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草莓根系較淺,葉面較大,葉、莖水分的蒸騰量強,因此在整個生長期間都要求有比較充足的水分供應。如果萌芽期缺水,將阻礙莖、葉的正常生長;開花及結果期缺水,將影響花的開放和果實的正常發育;繁殖期缺水,將影響匍匐莖的發生和幼苗的發根。
草莓的有同生育對水分的需求量是有壹樣的。早春草莓開始生長期和開花期,需水量應有低於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實生長和成熟期需要水分較多,土壤含水量要求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果實采收以後,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時期,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秋季九十月份,植株積累養份和形成花芽期,要求水分較少,但仍應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
在果實大量成熟期間,適度灌水是保證草莓豐產的關鍵措施之壹。如果此時水分不足,果實就不能充分膨大,果實小,產量也就顯著減少。但是,草莓對水分的要求也是有限度的,土壤水分 過多,不但耕作、管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草莓的正常生長發育,有時會引起葉片變黃、萎蔫、脫落或死苗和果實腐爛,引起植株發病,降低草莓越冬時的抗寒力,甚至死亡。因此灌水過多是不行的。另外草莓不耐澇,在雨季或地勢低窪地種植時要有排水設備,註意排水防澇。
對光照的要求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也能耐輕微的遮蔭。覆蓋下的越冬葉片仍然保持綠色,春季還有光合作用功能。在光照充足的幼齡果園或葡萄棚架下栽植的草莓,植株生長旺盛,葉片深綠色,發芽發育好,能夠獲得豐產。種植過密或園地附近有大樹遮蔭時,由於光照不充足,花序梗葉柄細長,葉片淡綠色或變成黃色,花朵小或不能開放,果實小,味酸,著色和成熟慢,果表淡紅色或白色,品質變差,成熟期延遲。
秋季如果光照不足,還會影響花芽的形成,植株生長衰弱,根狀莖中貯存的澱粉等營養物質少,抗寒能力降低,常常引起越冬死亡。但陽光過強,結合幹旱,如果再遇上高溫,植株生長發育也不好,此時葉片變小,根系變差,嚴重時也可引起草莓植株的大量死亡。
草莓生育的各個不同階段對光照條件的要求是不壹樣的,例如在花芽形成期,要求10~12個小時的短日照和較低溫度;在開花結果期和旺盛生長期卻需要12~15個小時的較長日照時間。
對溫度的要求
草莓喜歡溫暖的氣候,它雖然有壹定的耐寒性,但不耐嚴寒也不抗炎熱。草莓根系在2攝氏度時便開始活動;地上部分在5攝氏度開始生長。生長後如再遇到-2攝氏度的低溫就會受凍害,溫度降至-10攝氏度植株就會凍死。草莓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8~25攝氏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對草莓的生長有不良影響。根系生長最適宜的溫度是18~25攝氏度或高於40氏度都將影響授粉受精,進而影響種子的正常形成,導致畸形果的產生。花芽分化必須在低於20攝氏度高於5攝氏度時才能正常進行。
草莓的抗寒力有壹定限度,根系在-8攝氏度,花芽在-10~-15攝氏度的情況下就會受凍害,低於-20攝氏度時整個植株往往芽能耐-10~ -15攝氏度的低溫。冬季采取埋土、覆雪等保護方法,即使在-40攝氏度的壹些地區也可栽培草莓。壹般早春時早熟草莓品種不如晚熟品種耐寒,而初冬時晚熟品種不如早熟品種耐寒。
在夏季,天氣幹旱炎熱,日照強烈,會抑制草莓的正常生長,不易長出新葉片,老葉片也可能出現灼傷或焦邊。
為了保證草莓不受低溫和高溫帶來的不良影響,在北京地區栽培草莓,冬季需要覆蓋防寒,夏季六七月間要註意及時灌水,畦栽草莓還可在畦埂上種植玉米等高稈作物遮蔭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