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吃什麽補氣?
1,龍眼
龍眼在我國古人早就用於保健和治療疾病,被認為是滋補良藥,具有補養氣血、安神定誌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健忘、驚悸、體虛、產後水腫等。清代醫家王世雄在《濉溪居飲食譜》中描述的“玉苓膏”,是用龍眼肉和白糖(用量約為龍眼肉110)蒸熟加工而成的中藥。據說它的功效是“補氣血,強腎氣”。可以用開水沖服,治療氣血兩虛的患者,被認為非常適合臨產女性在臨產前服用。
2.紫紅色
中醫認為莧菜味甘,性涼。大腸和小腸的經絡。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通便開竅、止血的功效。營養學家指出,莧菜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被吸收。夏天,人們會出很多汗。吃莧菜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能減肥解毒,補血補氣。
3.山藥
山藥特別適合夏天吃。其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防止夏季肝氣過盛而損傷脾臟。能補腎益氣,增強人體抵抗力。大米煮成粥,配以白糖和蒸熟的山藥泥,可以健脾潤肺,強身健體,滋腎填精,非常適合體弱者和中老年人食用。如果加入紅棗做菜,滋補效果會更好。
4.牛肉
牛肉味甘,性平,有補脾胃、強筋骨、益氣的作用。夏天吃點牛肉可以補氣。《日華子本草》曾記載:“水牛,寒;黃牛肉,溫的。”夏天吃牛肉,要切成小塊,或者切成肉絲。建議每周吃兩次牛肉。
5.甘薯
因為土豆食物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是補氣益身的佳品。特別是對於想要防止肥胖和追求健美的人來說,土豆作為精米粉的替代品,平時以山藥、紅薯、芋頭、土豆為主食,既能有效控制體重增加,又能維持各種營養補充。
6、鰻魚
微暑後的黃鱔,肉質圓潤豐滿,不僅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此外,夏季濕氣較重,對寒、虛、濕的人尤其不利。此時吃補氣的黃鱔,符合傳統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理念,可以達到改善不良體質,“冬病夏治”的效果。
7.西洋參
夏天吃點西洋參比較合適,因為夏天的消耗量最大,本來就氣虛的人在夏天,或者是入夏以後會覺得很累,這跟氣陰兩虛的熱量消耗有關,所以吃點西洋參比較合適。壹般10g西洋參壹天就夠了,最好用水煮。沒時間就用保溫杯泡,像喝茶壹樣不停喝水。喝了壹天再換壹個10g的西洋參。
8.黃芪
據醫案記載,黃芪味甘,微溫,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_值得壹提的是,黃芪雖然壹年四季都是進補,但也是夏季補氣的聖藥。在炎熱的夏季,很多人可能會出汗較多,導致氣虛、乏力、身體疲勞。“黃芪朱七瘦肉湯”_使用起來相當有益。
9、五花肉
五花肉有暖脾胃的功效。其實是豬胃,性質溫和,味溫。中醫說有補虛健脾和胃的功效。適用於體虛消瘦、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不止、中氣不足、體質虛弱的人群。《本草經》說五花肉是健脾和胃的佳品。生活情趣,飲食譜也說五花肉“性溫,養胃,益氣止濁遺精”。
2、氣虛的表現
(1)心氣不足的表現
心氣不足是指心氣不足,不能刺激心臟脈搏,主要表現為心律不齊、心悸、氣短、胸悶、神疲乏力、多汗、面色蒼白等癥狀。
(2)肺氣虛的表現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理氣、調呼吸、調水道,肺有皮毛覆蓋,對機體有防禦和保護作用。壹旦肺氣虛弱,調氣衛肺之外的功能就會進壹步降低,以咳嗽、氣喘、自汗、氣虛為主要表現。
(3)脾氣虛的表現
脾主運化和血液循環。脾虛會降低水谷的運輸和循環功能,從而導致厭食、腹脹、便溏等癥狀。
(4)腎氣不足的表現
腎氣不足,骨髓、耳穴營養不良,故表現為腰膝酸軟、耳鳴耳聾;腎肺封固功能降低,固攝不對。如果膀胱未能赴約,就會表現為尿頻、尿後無休無止、遺尿增多、夜尿增多等。腎氣不足導致男性精液不穩、遺精早泄,女性白帶多液稀;腎氣不足,約會失敗,女子月經不潔,胎兒不固,易滑。此外,由於腎主納氣,腎氣虛還可表現為呼吸系統癥狀,如氣短、呼吸多而吸氣少、氣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