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泰國、日本、朝鮮也有中元節嗎?

泰國、日本、朝鮮也有中元節嗎?

中元節,俗稱鬼節,在七月半,佛教稱之為笠原節。

日本

笠原節是在明日香時期隋唐時期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俗稱“笠原”(讀作O-bon,縮寫為笠原社)。7月13日至16日在城市,8月13日至16日在農村。13號前掃墓,13號接祖先的鬼魂,16號送。還有贈送人民幣禮物的習慣,人們會按照民俗聚集在壹起跳壹種叫做“盆湧”的舞蹈,這種舞蹈以手部動作為主,類似於今天的帕拉帕拉。

日本人非常重視笠原節,它現在已經成為繼元旦之後的壹個重要節日。企業和公司通常有壹周的休息時間,這被稱為“小笠原休息”。很多外出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回國祭祖。此時,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的街道大多冷清,有點類似於中國的清明節。

朝鮮;韓國

朝鮮半島的中秋節,又稱“百節”、“百節”、“亡靈節”,是中國北方的傳統節日,源於道教的中秋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節,後發展出朝鮮特色。與中國和日本相比,中秋節更註重祭祖和普渡,而朝鮮中秋節更多保留了農民在秋季慶祝豐收的原意,隨後是祭祖和祭祀神靈等儀式。

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華語地區,中秋節除了祭祖等傳統習俗外,還有壹種專門的娛樂鬼怪的表演,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簡稱為“七月松臺”或“松臺”。壹般來說,這些歌桌都是在空地上搭起臨時舞臺,配以音響設備和燈光,臺下擺放壹排排椅子,而第壹排的椅子通常是留給“好兄弟”(鬼)的。舞臺表演通常安排在晚上,包括幽默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和表演在整個農歷七月舉行。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華人的中秋節,也被稱為玉蘭勝利節或慶祝中原,除了祭祀祖先普渡之外,還有壹個專門的表演來娛樂鬼魂。當地人建立了類似新加坡人的平臺文化。壹般和新加坡類似,在寺廟或玉蘭勝利節前的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配有音響設備和燈光裝飾,在觀眾席上擺放壹排排椅子,第壹排椅子通常留給觀眾。舞臺表演通常安排在晚上8點到午夜12點。舞臺上有各種表演,包括幽默短劇、魔術、歌舞等。,而且整個農歷七月都有演出。

作為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臺灣的歌唱表演經常因為太吵,被壹些周邊居民投訴而被警方警告。此外,舞臺上經常出現的壹些橋段,比如愛講葷段子的主持人,以及暴露的女演員,都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很多人對七月舞臺產生了誤解。然而,近年來,馬來西亞慶祝與贊美委員會禁止表演者穿暴露的衣服,並控制舞臺音量,以避免誤解和摩擦。

此外,在檳榔嶼山腳下的伯公城堡裏,還有馬貝最大的紙紮大師,高26英尺8英寸。慶祝中原已經成為馬貝地區壹年壹度的活動。在每年的中秋節,許多遊客聚集在山腳下,主要是為了崇拜馬貝最偉大的大師。這座巨大的大師就豎立在大沙山腳下市區蘭生會的大師殿裏。這位大師宏偉的金身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