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是農業的壹個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家禽養殖、畜牧養殖和水產養殖三個細分產業。家禽養殖以禽肉和禽蛋為主要產出,而畜牧養殖業以豬牛羊肉為主要產出,水產養殖以水產品為主要產出。
近年來家禽養殖業產出規模基本保持上升趨勢,而畜牧養殖和水產養殖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未來養殖業將朝著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方向發展。
家禽養殖業規模穩步增長
2013-2019年,中國禽肉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我國禽肉產量為2239萬噸,較2018年增加了342萬噸,增長17.15%;我國禽蛋產量為3309萬噸,較2018年增加了245萬噸,增長12.29%。2020年,禽肉產量2361萬噸,增長5.5%;禽蛋產量3468萬噸,增長4.8%。
2020年畜肉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
2013-2019年,我國豬牛羊畜肉產量呈波動變化趨勢,2019年產量下滑較大。2019年,豬牛羊畜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
豬肉降幅較大主要是因為國內發生較大規模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大量生豬被撲殺,同時豬瘟疫情的發生也影響到了消費端對豬肉的需求。2020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39萬噸,同比下降0.1%。其中,牛肉產量672萬噸,增長0.8%;羊肉產量492萬噸,增長1.0%;豬肉產量4113萬噸,下降3.3%。
2019年水產養殖業規模與去年持平
2013-2017年,我國水產品產量表現為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之後急劇下降,2018年產量與2019年基本持平。2019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480.36萬噸,同比增長0.35%。其中,養殖產量5079.07萬噸,同比增長1.76%,捕撈產量1401.29萬噸,同比下降4.45%。
漁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年水產品產量為6600萬噸,但結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實際產量可能不及預期,前瞻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產量6500萬噸。
畜禽及水產養殖主要模式
畜禽養殖主要模式有專業化自主經營模式、“公司+農戶”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戶”三種模式,每種模式都各有優缺點,在畜禽養殖業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我國是農業消費大國,同時也是水產品消費大國。隨著消費升級戰略提出,我國水產養殖的模式也不斷創新,目前已形成以下幾種效率更高、更環保、更創新的運作模式。
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養殖業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趨勢:
第壹是規模化,目前規模化養殖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散養戶依然存在,未來散養戶不會完全退出市場,但是會進行自我升級;
第二是智能化,隨著國內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及國外養殖設備的不斷引進,智能化必然成為行業的選擇;
第三是品牌化,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消費品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打造獨立品牌是必然趨勢;
第四是特色養殖,城市農村融合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想去體驗鄉間生活,提供特色養殖服務可以將玩樂與農業結合,促進新業態形成。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現代農業商業模式與產業鏈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