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哪位大俠知道肉丸起源的介紹,謝謝!

請問哪位大俠知道肉丸起源的介紹,謝謝!

肉丸不僅是壹道常規菜肴,也是喝酒宴飲不可或缺的。他們主要以(圓)這個字來表示(團圓)和(圓滿)。(圓)諧音(邊),特別適合婚宴。比如魚和肉混著上,就更是成雙成對的吉祥。以下是牛肉丸的制作方法:配料:鮮牛肉(500g)、精鹽(40g)、調味粉(4g)、清水(100g)、馬蹄粉(30g)。方法:1。將新鮮牛肉切片,用小圓鐵錘敲打,用清水、精鹽、菱角粉拌勻。二、用手將牛肉膠搓成丸子狀,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用文火浸泡(水清,丸子不滑),撈起,燉,炒,待鹹宜。註:1。牛肉壹定要新鮮,不然沒有膠質,不搗碎容易出水,做出來的牛肉丸也不光滑。第二,牛肉丸要用文火煮。如果用大火煮,牛肉丸會變得很硬。

紅燒豬肉丸

材料:三層豬肉(或碎豬肉)600g。

材料:A、白粉3大勺、大白菜和清江菜300g、醬油2大勺、菱角200g、米酒1大勺、蔥姜50g、胡椒粉1小勺、雞蛋1個;b、1杯白色粉末,加適量油;c、2杯水,3大勺醬油,1大勺糖和米酒分別。

做法:1、菱角、生姜分別去皮洗凈,蔥洗凈切碎;大白菜洗凈,切成大塊;清江菜洗凈,用開水焯壹下,撈起排入盤中備用;2.豬肉切丁,剁碎(碎豬肉),放入碗中,打入雞蛋,放入蔥、菱角、姜末和材料A,攪拌至粘稠,用手揉成肉丸,均勻裹上材料B,放入熱鍋中炸至金黃色,取出,瀝幹油備用;3.將材料C倒入鍋中,放入大白菜大火燒開,放入肉丸,小火煮至入味,關火,放入裝有清江菜的盤中,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獅子頭要軟糯可口,最好自己剁肉。還有壹個重點,就是在容器裏慢燉,砂鍋最好。國畫大師張大千教授的名菜之壹是“紅燒獅子頭”。大千先生的做法是,很瘦肉,三分之壹肥肉,細剁粗剁,大小要像米粒,切得不要太細,讓肉之間留有空隙,以容納汁液。

至於獅子頭,據說它的“遠祖”是南北朝《食經》中記載的“跳丸烤”(見《齊書·第八十烤法》)。據史書記載,當楊迪皇帝帶著他的妃子和數千艘船只沿著大運河南下時,“他所經過的所有郡縣都被命令在五百英裏內提供食物。從壹個州到幾百個地方,土地和水都是極其稀少的(《資同治簡》)。楊光看了揚州的瓊花,尤其是揚州的萬松山、錢墩、象牙林、葵花山四大名勝。回宮後,他命廚師以上述四景為主題,做了四道菜。在揚州名廚的指導下,廚師們費盡心思,終於做出了這四道菜:糖醋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排骨。楊光嘗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他設宴招待大臣們,壹時間朝野都倒掉了淮揚菜。官員和達官貴人也以擁有這四道菜為榮,視之為珍寶。

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的繁榮,官員和達官貴人也更加註重飲食。有壹次,朝廷名廚魏聚元也做了揚州這四大名菜,配以山珍海味,令賓客贊嘆不已。“葵花剁肉”這道菜端上來的時候,只見碩大的肉球做成的葵花心精致無比,就像壹個獅子頭。客人趁機勸道:“齊桓公做了半輩子軍馬,功勛卓著。他應該戴上獅子的漂亮印章。”國公蒯高興地舉杯壹飲而盡,說道;“為了紀念今天的盛會,不如把《葵花剁肉》的名字改成《獅子頭》。從此,揚州又多了壹道名菜“獅子頭”,紅燒清蒸。

紅燒獅子頭的生產工藝

1.蔥、姜、蒜洗凈切末,油菜洗凈,胡蘿蔔洗凈切絲;

2.將豬肉餡與蔥姜蒜末、澱粉、白胡椒粉、醬油混合,打至有彈性,做成同樣大小的肉丸;

3.燒熱半鍋油,將肉丸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

4.炒鍋留少許油,炒出油菜和胡蘿蔔絲,然後倒入炒好的丸子,加入醬油、料酒和水,中火煮10分鐘以上至熟,水澱粉勾芡,倒入亮油即可食用。

特點:胖瘦皆宜,肉香四溢。

小貼士:

1.剁肉餡時,參照“三分肥,七分瘦”的原則;

2.如果肉餡暫時不用,就放在碗裏,把表面抹平,再澆上壹層熟肉油,隔絕空氣,讓肉餡不易變質。

清朝時,乾隆下江南,把這種美味帶到京都,成為清朝的菜肴之壹。嘉慶年間,甘泉人蘭林也在《漢江三歌》中唱過揚州的“葵花丸子”。其序曰:“肉細剁粗印成丸,菜油煎成葵花黃,俗稱葵花丸子。:其詩曰:“客廚已勤割,葵花正放新。吃飽了也要想想太陽,肉也就壹個接壹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