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豆腐是誰發明的,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發明的,也有人說是關羽和樂毅發明的。這些我們暫且不深究。總之,豆腐作為中國的傳統食品,好吃又健康。都說吃老祖宗記憶中的豆腐渣,其實在古代是低效的,沒有那麽多好吃的,而且那時候做的豆腐很難吃。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造,才有了好吃的豆腐。
豆腐營養價值高,富含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豆腐中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含量很高,是谷類的良好補充食品。豆腐脂肪是78%的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所以有“菜肉”之稱。兩小塊豆腐可以滿足壹個人壹天的鈣需要量。
豆腐吉尼斯紀錄:
(1)世界最大的豆腐
世界第壹豆腐重6噸,長3.49米x寬3.45米x高0.38米。2011 2月15出生於廣東佛岡高崗鎮社崗下村,已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2)臺北臭豆腐創下兩項吉尼斯紀錄。
20111119,臺灣省臺北市天目棒球場,1339人同時吃下壹個重達1026公斤的巨型臭豆腐罐頭,成功創下最多人和最多人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臺灣省人吃下了這種特殊的食物。
既然豆腐這麽好吃,朋友們平時都是怎麽做的?妳習慣吃麻婆豆腐和燉豆腐嗎?今天給大家分享壹道菜“蟹味豆腐”,這是豆腐和蟹味香菇的完美碰撞。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因為蟹味蘑菇本身就是以海鮮螃蟹的味道命名的。好了,趕緊分享給大家吧!
蟹肉豆腐
食材:老豆腐300克,海鮮菇100克。
輔料:小米椒、姜、蒜、植物油、澱粉、面粉。
調料:醬油、蠔油、鹽、糖、水。
開始制作—
(1)豆腐洗凈,切成2cm見方的塊。鍋中加水燒開,加壹勺鹽,然後倒入豆腐焯兩分鐘。
小貼士:南豆腐是石膏做的,北豆腐是鹵水或酸糊做的。豆腐有豆腥味,北豆腐微苦。為了去除異味,建議豆腐先焯壹下再煮,加鹽可以讓豆腐在煮的時候更緊實不易碎。
(2)將煮熟的豆腐瀝幹備用。將蟹味菇的根部摘下,用清水洗凈,然後倒入剛剛用豆腐水焯過的鍋中,焯1分鐘,撈出控幹水分。
小貼士:蘑菇屬於真菌。它們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攜帶其他細菌。焯水可以殺菌,進壹步去除汙垢。
(3)小米椒切段,蒜切末,姜切末放入碗中備用。
(4)接下來,混合果汁,往碗中加入3勺生抽,1勺蠔油,半勺鹽,半勺糖,少許生抽和壹碗水,攪拌均勻備用。
(5)這壹步,要保證豆腐表面沒有太多水分。在碗中加入壹湯匙面粉和壹湯匙澱粉,攪拌均勻後將豆腐倒入,用手輕輕攪拌,使每塊豆腐都均勻地覆蓋上面粉。
(6)為了防止豆腐在鍋裏有多余的雜質,我們用濾網過濾,然後放在碗裏。
(7)將油倒入鍋中,待油溫五成熱時,放入豆腐炸至豆腐表面呈金黃色,控油後取出。
(8)鍋內留底油,倒入小米椒、蒜末、姜末,炒香,放入蟹味菇,翻炒片刻,將豆腐倒入鍋中。
(9)豆腐已經翻炒均勻。接下來,將醬汁倒入鍋中,煮兩分鐘左右,讓豆腐充分吸收湯的味道,更加入味。如果覺得鍋裏湯有點多,可以適當勾起來,等湯濃了再端上來。
壹道美味的“蟹味豆腐”就做好了。看起來有食欲嗎?趕緊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