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蘭迪·波許“最後壹課”真正實現妳的兒時夢想

蘭迪·波許“最後壹課”真正實現妳的兒時夢想

今天在豆瓣上看到這樣壹個留言,讓我想起了蘭迪·波許。這位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影響世界的100人”、受到布什總統鼓勵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教授。

1988年 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

2000年 升任該校計算機科學、人機交互教授。

2006年 他被診斷患有胰腺癌

2007年 被告知至多可以再存活3到6個月

2007年 講授生命中“最後壹課”

2008年 7月25日過世,得年47歲

他的"最後壹課"演講瞬間成了互聯網上的熱點,在發布壹個月內被收看超過壹百萬次。華特迪士尼公司所屬的出版公司出資670萬美元購買了《最後壹課》的出版權。卡內基梅隆大學宣布創立波許紀念獎學金,學校將架設壹座以波許命名的天橋, 匹茲堡市議會宣布2007年11月19日為“蘭迪·波許博士日。

<iframe class="video_iframe wx_video_iframe" data-vidtype="2"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data-ratio="1.25" data-w="640" width="558" height="419"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video_tmpl&vid=r01234jqyc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width: 557.778px;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position: static;"></iframe>

關於最後壹課

這是美國高校的壹種傳統。美國很多高校在資深教授退休前都會為他們安排講授 “最後壹課”,表達全校師生的崇敬和感激,也讓教授為自己的教學生涯劃上壹個完美的句號。 當時,波許雖然還沒到退休年齡,但是已經身患不治之癥,2007年9月18日,卡內基美隆大學為他安排了特別的“最後壹課”,他的題目為“真正實現妳的兒時夢想”,因為他覺得,不管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所有這些都源自兒時的夢想,以及對夢想的不懈追求。

生命的最後時光,本應安安靜靜與家人壹起度過,不該耗費體力演講。但是,波許告訴妻子,希望把“最後壹課”作為留給孩子的禮物。他希望借“最後壹課”將自己裝在壹個漂流瓶裏,如果未來有壹天它被沖到海岸,被長大的孩子們撿到,那時他們會明白壹個父親的心意。

演講很長,全長105分鐘,中英文文檔38468個字。這就是這個演講的分量,它承載著許多沈甸甸的夢想。

蘭迪的同事西伯特作了開場白,說了這兩句話。

妳不能死,妳死了,我朋友的平均智商就要下墜50點。

死亡,對蘭迪來說,這只是另壹種探險。

蘭迪上場,很輕松幽默。事實上,全場笑聲不斷。

他說:“如果我看起來不夠憂郁郁悶,抱歉讓妳們失望了。”

接著趴下開始做俯臥撐。

“ 所以有人想要哭或可憐我,可以下來先做幾個俯臥撐,然後妳們可以可憐我。”

接著蘭迪正式開始了演講。

01

波許如何實現自己的童年六個夢想

他說在家裏,有許多他的照片,令人驚奇的是竟找不到任何壹張小時候不笑的照片。

他童年的夢想之壹是參加全國橄欖球聯盟。最後並沒有成功。但是他覺得,從這未實現的夢想中得到的東西,遠超他從所有實現了的夢想中所獲得的。

當時在俱樂部中,第壹天的練習,教練居然沒有帶球。很多人不解,教練說:球場上有22個人,球只有壹個,所以我們要練其他21 個人的任務。這就是基本功。

You've got to get the fundamentals down because otherwise the fancy stuff isn't going to work.

妳必須練好基本功,否則後面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教練非常嚴格,但其實是好事。有壹番話讓蘭迪終生銘記:當妳搞砸了而沒有人對妳說任何東西,這意味著他們放棄了。這處境就很不妙。批評妳的人是告訴妳他們仍然愛和關心妳。

[圖片上傳中...(image-b661cb-1521684510725-1)]

[圖片上傳中...(image-a9fef6-1521684510725-0)]

到了40多歲,當他在解決壹個難題,他依然會在走廊裏拿個橄欖球走來走去。因為當壹個人很小就開始打球、訓練,這個球就成為了生活的壹部分。所謂經驗就是妳求而不得之後的收獲。我們把孩子送去上各種興趣班,是為了學更重要的東西:團隊合作,體育精神,毅力,等等。

他還有壹個夢想是做成為迪士尼幻想工程的工程師。

他十年寒窗,由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畢業後,有自信完全可以勝任裏面任何職位了,向迪士尼申請卻被拒絕。

他不會放棄,他覺得:磚墻在那裏是有原因的。磚墻不是要擋住我們。磚墻是要給我們機會證明我們有多迫切地想要得到。因為磚墻是要阻擋那些不夠有誠意的人,那些其他人。

後來他回到學術,做了虛擬現實,系統相當成功,當時大家都需要50萬做虛擬現實,他只花了5000。幾年後迪士尼幻想工程在做壹個絕密的虛擬現實項目,幻想工程允許壹個學術界的人參與,於是他進去了。六個月之後受邀留下來工作。這讓他很心動,經過半輩子,童年夢想就要實現,但是他此時更鐘情於學術,忍痛拒絕。

誰知道,有更好的結局。他在擔任學校的終身教授同時,也在幻想工程做壹星期工作壹天的顧問,做了10 年。

02

如何幫助別人實現夢想

裏面提到壹個與他在同壹辦公室工作了六年的同事。他們的工作狀態太令人向往了。

“和 Don ***用辦公室就象和龍卷風***享辦公室。那裏有那麽多能量,妳永遠不知道哪壹輛拖車要被這個能量卷走。但妳知道壹定會有令人興奮的事情發生。”

講到父母對他的影響,他還給我們分享了他童年的壹個小故事。他上高中時決定油漆他的臥房,他壹直想要壹艘潛艇和電梯。了不起的是他父母居然完全允許。這面墻,現在依然在他的父母家。

他勸在座的各位,如果孩子想畫自己的臥室,盡情讓他們去畫吧。這都是夢想的開始。

03

關於生活態度、學習、團隊合作等的人生經驗。

他講了好多需要感激的人。

壹個是讀大學時候的導師,安迪。壹個嚴厲、不講情面的教誨者。當時臨近畢業,他只想工作,沒有任何讀研究生的想法。但安迪說:“不,別去找工作,拿個博士學位,做壹名教授。因為妳是這麽好的壹個推銷員,任何公司雇了妳以後都會用妳作推銷員。妳不如賣點有用的東西,比如教育。” 後來,蘭迪壹路走到了現在。

關於人生經驗,他總***列舉了14條。每壹條都有他自己的故事,都值得好好體會學習。這裏只講三點,其他的留給讀者吧。

永不放棄

他當時沒有被布朗大學入取,在候選名單。但是最終決定讓他入學,因為招生部門不想他天天打電話煩他們。

他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壹塌糊塗,沒有被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生院入取。他拿著推薦信硬是讓導師打電話去幫他推薦。於是順利讀研,讀博。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磚墻並不是為了擋住我們。它在那裏,只是為了測試,我們的決心到底有多迫切。

真誠

他說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做壹個真誠的人,而不是壹個時髦的人,因為時髦是短暫的。真誠是長遠的。 當妳做砸了壹件事情,真誠道歉。

演講的前壹天是她太太生日,但是並沒有好好慶祝。現場,迪蘭帶上生日蛋糕,讓臺下500人壹起祝她生日快樂。場面非常感人。

不要抱怨

他展示了濟臣的照片(美國棒球大聯盟的第壹位黑人球員)。在他的合同中規定,即使是球迷向他吐唾沫也不能抱怨。

努力工作

史蒂夫提及他提前壹年拿到終身教職。壹位下級教員對他說: “哇,妳提前拿到終身教職。妳有什麽訣竅?”

他說:“非常簡單。任何壹個周五晚上十點鐘給我辦公室打電話,我會告訴妳。”

醫生說:如果有壹個癌癥清單讓妳選擇,永遠也不要選擇胰腺癌。

演講最後,是蘭迪教授的病情自述。

持續的化療,我有手術後的消化問題:我必須壹天吃5小頓飯,每頓飯都要吃藥,有時肚子還會抽筋。這是為了活著,而付出的壹個小小代價。

2007年8月,我們獲悉,癌癥已復發,而且轉移到肝和脾,這意味著必死無疑。

在整個過程中,我的妻子壹直以超乎尋常的能力,幫助我保持情緒穩定和鼓起勇氣。我們都同意,"妳不能控制發給妳的牌,只能控制如何打牌。"

今天我們不談我的妻子,我們不談我的孩子。因為我心情不錯,但我沒好到談起他們而不落淚。

希望在蘭迪教授“最後壹課”裏,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個夢想的漂流瓶。壹起明白他作為壹個父親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