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起夜幾次算正常?提醒:如果夜尿多,警惕身體潛藏的4種疾病

起夜幾次算正常?提醒:如果夜尿多,警惕身體潛藏的4種疾病

排尿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之壹,同時也是身體排毒的途徑之壹。尿液由腎臟過濾所形成。壹般人在白天忙於各種事情,到了晚上就會睡覺休息。 然而,人體的腎臟即使到了晚上依舊會工作。 也就是說,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依舊會形成尿液,需要起身上廁所排尿。

身體 健康 的人在夜間不會出現經常起夜上廁所的現象。 但是如果出現睡眠質量下降,或者身體存在某些 健康 隱患,那麽夜間就會異常多尿,需要頻繁起夜。

當這些 健康 隱患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不僅會影響人們的正常休息,還會引發更嚴重的癥狀,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大家需要了解夜間起夜多少次是正常,需要警惕哪些疾病,然後進壹步學習如何改善夜尿頻繁的癥狀。

起夜壹般指的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從睡眠當中醒過來,或者在醒過來之後去廁所排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夜尿。排尿是壹種天生的生理機制, 夜尿指的是人在夜晚進入睡覺前最後的壹次排尿,到早上起床第壹次排尿之間,在睡眠過程中的排尿。 值得註意的是,這不包括睡前排尿和晨起排尿。

個體之間存在壹定的差異性,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消化能力、進食周期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排尿次數、排尿頻率以及時間等。但總體來說,這不會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與之相反, 如果排尿次數、頻率以及時間不對,降低了生活質量,那麽很有可能存在排尿問題,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夜尿增多。

正常情況下,人壹天的尿量在15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間。壹般成年人的單次尿量是300-500毫升。 排尿次數大約在4到8次之間,其中大約4到6次排尿在白天進行,而夜間排尿壹般在2次以內。

夜間尿量壹般占白天尿液總量的25%比值,也就是大約750毫升。而夜間尿量在24小時尿液總量中的比值,也就是夜間多尿指數,則不能超過33%。 如果成年人長期夜尿次數超過2次,而且夜間多尿指數超過33%,夜尿總量超過750毫升,那麽就可以考慮為夜尿增多。

根據科學調查顯示,夜尿增多沒有明顯的年齡以及性別傾向,在各個年齡階段的男女群體中都普遍存在。 壹般來說,夜尿增多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夜尿增多比較容易理解,這指的是人在夜間飲水過度,尤其是在晚上8點之後依舊大量飲水。 人在這個時間正處於即將進入休息的狀態,體內的呼吸道和汗腺會減少分泌代謝,同時腎臟會增加濾過功能。此時如果過度飲水,或者精神壓力過大,神經比較緊張,那就會比較容易導致夜間尿量增加,排尿次數增多。

對於生理性夜尿增多,很容易得到改善。 通常只需要患者改變壹下不好的飲水習慣或者生活習慣,夜尿就會得到壹定的緩解。 建議在睡前盡量不要飲水,如果實在感到很口渴,那麽飲水量需要控制在200毫升以內,同時註意不要壹口氣喝完,最好小口分次喝。與此同時,也要放松心情,保持樂觀心態,建議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放松身體。

病理性夜尿增多比較嚴重,通常是由疾病因素所引起。 大部分是在腎臟以及膀胱部位產生的疾病。這類患者想要得到改善,就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從而判斷疾病類型,進行相應的治療方案。

壹般來說,如果睡前沒有大量喝水,身體也比較放松,但還是長期頻繁起夜排尿,通常就可以考慮是病理性夜尿增多了。 這個時候,大家需要格外警惕是否患有以下這四種疾病。

1、腎臟疾病

腎臟是生產原尿的重要部位,原尿形成後會被腎小管重吸收,最後進行濃縮,才能排除體外。 當腎臟出現問題後,尿液得不到正常的濃縮,就會導致排除體外的尿量增多。 常見的腎臟問題有腎功能失調、慢性腎病、腎臟衰老、腎小球腎炎、腎功能受損等。

腎功能失調大部分是由於長期作息不規律,以及飲食不 健康 ,經常暴飲暴食所引起的。 腎功能失調患者早期的癥狀表現為全身代謝紊亂,身體內的體液循環受到阻礙。 然後會進壹步出現腎濃縮功能下降,導致在白天的時候排尿減少,晚上的時候排尿會突然增多。

慢性腎病患者通常都會表現出腎功能不全和夜尿多的癥狀。 這類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腎臟功能,尤其會導致慢性腎炎。慢性腎炎不僅會導致夜尿多,還會引起腎虛。因此患者會經常覺得腰膝酸軟。慢性腎病的患者最好要及時治療,避免發展到難以根治的階段。

腎臟衰老常見於中老年人群中。 由於年齡的影響,腎臟器官逐漸衰老,導致濃縮稀釋原尿的功能下降。 此時排除的尿液顏色較為清亮,同時會伴隨尿痛、腹部疼痛等癥狀。這對於老年人來說,是自然衰退的現象,放平心態,正常對待就好。

除此之外,如果患者患有肝硬化和腎病綜合癥,其下肢血液循環將會受到壹定影響,表現出水腫的現象。 在患者晚上睡覺的時候,集中在下肢的水分將會回流,加大腎小球過濾工作量。再加上此時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到了抑制,此時腎臟排水量將會大幅度增加,同樣也會導致夜尿增多。

2、糖尿病

糖尿病屬於壹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有著明顯的“三多壹少”癥狀,“三多”指的是多飲、多尿、多食,而“壹少”指的是體重減輕。 有很多病情嚴重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每天排尿次數超過10次的現象,而且大部分都是夜尿。

糖尿病患者的體內胰島素水平低於正常值,因此當體內血糖升高的時候,多余的糖分得不到胰島素的轉化,無法正常進入到其它細胞,被身體所利用。 這些糖分不得已只能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也就是尿糖。 如果尿液中的糖分過多,還會引起滲透性利尿,從而就會造成多尿的癥狀。

糖尿病患者體內水分消耗速度很快,因此經常會感到口幹舌燥,需要不間斷地為身體補充水分。 久而久之,飲水多了,尿液也會隨之增多,尤其是夜尿。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夜尿次數比較頻繁,就需要警惕是否為糖尿病了。

糖尿病常會被人們認為是壹種很可怕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不僅會傷害到身體 健康 ,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但是這幾年來,我國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實現了較大的突破。 即便患上了糖尿病,在及時且正確的治療前提下,壹般都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和改善,甚至能夠根治。

3、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壹個生殖器官,因此只有男性才會患有前列腺疾病,尤其是上了年紀的男性。 很多男性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從而給前列腺帶來了傷害和負擔,導致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囊腫等疾病。

大部分前列腺疾病早期較為典型的癥狀就是夜尿增多,尤其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部分會阻礙到膀胱出口,膀胱內的尿液沒有辦法順利全部排除,在裏面還留有殘余。 膀胱的容量會間接變小,其穩定性下降,增加了排尿頻率。

隨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情加重,尿頻的癥狀有可能將會更加明顯,同時還會出現尿急、尿痛等臨床癥狀。 到了疾病後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尿不盡的情況。 雖然大部分前列腺增生是良性病變,但是也需要及時發現,盡早治療,才能夠控制病情。

4、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通常分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兩者的臨床癥狀略微有所不同。平時較為常見的是尿路感染,其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泌尿道在受到感染後,會在局部產生炎癥。炎癥會對身體發起壹些刺激,導致患者尿頻、尿急、尿道灼燒、尿痛等壹系列膀胱刺激癥狀。

由於個體天然結構的問題,女性的泌尿道會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異物的侵擾,從而感染。 因此在女性群體中,夜尿增多大部分原因都是尿路感染。除此之外,女性的膀胱會比較容易因為活動過度,導致其功能順應性下降,增加夜尿頻率。

泌尿道感染患者除了會出現夜尿增多的情況,通常還會伴隨尿路黏膜充血、水腫等癥狀,因此泌尿道敏感性會提高。 此時即便患者體內只有壹點點尿液,也會有非常強烈的排尿意願,忍不住經常跑去衛生間,反復多次排尿。

泌尿道感染不是壹個很可怕的疾病,通常到醫院進行對癥治療,合理地用藥對抗感染,就能夠維持泌尿系統的 健康 ,緩解尿頻、尿急、尿道灼燒、尿痛等癥狀,恢復正常生活。 通常不需要進行開刀手術治療。

1、少吃鹽

食鹽中的鈉元素會對腎小管的納鉀交換造成幹擾,對排尿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影響。 過多的食鹽會增加體內的抗利尿素, 進壹步增強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能力,減少尿量,刺激人的渴覺神經,使其產生喝水欲望,自然也就會增加排尿頻率。

2、少吃利尿食物

消腫利尿的食物中含有大量植物纖維,能夠促進身體代謝,同時也會促進形成尿液,增加夜間的排尿量。 消腫利尿的食物包括西瓜、紅豆、葡萄、啤酒、黑咖啡、濃茶、冬瓜等。這些食物本身無害,但是對於尿頻的人來說,應該盡量少吃。

3、加強提肛運動

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盆底部肌肉松弛的現象,同時膀胱的括約肌也會萎縮。 這也就意味著膀胱縮小,增加夜尿次數的可能性。 如果平時加強提肛運動,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提高膀胱的彈性,改善夜尿癥狀。

看了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起夜兩次以內才算是正常。如果出現起夜次數增多,也就是夜尿頻繁的情況,在排除生理性的夜尿增多之後,就需要考慮是否為病理性夜尿增多,這時候往往是壹些疾病的信號提醒, 尤其需要警惕泌尿道感染、前列腺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這四種潛在疾病。

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與此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不要過多攝入食鹽,也不要經常吃利尿消腫的食物,平時可以多做提肛運動,從而減少夜尿增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