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總體思路,按照建立“統籌管理、均等服務、信息共享、區域合作、雙向考核”的服務管理新機制的要求,全面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探索新經驗,完善新機制。 為提高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水平,促進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發揮典型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創作的原則和標準
各鄉鎮(居民區、社區)要全面落實“壹個創新(創新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機制)、兩個現代化(市民服務、屬地管理)、三個相似(宣傳、管理、服務)、四個到位(人員經費到位、免費服務到位、基礎管理素質到位、小組功能到位)”的原則。基本形成了“政府牽頭、部門配合、區域協作、群眾參與、優質服務”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新格局。
三。主要工作指標和工作要求
1,流動成年育齡婦女人數在30人以上(含30人);
2.流動成年育齡婦女底數清、情況明、賬卡全,持證率和核實率達95%以上,三類責任書簽訂率達95%;
3、有專人負責流動人口工作,做到人員和經費落實,並有壹把手研究解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記錄;
4.符合條件的已婚育齡婦女可享受免費孕情檢查和免費獲取避孕藥具,與戶籍人口壹樣享受健康體檢服務。孕情檢查率達到80%以上,為實行計劃生育的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免費技術服務的比率不低於70%;
5.為流動人口營造宣傳氛圍,開展經常性的宣傳和服務活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法律政策宣傳覆蓋率95%以上,計劃生育知識知曉率85%以上,有活動記錄和照片;建立流動人口圖書角、圖書角管理制度和圖書借閱記錄;
6、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文件規範,按要求歸檔;
7、建立流動人口協會並定期開展活動,有協會管理制度和活動記錄。
四、重點工作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
1,建立健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網絡。配備或整合計生專幹、計生宣傳員、流動人口協管員等人力資源,明確各級管理責任,任務落實到人。
2、規範和完善會計基礎建設。建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臺帳,做到帳卡簿齊全。
3.基礎工作紮實,服務管理規範到位。推進和完善流動人口“管家”機制;做好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登記(換發)和驗證工作;努力提高為流動育齡夫婦提供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環境妊娠監測和生殖健康服務的水平。
4.加強部門和區域合作,建立綜合管理機制。制定完善綜合服務管理的信息共享與通報制度、聯合管理與綜合執法制度等相關制度;加強與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的溝通與合作。
5.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利用PADIS全國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工作,及時告知流動已婚育齡婦女婚育、避孕、健康檢查等信息,收到信息後認真核實反饋。
6.加強優質服務,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實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定期開展流動人口“關愛”和“送溫暖”活動,努力為流動人口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動詞 (verb的縮寫)選拔、獎勵和管理
每年10月進行壹次,通過聽報告、看現場、查資料、看論壇等方式評選。壹是鄉鎮、街道計生辦自查,認為達標,提出申請。驗收合格後,予以表彰命名。示範村(居民區、社區)實行動態管理,年內將符合條件的示範村(居民區、社區)掛牌,不符合條件的予以摘牌。
不及物動詞保障措施
(1)領導重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是當前我區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關系到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穩定發展的大局。各村(居民區、社區)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切實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投入到位。各級要指派專人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示範村(小區、社區)創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示範村(居、社區)創建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2)財務擔保。沒有規定鄉鎮街道的數量,根據自身條件創建。流動人口較多的鄉鎮和街道,今年至少創建壹個村委會和壹個居委會(社區)。創建過程中所需經費由區、鄉、村承擔,鎮街根據支出情況向區人口計生委申請壹定補助。
(3)加強考核。創建工作和工作進度納入年終流動人口工作考核。各鄉鎮街道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給予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支持,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