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文獻索緒爾[朗道漢英詞典]
木香,木香[湘雅醫學詞典]
木香[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藥術語審查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總結木香是中藥的名稱,出自《神農本草經》【1】。它是木香的幹燥根。菊科植物[2]。《本草綱目》載:“木根,草也。真名叫蜂蜜,因為它的香氣像蜂蜜。”根被用於藥。原產於印度。過去,中國被稱為“奧克蘭”,因為它大多是從廣州進口的。現在主要產於雲南,所以又叫“雲木香”。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了該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稱木香(La)(中藥術語(2004))
5 .英文名稱獨木香(中藥術語(2004))
6木香別名木香[1]
7來源及產地:木香的根。主產於雲南和四川。[1]
形態特征:株高100 ~ 200 cm。主根粗,圓柱形,有特殊的香味。基生葉相當大,三角卵形或長江三角洲狀,基部心形,通常延伸至葉柄下部成不規則分裂的翅。莖生葉很小,葉基呈翼狀,伸出來托住莖。頭狀花序單生或叢生於花莖頂端的葉腋;管狀花從七月到八月呈深紫色。8月至10,線形瘦果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苗期忌強光,需遮蔭。
生長繁殖壹般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中性、微酸性土壤進行培育。避免連作。用種子繁殖。春播在4月初,秋播在8月初至9月初。可鉆可掘,每畝用種量0.5 ~ 0.75公斤。除留種外,商業栽培者應在播種後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去除抽薹。
10病蟲害有根腐病、蚜蟲、斜紋夜蛾等。
11第三年采收加工,5438年6月+10月初霜前挖根,除去殘莖、須根和土壤。幹燥後可入藥。
12性味辛、苦、溫。入肝、脾、胃、大腸。[1]
13的功能主要用於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治療中寒氣滯、胸痛、嘔吐、惡心、腹瀉、急性腹瀉、腹痛、蟲性腹痛。用氣止痛;煨止瀉。[1]
14木香內服用法用量:煎服,1.5 ~ 4.5g,不宜長期煎服;研磨後服用,每次0.6 ~ 0.9g[1]。
15化學成分本品含有揮發油,主要包括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以及月桂烯、對傘花烴、芳樟醇、β-欖香烯、丁香酮、葎草酮、柏木烯、β-紫羅蘭酮、柏木醇、α-二甲苯、Aplotaxene和木香烴內酯[65438]還含有多種氨基酸、樺木醇、豆甾醇、生物堿等[1]。
藥理作用16生物堿對豚鼠支氣管和小腸平滑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1]。從根油中分離出的壹些內酯類和無內酯類油,也有解除平滑肌痙攣、擴張支氣管、降低血壓的作用[1]。可用於支氣管哮喘[1]。木香還能抗潰瘍、抗菌,對心血管系統有壹定作用。木香烴內酯和樺木醇均具有抗癌活性[1]。
17木香藥典標準17.1命名為木香。
木香
木香
17.2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4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幹燥根。秋冬季節挖掘,去除泥沙和須根,切成段,大的垂直切成花瓣,曬幹後打糙皮。
17.3特征本品為圓柱形或半圓柱形,長5 ~ 10厘米,直徑0.5 ~ 5厘米。表面黃褐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和側根痕。堅硬,不易折斷,切面呈灰褐色至深褐色,抽屜邊緣呈灰黃或淺褐色,弧圈呈褐色,具放射狀紋理,散在褐色點狀油腔。氣味獨特,味道微苦。
17.4鑒別(1)本品粉末為黃綠色。菊粉常見,表面是放射狀紋理。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直徑16 ~ 24微米,十字形或人字形孔洞為橫向裂紋。網狀導管常見,也有邊緣有孔的導管,直徑30 ~ 90 μ m,有時可見油腔碎片,內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l0ml,超聲30分鐘,過濾,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此外,去氫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和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羧酸乙酯壹元羧酸上層溶液(15: 5: 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澄清。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檢查17.5.1的總灰分不得超過4.0%(附錄ⅸ k)。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17.6的含量(附錄ⅵ d)。
17.6.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流動相為甲醇-水(65: 35)。檢測波長為225納米。以木香烴內酯峰計算,理論塔板數應不低於3000。
17.6.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和去氫木香內酯對照品各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混合溶液。
17.6.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約0.3g(過4號篩),精密稱定,置於帶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塞好,稱定,放置過夜,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50k Hz)30min,放冷,再次稱定,用甲醇補足損失。
17.6.4測定方法分別準確吸取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1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產品。
以幹品計,木香烴內酯(c 15 H2O 2)和去氫木香內酯(C151802)的總量不得少於1.8%。
17.7木香飲片17.7.1炮制17.7.1木香去雜,洗凈,熏蒸,切成厚片,幹燥。
本品為圓形或不規則厚片。外皮為黃褐色至灰褐色,有縱向皺紋。切面棕至褐色,中間有明顯的菊花心形放射狀紋理,褐色形成層,散在褐色油斑(油室)。氣味獨特,味道微苦。
17.7.1.1提取物取直徑小於3mm的顆粒,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熱浸法測定,以乙醇為溶劑,不得少於12.0%。
17.7.1.1.2的含量測定同中藥,木香烴內酯(c 15 H2O 2)和去氫木香內酯(C15H1802)的總量不得少於1.5%。
17.7.1.2煨木香取未曬幹的木香切片,用壹層草紙和壹層木香在鐵絲匾內間隔鋪數層,置於火邊或烘幹房內,煨至木香所含揮發油滲入紙內,取出。
本品形似木香片。氣微香,味微苦。
17.7.1.2.1鑒別相同藥材。
17.7.2性味與歸經辛、苦、溫。脾、胃、大腸、三焦、膽經。
17.7.3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腹瀉後劇烈的胸脅腹痛,食積不消。燉木香腸止瀉。用於腹瀉和腹痛。
17.7.4用法用量3 ~ 6g。
17.7.5儲存於幹燥處,防止受潮。
17.8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