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有毒還是無毒?
蘆薈的品種很多,不是所有品種都能吃。最近幾年,楊小姐壹直被臉上反復長痘痘所困擾。前不久她聽朋友說吃蘆薈可以治痘痘。恰好家裏種了壹棵蘆薈,她就掰了幾片葉子,不僅榨汁口服,還嚼葉肉。結果當晚,楊小姐出現了劇烈腹痛、冷汗、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腹瀉、便血等癥狀,經及時搶救才脫險。醫生告訴楊小姐,蘆薈有很多種,有觀賞的,有藥用的,有食用的。有些蘆薈還是有毒的,誤食後可能會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蘆薈不適合敏感皮膚(圖)。神奇的蘆薈是壹種集觀賞、藥用、美容和食用功能於壹體的植物。具有抗菌、消炎、免疫調節、抗腫瘤、傷口愈合、清熱通便、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增進食欲、腹瀉通便、護膚美容等多種功效。所以蘆薈成了民間家喻戶曉的植物明星,很多人在家裏種幾盆,既美化了生活環境,又可以隨時使用。然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陳德興警告說,蘆薈的品種很多,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可以食用。蘆薈怎麽吃才健康?哪些蘆薈品種可以食用?蘆薈的種類很多,已知的有300多種。根據用途,蘆薈可分為藥用蘆薈、食用蘆薈和觀賞蘆薈。藥用蘆薈10多種(如好望角蘆薈),食用蘆薈只有少數幾種,其余大部分是觀賞蘆薈。食用蘆薈種類有庫拉索蘆薈(俗稱美國蘆薈)、條紋蘆薈(又名中國蘆薈)、上農大葉蘆薈、側柏蘆薈(又名日本蘆薈、小木蘆薈)等。蘆薈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品種。富含凝膠,可用於加工提取蘆薈汁、濃縮汁、蘆薈晶粉。其鮮葉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於食品、藥品、美容產品等。大多數蘆薈品種只是觀賞植物,不能食用或藥用。有些蘆薈還是有毒的,誤食後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甚至危及生命。另外,有毒的龍舌蘭和蘆薈差不多,壹定不能誤食。如果誤食觀賞蘆薈或龍舌蘭,出現惡心、嘔吐、腹瀉、便血等中毒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急救。食用蘆薈也要安全食用。食用蘆薈,可以選擇蘆薈的新鮮葉肉部分。為了安全起見,蘆薈的表皮要去掉。因為表皮含有能引起腹瀉的蘆薈大黃素,而當蘆薈的表皮被去除後,蘆薈的苦味也能被去除。葉肉部分如果用開水燙壹下,不僅可以殺菌,還可以去除表皮和葉肉交界處的不良味道,吃起來更爽口。具體吃法有:生嚼、炒、打汁、煎汁、泡酒、泡蜜、泡茶、烤、磨、吞。蘆薈的用量為作為中草藥的濃縮幹燥蘆薈葉汁,口服劑量為每天2 ~ 5g。特殊人群如老人、兒童、體弱者應根據具體情況減少劑量。吃多了會有不良反應。輕癥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重癥包括出血性腸炎、便血、月經過多等。孕婦會出現盆腔淤血,甚至流產。作為壹種蔬菜,新鮮蘆薈在藥性和功能上比幹燥蘆薈溫和,但在食用上仍有限制。壹般常規劑量為每天1.5g左右,體質較弱者應減量。長期服用新鮮蘆薈還會導致月經量過多,甚至流產。所以不允許長期過量食用。哪些人不能吃蘆薈?體質較弱的蘆薈性寒、味苦,功能為瀉下通便,容易傷陽傷胃。老年人、體弱者、胃虛食少者、脾胃虛寒者、體質虛弱者、兒童暴飲暴食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雖然蘆薈對便秘有明顯的效果。但它只適用於治療熱性便秘,而腸燥便秘和習慣性便秘的患者,長期下去只會腹瀉更多,傷津,從而使腸燥便秘的癥狀更加嚴重。孕婦和經期女性的蘆薈是蘆薈的壹種,作用於結腸和直腸粘膜,引起腸壁和盆腔。伴有器官充血的瀉藥同時伴有明顯腹痛,孕婦及經期婦女不宜服用。哺乳期女性在哺乳期食用蘆薈,蘆薈中的成分會通過乳汁刺激嬰兒稚嫩的胃腸黏膜,從而引起嘔吐和腹瀉。身體過敏的人吃蘆薈或蘆薈制品會出現紅、癢、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不宜食用蘆薈及其制品。蘆薈外用壹般比較安全。但個別身體過敏的人也可能出現皮膚紅、癢、痛等過敏反應。因此,在第壹次使用蘆薈之前,這些身體過敏的人應該在小面積的皮膚上試用,以確保沒有過敏現象,然後再擴大使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