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溫水吃藥和冷水吃藥有什麽區別?

溫水吃藥和冷水吃藥有什麽區別?

沒有區別。幾乎所有的藥物都可以用溫水和冷水服用。

壹般提倡用冷水服藥,主要是為了避免某些藥物在熱水環境中分解失效。正常人的口腔溫度在36.2℃到37.2℃之間,低於這個溫度稱為“冷水”,接近這個溫度稱為“溫水”,高於這個溫度稱為“熱水”。人體口腔的耐熱溫度是50℃~60℃,所以60℃以上的水會讓人感到“熱”。

受水溫影響的常見藥物如下:

1,活菌制劑

根據說明書,活菌制劑應冷藏保存,用冷水或溫水(< 37℃)服用。所以活菌制劑最好用冷水服。

2.軟膠囊

軟膠囊是壹種特殊的劑型,壹般需要儲存在陰涼幹燥的地方。藥典要求的貯存溫度為8℃~20℃,最有利於軟膠囊的穩定。溫度過高會導致軟膠囊之間粘連,影響膠囊的穩定性和藥物釋放。所以軟膠囊適合用溫水和冷水壹起服用,熱水會增加囊殼的粘性,容易粘附在食管黏膜上,造成食管損傷。

3、維生素c。

影響維生素C氧化分解的因素很多,如溫度、光照、空氣暴露等。維生素C在40℃以上的熱水中會被氧化分解,所以維生素C泡騰片要用冷水沖泡。幹維生素C在80℃以上會發生大量的氧化分解,所以口服維生素C片不用太在意水溫。

4.消化酶

文獻報道含糖的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70℃以上易分解失效。不過,對於平時送藥用的溫水,也不用太擔心。即使用40℃~60℃的熱水服藥,對藥物的影響也不大。

擴展數據:

喝多少水也與藥物的性質有關:

1,千萬不要吞藥丸。

就像在幹涸的河流上航行壹樣,藥片或膠囊很容易在食道中“擱淺”,損傷食道。壹般吃藥的時候喝60 ~ 100 ml的水。有些藥物對食管黏膜有明顯損害,如氯化鉀、阿司匹林、氨茶堿、保泰松、吲哚美辛、強的松等。服用這些藥物時,妳應該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2.吃藥的時候多喝水。

如果服用鹽瀉藥、退燒藥、磺胺類藥物,要盡量多喝水。因為瀉藥和退燒藥因為腹瀉或出汗而失水,需要補充。服用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復方磺胺甲惡唑等)時。),由於其代謝產物溶解度低,在尿路中容易析出晶體,引起結晶尿、血尿、排尿困難等。,所以服藥期間也要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 ml。

3、再吃點藥不宜多喝水。

比如服用氫氧化鋁凝膠、樂得威、麥滋林顆粒等胃藥。,它的作用是在胃黏膜或潰瘍面上塗壹層保護膜,所以不要喝太多的水。

比如服用麥滋林顆粒時,每袋只需15 ~ 30 ml水,在較高濃度下有利於保護胃黏膜。

思密達是壹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吸附力強。藥物能均勻覆蓋整個腸腔表面吸附病原微生物,所以每袋3克只需50毫升水。

服用止咳糖漿是讓部分液體停留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壹層保護膜,以減輕黏膜炎癥,阻斷刺激,緩解咳嗽,而水則會稀釋液體,減弱止咳效果,所以喝完糖漿後5分鐘內不要喝水。

人民網-吃藥要喝多少水?

人民網-吃藥壹定要喝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