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種植大蔥(如何以及何時種植大蔥)

如何種植大蔥(如何以及何時種植大蔥)

最近有農民朋友問農技小筐:大蔥壹年能種幾次?每次種洋蔥什麽季節什麽時候最好?不同季節種植大蔥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大蔥播種育苗有什麽技術要求?

今天農技小筐就給大家講講上述大蔥種植技術知識,大家可以看看,學習壹下,為近期即將到來的秋蔥種植做準備。

1.大蔥壹年能種幾次?妳每次什麽時候種洋蔥?哪個季節種植大蔥最好?

壹般露地種的大蔥壹年可以種三次(大棚壹年四季都可以種)。大蔥叫春蔥,夏蔥叫夏蔥,秋蔥叫秋蔥。大蔥主要種植在春季(3-4月)的清明節前後,所以大蔥又叫清明蔥。大蔥在夏季種植,因為主要是在夏季(7-8月)後種植,所以也叫夏季大蔥。秋季大蔥主要種植在秋露前後(9月-65438+10月),所以秋露大蔥也叫白露蔥。

雖然大蔥壹年三季都可以在露地種植,但實際上主要是春秋兩季種植。與大蔥和夏蔥相比,秋蔥是數量最多、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秋蔥也是長勢最好、產量和品質最高、上市時間最長的品種,這與大蔥喜冷不喜熱、不耐高溫強光的生長特性有直接關系。

壹般來說,春天種大蔥的,夏天可以當鮮嫩的大蔥,也可以當夏天種的大蔥苗(我們稱之為大蔥苗),秋天也可以采收,冬天也可以食用;夏季種植的大蔥,可在秋季後收獲食用,或作為秋季種植的大蔥苗,或在第二年春季老蔥發芽後留作大蔥種子;秋天種植的大蔥壹般在春天左右收獲上市,或者作為來年春天種植的大蔥使用。

就秋季大蔥播種、育苗、移栽、采收的時間而言,秋季采收的大蔥壹般在3-4月播種,5-6月移栽,2月采收,冬季采收的大蔥壹般在4-5月播種,6-7月移栽,2月采收。當年夏秋和次年春季采收的大蔥,壹般在5-9月播種,9-165438+10月移栽種植,次年5-6月采收。當年冬季春夏收獲的大蔥壹般在9月播種-10+02。

就大蔥全年種植溫度而言,由於大蔥喜冷不耐高溫,壹般在當地溫度穩定度15-25度範圍內種植大蔥比較合適,地溫過低或氣候炎熱時不適合種植大蔥。壹般來說,在低溫季節種植大蔥,農技小筐建議妳等到當地平均氣溫上升到15度以上,再進行育苗或移栽。高溫季節種植大蔥,農技小筐建議妳等到平均氣溫降到20度以下再播種苗或者移栽。如果種植大蔥時的溫度過低或過高,不僅會影響大蔥的正常發芽和出苗,還會嚴重影響生根或導致出苗。

不久之後,大家就要開始準備秋季大蔥的播種育苗了。這裏的農技小筐建議妳盡量選擇白露-秋分(9月中下旬至10月初),這是壹個溫度和濕度都比較適宜的時間段。種植大蔥過早或過晚,都不利於大蔥的正常發芽、出苗和生長。比如種植過早的大蔥,容易生長過度或者過早抽薹。而種得太晚的洋蔥,由於洋蔥苗太小太嫩(入冬前達不到兩葉1心的標準),過冬也不會安全(冬天容易凍傷或凍死)。

2.種植優質大蔥的基本條件是什麽?

壹、大蔥種植場地必須肥沃、疏松、通透,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建議選擇保水保肥能力好的輕沙土種植大蔥)。由於大蔥土壤淺,無根少,須根(根毛)少,根系不發達,既不抗旱也不耐澇,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差。

其次,大蔥種植區必須施用腳肥(有機肥+氮磷鉀肥)和追肥,特別是在大蔥生長期間的追肥管理中,應在大蔥生長前期多施氮肥,促進大蔥幼苗快速生長, 並且在大蔥生長中後期應盡可能多施磷肥和鉀肥,以增強大蔥生長的健壯度,增加大蔥的單重產量,改善大蔥的口感品質。

第三,大蔥生長過程中,應保持土壤濕潤,不缺水、不幹旱,為大蔥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水分條件,同時註意在生長中期後加強田間土壤栽培管理,促進長蔥形成,大大改善大蔥的口感品質和外觀。

3.大蔥播種育苗需要註意哪些技術問題?

壹、做好洋蔥種子播種前的消毒滅菌管理。播種前可將洋蔥種子放在太陽下曬壹個晴天,然後用55度溫水連續攪燙15分鐘後再播種,或用高錳酸鉀、多菌靈、農用鏈黴素浸種10-20分鐘。

其次,當土壤溫度較低(尤其是種植大蔥時),發芽率較慢時,可以先將大蔥種子浸泡後放入17-22度左右的溫濕度環境中保溫保濕2-3天,待大部分種子發芽變白後再播種,這樣可以促進大蔥發芽,播種後出苗更快。如果大蔥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播種,壹般不需要保溫、保濕、催芽。

再次,為了保證大蔥播種後的發芽和出苗率,不建議使用種子活力低、發芽率低的老蔥種子,盡量選擇活力高、發芽和出苗率高的新蔥種子。壹般情況下,老種子的播種量要比新洋蔥種子多1.5-2倍,才能保證正常的發芽率。

第四,播種洋蔥種子時要掌握好播種深度。在播種大蔥之前,給它澆水,使它濕潤。播種時,將大蔥種子沿溝條播或撒播,播種深度壹般為1.5-2 cm左右。播種後,用草木灰或細土覆蓋種子,厚度約為0.8-1 cm,以保護種子。

第五,從播種到發芽要註意保持苗床的溫暖濕潤(必要時可在播種後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或撒上細碎的稭稈,待幼苗長到2-3公頃時,去掉地面的地膜)。三到五天後,洋蔥種子就可以發芽,陸續出苗。

第六,等到小蔥苗出苗,小蔥苗子葉完全展開之前。壹般只要中午土壤不幹燥,幼苗不枯萎,就盡量少澆水。等大蔥苗都出來了,苗太密的地方要註意及時間苗;當大蔥苗上長出2-3片葉子時,如果大蔥苗長得又黃又弱,可以用稀尿素溶液噴施或澆水,但尿素用量不宜太大。

第七,當大蔥苗長到適宜移栽種植的苗齡標準時,即可及時移栽種植,成活後即可轉入正常管理。育苗時,先澆水,再用土塊養(避免根系損傷過大)。種植時要註意根據洋蔥苗的大小和健壯程度進行分類播種,便於後期統壹管理。種植洋蔥苗時,要按照“上面不埋洋蔥心葉,下面不漏洋蔥根”的最佳深度種植。如果種植過深,不僅會造成洋蔥苗腐爛,而且不利於洋蔥苗的緩慢成活和生根。如果種植過淺,就容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