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甘薯,番薯,涼薯,牛蒡

什麽是甘薯,番薯,涼薯,牛蒡

妳好!!

壹:什麽是涼薯?

涼薯是什麽?不少人只知道紅薯,而不知道涼薯。其實涼薯和紅薯壹樣,都是來自外國的“舶來品”。涼薯和紅薯的原產地都在南美,大概都是在明朝年間傳入我國。但傳入後的知名度卻相差很遠,紅薯在我國是人人皆知,涼薯卻只在南方壹帶才稍有“名氣”。

涼薯有許多別名,例如叫沙葛,叫豆薯,叫地瓜。由於它的皮十分好剝,又叫做扯皮薯或者剝皮薯。涼薯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現代科學表明,它還有降低血壓、血脂等功效。和紅薯壹樣,涼薯也是壹種高產作物,畝產可達數千斤甚至萬斤以上。因此在我國南方,有些地方將涼薯作為壹種主要的經濟作物來栽種。

涼薯個大,皮薄,肉脆,味甘。紅薯的形狀各種各樣,涼薯卻只有個子大小的區別,模樣卻始終保持著壹種執著的扁錐體,常見的在壹兩斤,大的可達五六斤。涼薯的皮呈黃白色,很薄。剝了皮的涼薯潔白,光滑,令人愛不釋手。涼薯可以生吃,也可以炒熟吃。生吃的味道有點像荸薺,熟吃的話可以和肉壹起炒著吃。涼薯炒肉片,是我在外地時常吃的菜。肉片嫩,涼薯脆,別有壹種風味。

涼薯的育種方式很奇特,壹般塊莖類的植物,都是以塊莖來繁殖後代的,例如紅薯、馬鈴薯,但涼薯卻是用種子繁殖的。初到南方,看見地裏種著涼薯,都支著架,攀著藤,藤上結著莢,按照學過的植物知識,以為這是什麽豆類植物。等到收獲的時候,卻從地下挖出大塊的塊莖來,真有點匪夷所思。

在南方的時候,到了夏秋之交,涼薯上市了。菜場裏小山似的堆著。但出了產地,就闃無音信,這是很不應該的。人家從南美都走過來了,卻在妳這裏擱了淺,這是原先物流不發達的緣故。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它定能在更多的城鄉擁有它應得的地位,走上家家戶戶的餐桌。

二: 什麽是甘薯:

甘薯即番薯、紅薯、山芋、白薯,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甘薯分白皮和紅皮兩種,紅者肉黃味甜、白者味稍淡。甘薯營養豐富,常食可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增強血管壁的張力,有助於骨骼也牙齒的生長,不僅可作主食,儀可作蔬菜、釀酒、作飴糖等。但脾胃虛弱者,食宜蒸透煮爛,否則不宜消化。

性味:甘、平、無毒。含大量糖、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澱粉酶。甘薯中的蛋白質超過大米和白面。維生素A原和維生素C的含量超過胡蘿蔔和某些水果。甘薯中所含的糖,主要由麥芽糖和葡萄糖組成,且甘薯內的澱粉酶在貯存期間可繼續使澱粉分解成麥芽糖,從而使甘薯的營養價值更高。食用甘薯可供給人體大量的膠原和粘液多糖物質,能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保持關節的潤滑作用,防止肝臟和胃臟中結締組織萎縮及預防膠原病等。經常食甘薯可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沈積,是皮下脂肪減少。甘薯嫩葉可作菜蔬食,有解毒作用,外用小瘡腫。

三:什麽是番薯:

番薯又叫甘薯、紅薯、山芋、地瓜等,是旋花科多年生蔓狀草質藤本植物的塊莖。番薯原產於中美州,十六世紀末傳人我國,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栽種。

傳說哥倫布將番薯帶到西班牙,然後傳到非洲。《令尊佑習錄》記述:明朝萬歷二十壹年五月下旬,福建長樂縣華僑陳振龍,常到菲律賓呂宋經商。他發現此地番薯產量最高,而統治呂宋的西班牙當局嚴禁外傳。陳氏冒著生命危險,把番薯裝在竹筒裏,藏在船艙內,經過七晝夜航海,終於安然抵達福州。其子陳經綸向巡撫衙門金學曾呈稟番薯好處,金氏卻要其父子自行種植,他們在福州近郊河帽池旁種植,收獲甚多。次年適逢福州大旱欠收,金氏才令當地農民種植番薯,度過荒年。從此,種植番薯傳遍大江南北。

中醫視番薯為良藥,其性平味甘無毒,入脾、腎二經。能涼血活血,益氣生津,解渴止血,寬腸胃,通便秘,產婦最宜。番薯與醋煮食,消全身浮腫。若煮熟食,飲少許黃酒,再飲紅糖姜茶,治產婦腹痛。《金薯傳習錄》概述:番薯治痢疾—下血癥、酒積熱瀉、濕熱黃疸、白濁淋毒、月經失調、血虛遺精、小兒疳積。例如取番薯500克,生姜5克,水1000毫升,煮熟日服三次,治濕熱黃疸。取200克番薯去皮切片,同100克大米煮粥,壹天內隨意服食;或取100克番薯煮熟,蘸蜂蜜吃,可治便秘。白皮黃心番薯500克切片蒸熟,浸入2000克酒內壹月後,每天適量飲之,治風濕及手足抽筋疼痛。

番薯葉、番薯藤、番薯苗,也可以人藥。譬如取番薯葉30克,冬瓜12克,水煎日服二次;或取鮮番薯葉、鮮黃瓜各適量,水煎日服壹劑,可治糖尿病。鮮番薯葉100克、雞內金5克、水煎服,治小兒消化不良。鮮番薯葉搗爛,沖入開水大量灌服催吐,解河豚、蕈類中毒。番薯藤、川木瓜各60克,加少許食鹽炒黃,水煎服,治腹痛腹瀉。嫩番薯苗葉100克,羊肝120克,***煮熟服食,治夜盲癥。

番薯作外用藥也不遜色。譬如將番薯洗凈搗爛,敷乳瘡患處,見熱即換,連續數天可愈;若敷治毒瘡發炎,則消炎解毒生肌;若搗汁外塗,治濕疹。番薯藤搗爛,敷治蛇、狗咬傷。鮮番薯葉加白糖適量搗爛,貼治指疔。鮮番薯葉、紅糖各適量搗爛,敷治無名腫毒。嫩番薯苗葉、蕹菜嫩葉、紅糖各適量,***搗爛敷於臍部,治腎炎水腫及肝硬化腹水。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番薯營養豐富,除含大量澱粉外,還含有維生素、胡蘿卡素、粗纖維、蛋白質、鈣、磷、鐵等。通常米、面中稀缺胡蘿蔔素、賴氨酸,又因大米少鈣,面粉缺維生素C,而番薯含量頗豐,加上各種維生素及熱量高於米、面,故與米、面混食,可提高蛋白質生理效價。據分析,鮮番薯中有的品種500克內含有蘿蔔素,要比成人壹天需要量多壹倍、義健康人的血液呈弱堿性,壹旦變成酸性則導致酸中毒,而番薯堿度高,食後可保持人體血液中酸堿平衡,減輕新陳代謝負擔。所含粘液蛋白是壹種膠原和粘液多糖類物質,能預防脂肪在血管系統沈積,保持心血管壁彈性,減少動脈硬化,防止肝腎中結締組織萎縮,保持消化道、呼吸道與關節腔的滑潤。因此,它被稱為營養全面的保健品。

常吃番薯,既防癌癥,又延年益壽。其抗癌作用主要表現在:壹是番薯中含有很多的纖維素,它在腸道中吸收大量水分,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尤其是結腸中的停留時間,同時又可稀釋毒素,減輕毒素對腸道的刺激,因而可預防結腸癌的發生;二是番薯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硒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預防癌癥的作用;三是番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它可與亞硝胺結合成無毒物質,也有預防癌癥的作用。例如,美國生物學家近年給白鼠作癌細胞接種培養,爾後將番薯中所含去氫表雄酮註入鼠體,觀察結果證實,不再有乳腺癌和結腸癌,存活期竟長達二至三年。又日本裕仁天皇堪稱當今世界上最長壽的皇帝,而他最愛吃的食物之壹,就是包括番薯在內的薯類。有人說是薯類食物幫助他成為長壽皇帝,盡管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據日本醫學界人士調查,日本長壽區農村,不論貧富貴賤,都習慣於常年吃番薯,從當年十月吃到來年四月。我國廣西有個瑤族自治縣所以有長壽鄉之稱,那裏農民也以番薯為常見主食。足見這與我國古醫籍《南方草木狀》“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之說基本相符。番薯還有美容作用,如所含類似雌性激素物質,可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又番薯中的熱量低水分多,且含較多維生素和氨基酸,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避免過度肥胖。

不僅番薯本身有重要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其葉即番薯葉亦有壹定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具有通乳的功效。

雖然番薯有許多益處和作用,但在食用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幾點:壹是不能過食番薯,因番薯中含有壹種“氣化酶”的物質,在腸道內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同時番薯的含糖量較高,吃後會使胃酸分泌增加,若食之過量,常會引起燒心、反酸、腹脹等不適感覺。預防的方法是不吃過飽,同時將番薯蒸熟煮透,使其中的“氣化酶”破壞,盡量不吃生番薯;二是禁食腐爛變質的番薯,因其中常含黑斑病菌毒素,食後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會危及生命;三是禁食發牙的番薯,因為番薯本身含有壹定的龍葵素,適當的龍葵素有緩解痙攣作用,能減少胃液分泌。但番薯發芽時則龍葵素含量大大增加,大量的龍葵素對人體有毒害作用。

四:什麽是牛蒡

牛蒡:學名Arctum Iappa L,別名大力子,牛子、蝙蝠刺、東洋蘿蔔。是壹種以肥大肉質根供食用的蔬菜,葉柄和嫩葉也可食用,牛蒡的肉質根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每l00克鮮菜中含水分約87克,蛋白質4.1-4.7克,碳水化合物3.0-3.5克,脂肪0.1克,纖維素1.3-1.5克。胡蘿蔔素高達390毫克。維生素Cl.9毫克。在礦物質元素中含鈣240毫克,磷106毫克,鐵7.6毫克,並含有其它多種營養素。牛蒡肉質根細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飲料

牛蒡燉肉

牛蒡根500克,豬肉25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段、姜片各適量。

將牛蒡根洗凈,削皮切片。豬肉洗凈切塊。鍋內加入適量水,放大豬肉燒沸,加入料灑、精鹽、味精、蔥段、姜片,燉至肉熟,投入牛蒡根片燉至入味,出鍋即成。此菜由牛蒡根片與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豬肉相配而成, 具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祛風消腫、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頭暈、 咽喉熱腫、陰虛、咳嗽,消渴、體虛、乏力、泄瀉等病癥。

牛蒡粥

粳米50克,牛蒡根30克。

先取牛蒡根研濾取100克,再煮米做粥,臨熟兌入牛蒡根汁即可。牛蒡根具有祛風熱、消腫毒的功效。粳米具有健脾胃的功效,二者煮成粥具有宣肺清熱、利咽散結的功效。適用於肺胃虛熱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食欲不佳、便秘等病癥。

牛蒡排骨湯

牛蒡1條、排骨半斤。鹽、味素各少許。1.牛蒡削皮洗凈,切長方塊或滾刀塊,排骨洗凈川燙去血水。2.將(1)料加水,以電飯鍋燉煮,或直接煮成湯,調味後即可。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