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骨碎補的副作用

骨碎補的副作用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骨碎補是中藥,也不知道骨碎補有沒有副作用。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骨碎補副作用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妳有用!

骨碎補的副作用

有大劑量煎服後中毒的報道。中毒主要癥狀為口幹、多語、恐懼、心慌、胸悶,其次為譫妄、胡言亂語,有時欣快,有時流淚等精神障礙。

骨碎補的功效與作用

補腎壯骨;活血止痛。治腎虛腰痛;腳和膝蓋無力;耳聾;牙痛;長期放電;遺尿;跌倒造成的骨折和斑禿。補腎壯骨,續傷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墜樓、閃墜、筋斷;斑禿和白癜風的外治。

1,《本草鄭錚》:治邪毒於骨,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濕,致雙足無力疼痛。

2、《日華子本草》:治惡瘡,蝕肉,殺蟲。

3、《藥性論》:毒氣主骨,風血痛,五痛六極,口(壹功?腳?)手不收,忽冷忽熱。

4、《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貼敷、折疊。

5、《本草》:治腰痛、關節痛、中風、膝風攣縮、泄瀉、淋證、遺精、脫肛。

6.廣西中醫誌:治小兒疳積。

7.四川中醫誌:祛濕通經。

骨碎補的藥用價值

藥用名稱骨碎補

別名肉末、巖姜、猴姜、毛姜、神姜、爬巖姜、巖姜。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栓皮櫟的幹燥根莖。壹年四季都可以挖,可以去泥沙,可以曬幹,也可以燒掉毛(鱗片)。

性味苦而溫。歸腎經和肝經。

功能:主要用於補腎壯骨,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墜樓、閃墜、筋斷;斑禿和白癜風的外治。

用法用量3 ~ 9g新鮮6 ~ 15g。外用鮮品適量。

摘自中國藥典

骨碎補的藥用輔助配方

1,治療腰腿痛不限:骨碎補壹兩片,肉桂壹片半,牛膝三分(去苗),檳榔二兩,補骨脂三兩(微炒),安息香二兩(核桃搗碎)。刀羅為末,蜜煉為安息香,杵碎百余杵,丸大如梧桐樹。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粒。(《盛慧芳》)

2、治耳鳴,還能止各種雜痛:將斷骨從毛細血管取出後,拌生蜜,蒸熟,從痰中入海,暴曬,搗碎,用大炮豬腎吃。(《雷公制火論》)

3、治腎虛耳鳴耳聾,且牙浮,疼痛難忍:骨碎補42個,懷地黃、山茱萸、茯苓各22個,牡丹皮125錢(全酒炒),澤瀉八錢(鹽水炒)。* * *為末,煉蜜丸。每次五塊錢,吃之前喝白湯。(《本草言》)

4、治牙痛:鮮蕨壹至二株(脫毛)。打碎後用水蒸。不要用鐵做飯。(單方處方調查數據選)

5、治傷:胡藝生姜不多,生姜壹半。在同壹個磅上,要損壞的地方,用壹塊絲綢包起來,很容易弄幹。(《101個選擇》)

6、筋骨:四兩骨頭,用酒浸泡,口服十次,每日兩次;曬幹,研成粉末,外敷。(泉州本草)

7.關節脫位及骨折的治療:關節復位或正骨手術後,取槲蕨(去毛)、榆樹皮搗爛,加面粉適量,搗成糊狀,敷於傷口,每二至三天換藥壹次。(《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8、治跌打損傷、腰痛、關節痛:櫟蕨(脫毛)五錢壹兩。用水煎服。(《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9、治療闌尾炎:鮮蕨菜(去毛)八兩,切碎,加五塊錢的紅藤,四兩紅棗。用水煎服。(《浙江常見民間草藥》)

10,治療斑禿:鮮槲蕨五元,斑蝥五只,白酒三兩,浸泡十二天,過濾後擦於患處,每日二三次。(福建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