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量為宜,因為月餅含糖量高,油多,可以預防妊娠高血壓和妊娠期糖尿病。
2.註意保質期。
月餅的做法
隨著各種文化的交融,月餅的品種更加豐富,風味各異。其中,傳統的廣式、京味、滇味、蘇味以及創新的冰淇淋月餅廣受人們喜愛。月餅的做法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但總的來說主要分為餅皮和餡料兩部分。傳統的月餅皮壹般由面粉、油和糖按壹定比例制成。月餅的餡料有很多種,豆沙、蓮蓉、五仁、蛋黃、火腿等等。把餡料包在餅皮裏,壓在模具裏,然後放在烤箱裏烤。
月餅的起源
古代月餅是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慢慢流傳下來,形成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壹種紀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餅,應該是最早的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據說起源於唐朝。北宋時,吃月餅的習俗流行於宮廷,但也慢慢流傳到民間。當時,月餅被稱為“小餅”和“月亮團體”,寄托了人們對家庭團聚的祝願和對親密朋友和親人的思念。蘇東坡曾寫過壹句詩:小餅如嚼月,酥中有漿。“月餅”壹詞真正被記載在南宋的《孟良祿》壹書中。到了明朝的中秋節,吃月餅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直到清代的中秋節,吃月餅已經發展成為壹種普遍的民俗。
月餅的種類
隨著文化的融合,制作月餅的方法也在發展。現在根據本土月餅和中西結合的新式月餅,月餅大致可以分為傳統月餅和非傳統月餅。這兩類月餅下也有細分。
傳統月餅根據產地和特點主要分為四大類:廣式月餅、京式月餅、蘇式月餅、潮式月餅,另外還有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雲南式月餅的說法。按餡料可分為五仁,豆沙、蓮蓉、蛋黃、火腿等;按皮分為果肉皮、糕點皮、奶油皮。按口味可分為甜味、鹹味、鹹甜。
非傳統月餅是近年來中西飲食結合的產物,更受年輕人歡迎。相比傳統月餅,更註重營養和科技創新,含油量和含糖量更低,更健康。非傳統月餅不僅在口味上創新,在外觀上也追求創新,顛覆了人們對月餅的認知。非傳統月餅壹般有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法式月餅、果蔬月餅、茶葉月餅、椰奶月餅等。
月餅怎麽做才好吃?
想把月餅做的好吃,可以註意以下幾點:1,月餅的餡料盡量炸幹。太濕不僅難以包裹保存,而且口感稍差;2.做月餅的時候也要註意,餅皮要搟得均勻,月餅的餡料要盡量包在中間;3.如果是做蛋黃月餅,最好選擇大壹點的模具,這樣可以包裹整個蛋黃,口感更好;4.拌好的面點面團最好在2.5小時到3小時之間使用,最長時間不要超過4小時。
月餅做法大全
前面說過,月餅有很多種,不同種類的月餅有不同的做法。以下是壹些常見的月餅做法。
1,蓮子糕
制作方法:首先將70g轉化糖漿加熱,加入1g水和25g花生油,繼續攪拌均勻,冷卻備用;然後將糖漿壹點壹點倒入篩好的面粉100g中,攪拌均勻混合成面團,室溫烘烤;2小時後取出面團分成30克的小面團,蓮蓉餡分成60克的小球待用;最後將蓮蓉餡包在餅皮裏,壓入模具取出;刷壹面烤出圖案。
2.冰皮月餅
185g牛奶、糖粉、玉米油放在壹起攪拌均勻,然後加入糯米粉、粘米粉、清粉攪拌均勻;將攪拌均勻的面糊過篩,靜置30分鐘,放入鍋中蒸20分鐘,取出,攪拌均勻,晾涼,加入食用色素備用;把皮分成18g,餡料分成15g,開始包。包好後在模具裏蘸點熟糯米粉,壓實,取出,最後放入冰箱。
誰不能吃月餅?
中秋節家人團聚是壹件幸福的事,但也要註意,有些人因為脂肪高,不適合吃月餅。
1.嬰幼兒:因為小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好,不能消化很多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2、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能力逐漸變差,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3.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月餅中糖、油過多,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此類患者的病情。
4、糖尿病患者:月餅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會加重血糖突然升高。
5.膽囊炎、膽結石患者:此類患者吃月餅過多,可能引起疾病發作,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6.腎炎患者;這類患者不宜吃鹹月餅,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月餅不能和什麽壹起吃?
壹般來說,吃月餅是沒有什麽禁忌的,但是對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來說,由於其高糖、高熱量,月餅不適合和蘋果、西瓜等高糖水果壹起吃,否則體內糖分會更高。另外,有人認為早餐吃月餅和粥可以緩解油膩,專家認為這也是不合適的,因為粥也是壹種可以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