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孩子積食脾虛,先別用藥,院士的這3法,更安全有效,家長多看看

孩子積食脾虛,先別用藥,院士的這3法,更安全有效,家長多看看

山藥是非常常見的日常保健食藥材,很多家長都愛用山藥給孩子健脾益氣,可謂是健脾消食的“明顯產品”了。

真實案例:

小林媽媽很註重食療,想著給孩子健脾益氣,上個月就給全家煲山藥湯。但結果卻是壹家人全部中毒,進院搶救。

了解過事情的原委後,原來這次喝點山藥湯,是小林媽媽從小區花園挖出來的“土淮山”。這塊“土淮山”原來是天南星科植物海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滴水觀音”。

出這個新聞後,大家紛紛開始議論,山藥到底能不能消食健脾?

山藥,也就是淮山,從古至今都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對人體有不錯的補益作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山藥“健中補虛、補中益氣力”,因此是可以幫助孩子健脾消食的。山藥經過炮制,就能變成壹味中藥,但山藥到底怎麽用,還得往下慢慢看。

1.新鮮山藥不適合脾虛濕盛的孩子

新鮮山藥中含有較多粘液,所以有較好的養陰生津的效果。就是這個特性,使得脾虛濕氣盛的孩子不適合單獨吃新鮮的山藥,反而更增加了濕盛的狀況。

2.幹山藥適合需要健脾益氣的孩子

山藥經過晾幹,功效就在健脾、腎,和養陰的中間。因為孩子“脾常不足”的特點,對濕氣運化能力較弱,就更適合用幹山藥來減少生濕氣的機會。

3.炒山藥最適合需要補脾益氣的孩子

山藥經過炒制,高溫失水,粘液就被烘幹了。那炒山藥養陰的作用就小了,更適合來溫燥,更適合補脾益腎。

但要給孩子消食健脾胃,山藥的力度還不夠

家長們常見給孩子日常吃山藥的,卻很少見只用山藥這壹種來治病的。山藥的力度溫和,還達不到袪積食、健脾胃的效果,這也是很多家長長期給孩子吃山藥,卻看不到效果的原因。

我們常把山藥和幾味食藥材,組合成含中藥消食飲來使用。含中藥消食飲中除了含有健脾益氣的山藥,還有消肉食的山楂,袪積食效果全面的雞內金、沙棘等,效果更為全面,因此更適合孩子。

為什麽不建議孩子壹積食就用藥呢?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從古傳到今,不管是藥物還是抗生素,都能帶來很大的副作用傷害。孩子可能吃完藥後,癥狀是好了,但需要花費更長時間去修復受損的脾胃,所以真正為妳家孩子好的醫生,多不建議常用藥。

小兒用藥安全也確實需要得到更多重視,很多偏遠地區家長不註重用藥安全,不光導致壹些幼兒殘疾,還有很多致死的案例。因此,鐘南山院士也曾表示過,大家都需要重視起用藥安全來。

緩解小兒積食、脾虛,院士建議用這3法

食療相對安全也有效,很適合積食的孩子用。像是常見的“酸刺雞金飲”類的食療,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壹周連用3天左右,助積食的分解、脾胃回復運作力。

2.減輕脾胃負擔法

不管是積食還是脾虛,這時候都需要盡可能減輕脾胃負擔。常見的方法有:飲食減量、吃素食、吃易消化、吃軟、吃清淡。

3.運動法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助消化。尤其在春天多室外運動,能助孩子吸收陽氣,有利於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