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咖啡樹是什麽時候誕生的?

咖啡樹是什麽時候誕生的?

咖啡為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園藝類多年生經濟作物,具有生長快、產量高、價值高、市場廣的特點。野生的咖啡樹可以長到5到10米的高度,但是莊園裏種植的咖啡樹為了增加果實產量,方便收割,往往被砍到2米以下的高度。咖啡樹的對生葉呈長方形,光滑,末端長枝,分枝少,而花白色,開在連接分枝的葉柄基部。成熟的咖啡漿果呈櫻桃狀,鮮紅色,果肉甜美,有壹對種子,即咖啡豆。咖啡品種有小、中、大。前者咖啡因含量低,風味濃,後兩者咖啡因含量高,但風味差。目前世界上銷售的咖啡壹般都是由小粒種子和中粒種子按不同比例制成,壹般是70%中粒種子,主要是取其咖啡因;30%小籽,主要取其香味。每個咖啡品種通常有幾個到十幾個變種。咖啡更耐陰、耐寒,但不耐光、不耐幹旱、不耐病害。咖啡含有咖啡因、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蔗糖等九種營養成分。作為飲料,不僅醇香可口,還具有興奮神經、消除疲勞的作用。在醫學上,咖啡因可用作麻醉劑、興奮劑、利尿劑和強心劑,以及幫助消化和促進新陳代謝。咖啡的果肉富含糖分,可以用來制造糖和酒精。咖啡花含有精油,可以提取高級香料。

阿拉比卡咖啡樹可以分為兩個主要品種:阿拉比卡咖啡和羅布斯塔咖啡。此外,還有壹些次要品種,如阿拉波的利比卡咖啡和阿拉布斯塔咖啡,但在市場上並不多見。

羅布斯塔豆羅布斯塔咖啡樹能在平地上生長,抗病性強,產量高。與阿拉比卡豆相比,羅布斯塔豆的外形更圓,中間開裂的壹面有點腫脹,溝紋筆直,讓人聯想到大豆。另壹方面,阿拉比卡豆是長橢圓形的,有鋸齒形的凹槽,有點像半個花生。

壹般羅布斯塔豆口感較差,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豆的2到3倍,價格便宜。大部分被大型咖啡行業用來生產速溶咖啡或低價綜合產品。阿拉比卡種植的咖啡樹適合種植在海拔1000至2000米左右排水良好的肥沃坡地上。生長的氣候不宜太潮濕,但仍需要持續的雨季和充沛的雨量。

在白天,他們喜歡溫和但不太熱的溫度和不到兩小時的直射陽光,所以如果沒有他們每天報告的下午陣雨或濃霧,當地農民必須在咖啡園種植許多高大的樹木來遮蔭。晚上,他們希望有壹個1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但溫度不能太低,因為太暖會使咖啡漿果發育過快,不能產出小而壯的硬而優質的咖啡豆;如果冷到結霜,咖啡樹又會凍死。

基於這些特點,適合阿拉比卡咖啡生長的應許之地大多位於北回歸線之間高山地形的國家,也稱為咖啡區/咖啡帶。

目前,咖啡作為壹種高雅、時尚、高檔的飲料,早已風靡全球,被列為世界三大飲料(咖啡、茶、可可)之首。咖啡種植也遍布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1983-1984年,世界咖啡產量達550萬噸,出口量420萬。盡管如此,咖啡的故鄉並不在巴西,而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至今,該國西南部卡法省的茂密叢林中仍有大片野生咖啡林。“咖啡”壹詞來源於地名“Kafa”。

關於人們發現咖啡的傳說很多。壹個傳說是,13世紀,埃塞俄比亞有壹個王子,他發現自己的駱駝愛吃灌木上的壹種小槳果,吃了之後特別興奮,精力特別旺盛,於是自己摘了壹些小漿果,終於找到了這種提神的咖啡飲料。另壹個傳說是,公元前500年的壹天,壹個埃塞俄比亞牧羊人把他的羊趕到壹個陌生的地方去吃草。在壹座小山上,羊吃了壹棵小樹上的紅色小果子。晚上回來後,羊壹反常態的在圍欄裏。它們不再像往常壹樣安詳溫順,而是興奮、不安、尖叫,甚至整夜跳躍。主人認為羊是被它們吃的草毒死的。他幾次起身,點亮燈光細看,卻見羊精神抖擻,活靈活現。第二天早上,牧羊人準備把羊趕到另壹個地方去吃草。打開柵欄後,羊帶著紅色的小果子拼命向山上跑去。無論牧羊人怎麽鞭打,都沒有用。當牧羊人筋疲力盡時,他不得不跟著羊群來到山上。牧羊人看到每只羊都在爭先恐後地吃小紅果,感到非常驚訝,於是他摘了壹些小紅果反復咀嚼,發現小紅果的甜味中含有壹些苦味。放牧回來後,牧羊人興奮得整夜睡不著覺,甚至想和羊的手壹起跳舞,在地上跳。小紅果的神奇功效很快就傳開了,埃塞俄比亞牧羊人到處采摘小紅果咀嚼,拿到市場上出售。後來,這種小小的紅色水果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咖啡飲料。

事實上,在公元前525年,阿拉伯人就開始種植咖啡,咀嚼和油炸咖啡豆在阿拉伯地區開始流行。公元890年,阿拉伯商人向也門出售咖啡豆,也門人第壹次將咖啡豆制成飲料。公元15世紀,咖啡很快傳入歐洲、亞洲和美洲。到18世紀,咖啡被廣泛種植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壹。咖啡的年銷量在三大飲料中排名第壹,是可可的3倍,茶的4倍。雖然世界咖啡種植歷史已有2000多年。然而,中國咖啡種植的經驗只有幾百年。1884年,臺灣省省開始引進咖啡。20世紀初,華僑從馬來西亞帶回咖啡,在海南省種植。後來,南方熱帶亞熱帶省份開始陸續種植植物咖啡。雖然栽培時間不長,但中國海南、雲南兩省的咖啡品質優越,獨具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壹些外商低價收購,加工後再銷往國際市場,成為昂貴的世界級飲料,尤其是雲南省種植的小粒咖啡。由於雲南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其內含物的積累,故味濃而不苦,香而不烈,且富含油脂。

咖啡樹的原產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在植物學上,咖啡樹屬於茜草科咖啡亞屬的常青樹,而俗稱的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樹的種子,因為長得像豆子,所以叫咖啡豆。氣候是咖啡種植的決定性因素。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區壹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然而,並不是所有位於這壹地區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良的咖啡樹。

1,咖啡樹種植條件

咖啡樹理想的種植條件是:溫度在15~25℃之間,年降雨量必須達到1500~2000 mm,降雨時間要與咖啡樹的開花周期相匹配。繁殖種子播種在疏松的腐殖土中,白天保持土壤溫度25 ~ 35℃,夜間保持15 ~ 20℃,20 ~ 30天出苗。幼苗高20厘米,放在盆裏有觀賞價值。之後每年換盆,每隔15天施壹次農家肥稀溶液,2 ~ 3年開花結果,4 ~ 6年株高1.6米以上,葉片美觀果味濃,達到最佳觀賞期。避免烈日暴曬,半陰散射光生長最好。當然,除了季節性的降雨,還要有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排水。富含火山灰的土壤,另外,雖然陽光是咖啡生長和結果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太強的陽光會抑制咖啡樹的生長,所以各個產區通常會配合種植壹些遮蔭樹。理想的海拔高度是500~2000米。

可見培育優質咖啡的條件是相當嚴格的:陽光、降雨、土壤、溫度,以及咖啡豆的收獲方式和過程,都會影響到咖啡本身的品質。

2.白花和紅果

咖啡樹的第壹個花期大約是三歲。白花為五筒花,飄著淡淡的茉莉花香,花序密集成串排列。花在開花後兩三天就會枯萎,幾個月後開始結果。果實為核果,直徑約1.5 cm。開始是綠色,後來逐漸變黃,成熟後變成紅色。和櫻桃很像,所以叫咖啡櫻桃,這個時候就可以采摘了。

咖啡果含有兩種種子,即咖啡豆。兩個豆子面對面地連接在壹起,它們平面的壹側。每個咖啡豆都有壹層薄薄的外膜,叫做銀皮,它的外層覆蓋著壹層黃色的皮,叫做內果皮。整個咖啡豆包裹在粘稠的漿液中形成咖啡漿,綿軟香甜,最外層是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