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哮喘病人的治療與其他年齡組同病種病人相同,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和腎上腺皮質激素。但老年人哮喘通常並發心臟病,使其治療變得很復雜。擬交感神經藥和茶堿等支氣管舒張劑能增加心肌耗氧量以及加重房性和室性心動過速。老年病人應采用吸入給藥方式,避免使用口服和非腸道途徑應用擬交感神經藥,以免產生較大的心臟不良反應(心律失常和心絞痛)。
1.支氣管舒張劑
(1)吸入性β2受體激動劑:β受體激動劑對支氣管平滑肌選擇性作用大於心肌,但大劑量吸入該藥也有心肌刺激作用。氣道β1受體反應隨年齡增加而降低,但大多數病人使用常用劑量均有效。藥物特別耐受的病人,可通過測定肺功能調整劑量。這類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有震顫、心動過速和低血鉀。常用於老年人支氣管痙攣的藥物,包括沙丁胺醇、奧西那林、特布他林、非諾特羅、利米特羅。
(2)異丙托溴銨:膽堿能受體阻斷藥,對哮喘病人支氣管松弛作用不受年齡影響,更適合用於老年哮喘病人。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哮喘最好的原則是需要時使用。老年病人可使用呼吸自動吸入器、隔離吸入器、可攜帶電子噴霧器等給藥裝置。
(3)茶堿:此藥口服吸收不隨年齡改變,老年人消除降低30%,合用其它藥物如西咪替丁、紅黴素、醋竹桃黴素、環丙沙星、別嘌醇和流感疫苗,能增加茶堿的血藥濃度。西咪替丁和環丙沙星抑制茶堿代謝,吸煙或苯妥英能誘導肝臟藥酶活性,加速茶堿代謝,從而增加老年病人茶堿維持劑量。茶堿支氣管舒張作用與β2受體激動劑或皮質激素沒有相加作用,因此很少使用靜脈註射。茶堿和其它甲基黃嘌呤類藥物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利尿和心臟等作用,血藥濃度超過20mg/L時,可產生惡心、心律失常和驚厥等不良反應。因此,血藥濃度最好控制在5~15mg/L。年老體弱病人長期使用茶堿,更易引起嚴重或致死的毒性反應。所以,治療老年人哮喘茶堿應嚴格限制長期使用,僅用於控制夜間哮喘癥狀。
2.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氣霧劑如二丙酸氯地米松或布地奈德用於哮喘治療比口服制劑好。長期常規使用皮質激素氣霧劑能改善氣道的高敏反應,降低支氣管舒張劑的使用劑量和改善嚴重癥狀,幾乎沒有什麽不良反應。但長期使用應註意口腔、咽喉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如發生這種感染,可沖洗口腔控制感染。如果急性發作癥狀加重,大劑量皮質激素氣霧劑(二丙酸氯地米松1500~2 000μg/d)無效,推薦全身給藥。雖然皮質激素全身給藥能有效治療阻塞性氣道疾病,但長期使用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如抑制鈣吸收及成骨細胞活性,加重骨質疏松。合用鈣劑和骨化三醇可減少病人服用皮質激素引起的骨丟失,阿侖膦酸也可用於減少骨丟失。對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結核病尚未進行治療的病人,皮質激素開始使用後,應同時抓緊結核病的治療。
3.慢性阻塞性肺病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哮喘經常並存,特別是吸煙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戒煙非常必要,尼古丁皮膚貼劑有助於戒煙,長期使用戒煙率達20%~40%。吸入性支氣管舒張劑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哮喘更有效,大劑量β受體激動劑也有相似的療效。兩者合用,既有異丙托溴銨的快速作用又有β2受體激動劑長效作用,可使療效增加,不良反應降低。
吸入性皮質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療效尚有爭議。最近研究發現,平均年齡52歲的病人長期使用吸入性皮質激素,能明顯改善病人的呼氣流量率,減少癥狀以及減緩疾病進程。年老體弱病人長期口服使用皮質激素,危險增加且效果不確切,只能最後使用。
慢性肺病老年病人最好使用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肺炎疫苗的療效還有爭論,但流感疫苗能降低流感相關疾病肺炎、支氣管炎和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