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黑魚百科全書

黑魚百科全書

黑魚是烏鱧【lǐ】的俗稱,又叫烏鱧、生魚、蔡羽、蛇魚、蠑螈。黑魚兇猛,繁殖力強,食量巨大。它經常能吃掉湖或池塘裏所有其他的魚。黑魚還可以在陸地上滑行,遷徙到其他水域尋找食物,離開水可以活3天。早在2000年前,它就被《神農本草經》列為蟲魚上品,與蜂蜜、蜜蜂、蜂蠟(蜂膠)、牡蠣、龜甲、桑螵蛸、文蛤、蛤蜊、鯉魚並列。

目錄

1.生活習慣

2.形態特征

3.分布範圍

4.育種技術

5.營養價值

生活習慣

黑魚是肉食性魚類,小黑魚吃水生浮遊動物,稍大的吃小魚小蝦。大黑魚主要吃其他魚和青蛙,有時也吃小黑魚。烏鱧喜歡生活在水草茂密的淤泥中或在水面曬太陽,有的烏鱧還經常躲在樹根的縫隙中偷襲其他魚類。

形態特征

黑魚又圓又長,嘴巴很大,牙齒很鋒利。它很兇猛,身上有蛇皮壹樣的深色花紋,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還有壹雙突出發光的眼睛。由於各地水色不同,烏鱧體色略有差異。背面顏色為深綠色和黑色,側面有不規則的黑色和綠色。背鰭和尾鰭與背部同色,胸鰭和臀鰭淺色。

分布範圍

分布在熱帶非洲和亞洲的淡水盆地。中國所有的主要水系都是分布式的,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是。在我國,除了西部地區豐富的陜西合陽洽川黃河灣濕地外,其他西北地區分布很少。近年來,銀川黃河流域洪水泛濫,壹些佛教徒借此放生。所以陜西的壹些水庫放了壹些黑魚,xi安的豐河流域也有黑魚,全國各地的淡水河流、湖泊、溝渠、池塘都產黑魚。

育種技術

1.魚塘要通風向陽,水資源充足,面積1畝~ 5畝,水深1米~ 1.5米,周圍種些水葫蘆或水花生,較低的地方要用網圍起來,既能防止黑魚出逃,又能藏身遮陰,營造壹個好的局面。

2.清理池塘、魚塘消毒後,先排幹池塘水,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 kg ~ 150 kg。整個池塘會均勻濺水,用耙子等工具翻泥,進行充分消毒。放養烏魚前壹周,將池水註入1米深處,並施適量基肥,改善水質。

3.魚的種類壹般有兩個來源,壹個是野生的,壹個是人工養殖的。但是,不管是哪個品種的,在進池塘之前都要經過篩選。規格基本相同的品種,要在3% ~ 5%的鹽水中沐浴5分鐘~ 10分鐘,然後放入同壹個魚塘。放養密度取決於水源、註排水條件、餌料魚來源等。壹般3 cm ~ 5 cm長的魚,667平米放養6000 ~ 10000條。10 cm ~ 15 cm長的魚放養4000 ~ 6000只;放養約2000種20厘米左右的魚種。如果水源、註水、排水條件好,餌料魚來源充足,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

4.飼料黑魚人工精養,主要以低值新鮮小魚小蝦為主要餌料。因為野生或壹些人工養殖的魚種吃的是活餌,所以進入池塘後要停止投餵壹兩天,然後每天早上在池塘周圍投餵適量的死餌進行馴化,之後逐漸移至壹個池塘投餵。魚習慣吃死餌後,每天上午9點、下午4點投餵1次,每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5% ~ 10%,可根據天氣、水溫、生長、投餵情況靈活控制。飼料為正規單位生產的粉狀飼料,粗蛋白含量45%,粗纖維含量3%。該飼料的主要原料有魚粉、骨粉、豆粕、面粉、維生素和礦物質預混料等。輔以蚌肉、小魚等新鮮餌料。

5.烏鱧的日常管理在自然水體或稀養條件下不易發病,但在人工精養條件下,如果控制不當,會爆發魚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根據作者幾年的實踐,鯔魚的常見病有水黴、皮腐、腹水、爛鰓等。如果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魚很少生病或不生病。因此,在烏魚養殖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水質、魚情,打撈殘餌,防止逃逸等。,並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6.釣大魚,留下小魚及時上市。因為烏魚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餌料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每隔1個月左右,就要釣大魚,留小魚1次。如果規格相差較大,數量較多,可以在其他同規格的魚塘或網箱中單獨飼養。市場價格好的時候,符合商品規格的成魚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這樣既能賣個好價錢,又有利於小規格魚的生長。

營養價值

1、黑魚含有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

2.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癥、脾胃虛弱、營養不良、貧血等人群。西光地區的人們常把黑魚視為催乳補血的珍貴滋補品。

3、黑魚有祛風治疳積、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產婦、風濕病患者和營養不良的兒童常尋求黑魚作為輔助食療。

適用人群

壹般人群可以吃,有瘡的不能吃,讓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