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首播飆到9.4分,這部恨不得出壹集誇壹次

首播飆到9.4分,這部恨不得出壹集誇壹次

美食 紀錄片千千萬,最躲不過去的,還是陳曉卿這座大山。

晚上21點才上線,三個小時就已經播放量破億。

還是壹樣喪心病狂的吃貨濾鏡

還是壹樣自帶讓人口舌生津效果的 李立宏旁白

還是壹樣藏不住的 貓奴屬性。

還是壹樣的 深夜發吃,報復 社會

淩晨兩點看完,看了眼豆瓣。

發現大家都已經捂著饑腸轆轆的肚子,咬牙切齒地打下了9.4的分數。

當初陳曉卿從央視辭職,壹時間全中國的吃貨們哀鴻遍野。

再加上《舌尖3》的主創團隊勇於犧牲自己地出來證明: 《舌尖》沒有陳曉卿,真的是不行的。

然而事實證明,《舌尖》系列離開陳曉卿,或許會淪為壹盤色香味全無的黑暗料理。

但陳曉卿離開了《舌尖》系列,卻終於可以徹徹底底的放飛自己的吃貨屬性了。

如果說幾年前的《舌尖上的中國》誕生於某個靈光壹現。

那時的陳曉卿似乎對於“只講 美食 ”還不夠有底氣。

所以《舌尖上的中國》 看似是講 美食 ,其實是在透過 美食 講文化,講禮儀。

到了《風味人間》裏, 美食 顯然已經成了絕對的主角。

第壹集主題“山海之間”,話不多說,上來就是肥腴細嫩的新疆羊肉

哈薩克族的熏肉馬腸

煎炸炒煮樣樣相宜的皖南火腿

除了山珍,還有海味。

荷蘭人看起來復雜繁瑣的大閘蟹,在中餐廚師的手中遊刃有余。

蟹殼承托蟹粉烤制酥皮蟹

蟹油浸潤膏黃,只用添加少量的鹽和魚露,拌進白飯裏,配上壹杯濃茶,就是最普通,但也最頂級的美味了。

看完全集最直觀的感受,被壹個句話精準的概括:

終於走人間,而不是走店鋪了。

全篇幾乎沒有看到多少裝修精致的店面和招牌。

去得是山川湖海,鉆的是農家小巷。

鏡頭裏的食物看著也就是家常吃的各種食物,但是偏偏在陳曉卿的鏡頭底下,就能看得人口水直流。

不拍精致的擺盤,只拍薄到透光的火腿片。

不拍聲名在外的招牌店鋪,只拍酥皮在烤箱裏逐漸發酵蓬松起來的過程。

為了全方位展現食物制作的全過程,各種 航拍、顯微鏡頭和高速拍攝 全部安排上。

腌肉在寒冷環境下迅速冷凍結成的冰晶

火腿表面析出的鹽粒

麥粒內部充足的水分

跟《舌尖》比起來,鵝廠果然財大氣粗。

什麽叫真吃貨,壹眼就能看出來。

就拿點菜來說,外行點菜,壹般都是菜單上重點推薦什麽就點什麽。最多問壹句服務員,有什麽推薦菜。

內行點菜就不會這麽點。

專業吃貨陳曉卿在《圓桌派》上講自己的點菜的小竅門,壹***有三條。

第壹、進店先看別人的桌上吃的是什麽,重復率最高的壹定都是不錯的。

雖然可能不太禮貌,但是命中率高。

第二、問服務員別問招牌菜,最好問最近進了什麽新食材。

第三、看菜單別看那些加粗加黑重點推薦的,最好去菜單中縫的邊緣找,能發現壹些隱藏菜單。

陳曉卿講起吃的頭頭是道,說到火鍋還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脫離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限制, 陳曉卿終於可以把“魔爪”伸向全世界了。

伊比利亞的火腿和皖南火腿遙相呼應,做法相近,吃法卻完全不同。

法國的土豆泥加入奶酪做成經典的食物阿力高(Aligot)

國內的土豆泥經過反復捶打出韌糯的口感,加上蔥花,調汁成為著名的甘肅小吃洋芋攪團。

陳曉卿說,他最喜歡的作家是汪曾祺。

汪曾祺是個作家, 美食 寫的並不多,但凡他寫過的 美食 ,都能見其文而聞其香。

他說汪曾祺做人有士大夫特立獨行的氣質,寫文章更能把文字調動到極致而又不做作。

“極致而不做作” 剛好也符合《風味人間》對食物的態度。

花了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食物上,當然也就沒有什麽時間留給感動中國的故事和條條框框的道理。

可神奇的是, 當不去刻意去營造所謂“深度”和“人情”的時候,那種冒著暖意的煙火氣,反而自己滲透出來。

有的國家吃是為了活著,而有的國家活著就是為了吃。

後者說的就是我們了。

住在海邊的漁民們為了抓旗魚修煉出壹身的鏢魚絕技,這動作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

其實用網捕撈的效果最好,但對海洋生態的傷害較大。

放棄旗魚的美味又實在做不到。

好在我們在吃這方面,永遠是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解決困難也要上。

最後善意提醒: 觀看本片可能會引起不適,飯後觀看最佳。

用陳曉卿的話說: 今天只談 美食 ,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