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踐差異
元宵:元宵以餡料為主。做之前要先把餡做好,然後切成小塊,放在裝滿糯米粉的盒子裏來回搖晃,在餡外面滾上壹層厚厚的糯米粉,再繞圓。
湯圓:湯圓的制作過程更像是包餃子。妳要先把糯米粉做起來,然後醒發,再做餡,然後把餡包到醒發的面團裏揉。
2.味覺差異
元宵:元宵的皮很幹很軟,所以吃起來很軟很好吃。元宵的餡比較硬,壹般都是單個的,比較甜。像豆沙和黑芝麻壹樣,它們經常被用作元宵的餡料。
湯圓:相比之下,湯圓的皮會比較結實,因為會有嚼勁,滑嫩,湯圓煮出來的湯比較黏。湯圓的餡比較軟,有鹹甜素菜多種選擇。
3.烹飪方法的差異
元宵:元宵的烹飪方法不僅僅是煮,還有炸,所以味道會更豐富。煮元宵的時間壹般比較長,往往要10分鐘以上。
湯圓:湯圓只能水煮,但比元宵容易煮,3-5分鐘左右就能煮好。
4.區域差異
元宵:元宵壹般是北方元宵節時吃的食物。
湯圓:元宵節南方地區壹般都吃湯圓。
5.不同的存儲方法
元宵:元宵不能放冰箱冷凍,因為容易開裂,所以元宵保質期比較短,壹般都是現煮現吃。
湯圓:湯圓冷凍後不會開裂,所以湯圓的存放時間會更長。
元宵做的餡料浸在水裏,放在大桶或洗衣籃裏。大桶可能會不斷晃動,餡料外層開始裹上壹層層的糯米粉。最後,元宵做好了。所以北方做元宵,也叫“搖元宵”。湯圓是把糯米的濕面揉成圓形,把餡放在糯米片上,邊揉邊捏,最後做成湯圓。因為餃子是包的,所以很多人做餃子的時候都會說包餃子。比如芝麻元宵、花生元宵,其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就是白糖。餡料也比較緊實,所以元宵的口感也比較硬,不像湯圓那麽順滑。煮湯圓或元宵的方法是燒水,也就是說先燒水再煮湯圓或元宵。用冷水煮,湯圓容易被煮糊,會出現湯圓或元宵粘鍋的情況。餃子或元宵放入鍋中後,用勺背推開。這背後的操作方法和煮餃子差不多。至於凍餃子,煮的時候要註意。不要等到餃子凍好了再下鍋。相反,妳可以直接冷凍它們以避免它們粘在壹起。
湯圓、元宵熱量高,屬於高熱量食物。以常見的黑芝麻湯圓為例。100g餃子產生的熱量高達1200~1500千焦。按照20g餃子計算,6個餃子相當於壹碗米飯的熱量。元宵和湯圓都是元宵節的特色食品,其主要食材也離不開糯米。所以吃元宵的時候要註意,元宵黏黏的,不易消化,而餡料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熱量和脂肪都很高。因此,專家提醒患有腸胃病、腎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差的老人和兒童,以及超重的人少吃或不吃。對於元宵和湯圓的吃法,比較健康的吃法還是煮或者蒸,而且吃的時候建議多喝湯煮元宵或者湯圓,因為糯米粉含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可以保證正常的腸胃蠕動和消化腺分泌。這些維生素大多溶解在湯裏,有利於人體的正常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