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壹假期之後,海天味業提價傳聞仍不斷發酵,盡管公司已經公告尚未確定提價與否,但二級市場已經給予了積極響應。截至10月8日收盤,海天味業自9月23日傳出“提價”信息後,股價已經累計上漲達22%。其間,受海天味業“提價”刺激,申萬調味品行業上漲11%,整體市值由4835億元增至5780億元,暴增945億元。
調味品“被動提價”迫切
“業績釋放”在明年
《紅周刊》: 海天味業對其產品可能要提價的傳聞回應稱,還沒有決定提價與否。但二級市場的反應比較積極,您怎麽看調味品行業頭部公司的產品調價形勢?
訾 猛: 受成本顯著上行的壓力,2021年以來主要調味品業績均顯著承壓,而很多未上市的中小企業更是面臨著虧損,行業自上而下都等待著頭部企業的提價。頭部企業選擇在此時提價,我們認為在對沖成本壓力、提振業績的同時,有利於公司理順渠道體系。壹方面有利於幫助經銷商將庫存轉移至二批商,現在公司面臨壹批商庫存高、分銷商不願意囤貨的壓力,如果提價,二批商主動備貨傾向會提升,因此有助於渠道庫存的轉移;另壹方面提價有助於重新調整價格體系,豐厚渠道利潤,從而提振渠道的積極性。
但是,(海天)提價可能會針對不同的產品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對於壹些偏高端的產品進行較大幅度的調價,而對於壹些相對低端的產品調價幅度可能會相對較小。因為海天目前還在執行渠道下沈的策略,比如向三四級、五六級市場,甚至村鎮市場傳導。
《紅周刊》: 您對調味品的主要原材料比如大豆等連續漲價達三年之久的情況怎麽看?這對龍頭公司和整個行業構成了怎樣的影響?
訾猛: 短期來看成本上行壓力會導致企業的利潤承壓,但是中長期看每次成本上行周期都會導致中小企業被淘汰,使得市場份額加速集中於頭部企業,背後的邏輯在於不具備規模效應、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的中小企業不能順利的將成本上行的壓力轉嫁給產業鏈各方,只能自己消化,因此其在成本的壓力下現金流將不斷受到挑戰,從而促使其被迫出局。
回看上壹輪成本上行周期,也就是2016年,經過2016年的成本上漲之後,2017-2018年規模以上調味品企業數量出現了下滑。今年以來,調味品企業除了面臨成本壓力以外,同時還面臨疫情對於需求端的沖擊,因此我們認為本輪行業的分化程度將會比2016年更加劇烈,而龍頭企業也會加速攫取更多市場份額。
靖開誠: 應該說,糧食漲價是目前階段壹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其實包括人工、渠道成本等也在增加。如果從中長的視角來看,調味品的成本上漲也會呈現壹定的規律性。僅從目前階段看,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壓力仍會存在,但長期來講並非調味品行業的核心壓制因素。
《紅周刊》: 根據過往經驗,海天調價周期壹般是2~3年,調價幅度多在5%~10%,海天上壹次調價還是2017年初。若今年進行調價,海天的利潤增厚情況是怎樣的?
訾猛: 我們不談個股,僅談調味品行業。調味品行業提價的話,對於行業今年業績的提振貢獻是有限的,因為提價從落地到最終傳導到終端需要至少壹個月的時間,因此樂觀判斷10月提價,那麽最終開始起作用也將是11月的事情了。但從2022年的角度來看,提價結合成本壓力下行將形成剪刀差,顯著提振調味品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從而在利潤端形成更大的彈性。
社區團購帶來的渠道壓力正在過去
調味品龍頭業績拐點即將出現
《紅周刊》: 渠道層面的變化較大,社區團購對傳統銷售渠道沖擊很大,社區團購對調味品頭部公司的影響?
訾猛: 社區團購對於調味品頭部公司的影響偏短期,主要是體現在前期價格亂象導致頭部企業不敢涉足社區團購,從而出現了暫時性的終端通路萎縮的問題。
未來,我們認為社區團購的沖擊最高潮已經過去,長期將利好頭部企業份額的提升,因為本質上來看,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重視程度還是最高的,優於低價格的傾向,我們前期也草根調研過湖南省社區團購市場,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社區團購渠道上醬油品類中,海天市占率顯著高於其在線下的市占率。至於社區團購低價問題,我們認為中長期看,社區團購和線下渠道的價差將逐步縮小,壹方面在於政策端從7月份開始顯著在打擊電商平臺的低價傾銷、大數據殺熟,另壹方面在於補貼力度逐步下降+渠道庫存逐步恢復正常之後經銷商往社區團購折價甩貨的概率大大降低。
《紅周刊》: 目前,調味品頭部公司的投資價值是怎樣的?
訾猛: 成本壓力、庫存壓力均是短期的擾動,短期導致了企業業績下滑,但是中長期看,逆境將會不斷考驗企業的管理能力與現金流能力,因此具備明顯競爭壁壘的頭部企業將會加速攫取市場份額。
我們認為隨著消費力的逐步復蘇、渠道結構的持續優化、庫存的逐步消化,在基數效應消散的背景之下,頭部企業將逐步走出泥潭,重回業績增長的正軌,樂觀判斷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頭部企業將會迎來基本面的拐點,因為長邏輯沒有變,所以頭部調味品企業仍然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