,鉆到胃黏膜表面。這不是外界的強酸環境,而是接近人體的中性酸堿度環境。
其次,沒有壹些技巧如何自立。幽門螺桿菌有避酸法寶,就是能分泌脲酶。這種酶最大的作用是分解胃中的尿素,產生氨,氨是堿性的,可以中和胃酸。周圍壹直有氨,即使有胃酸也不能靠近,以達到隔絕胃酸的效果。
此時,在我們體檢中常用的C13呼氣試驗中,膠囊中含有標有C13的尿素。如果胃中有壹定量的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產生帶有C13的二氧化碳,可以檢測出來。
已發現幽門螺桿菌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胃腸疾病密切相關。但是壹切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這種細菌的存在可能是對人類保持健康規律生活的提醒。即使不能完全消除,也可以伴隨壹生。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三種不同類型的慢性胃炎,即淺表性胃炎、彌漫性胃竇炎或多竈性萎縮性胃炎。95%的慢性胃炎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壹般表現為中上腹疼痛或脹滿、食欲不振,可有反酸、噯氣等癥狀。也可能出現胃灼熱、消瘦、蒼白和貧血等癥狀。慢性胃炎的食療很有講究。畢竟直接吃的食物必須經過胃。所以,胃既然病了,就要善待它。首先要減輕胃的負擔,少刺激胃。清淡流質飲食更好,最好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完全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次,在食物的選擇上,要根據自己的癥狀。如果反酸較多,可以吃壹些饅頭、面條、米湯、豆漿等。如果伴有食欲不振,魚湯、雞湯、酸性果汁等。可以添加;如果伴有腹瀉等癥狀,可以選擇藕粉、火龍果等。,但不建議吃高膳食纖維的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
推薦三款好吃的慢性胃炎的菜,可以照常吃:1姜肚雞蛋湯。
生姜20克搗碎取汁,豬肚100克焯水制成粗粉,雞蛋1~2個加姜汁,然後蒸熟。可用於慢性胃炎和胃潰瘍引起的食欲不振和胃脘痛。
2鯽魚竹棗粥
鯽魚1鱗、糯米50g、玉竹10g、大棗5枚同粥食用,早晚可定時食用。鯽魚健脾利濕,和中開胃,玉竹養胃生津,適用於脾胃虛寒,慢性胃炎不思飲食的人。
3苦瓜蜂蜜汁
1苦瓜,半個檸檬,少許蜂蜜,加開水和果汁壹起喝,這種飲料比較適合慢性胃炎患者。
胃要靠滋養,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逐步恢復胃的正常功能!
姚博士簡介
這位博士哥是藥學出身,但也立誌要做壹名優秀的營養師。我不知道他帥不帥,但是內容壹定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