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香緣12 ~ 15g(幹品6克),以開水代茶沖泡,可治肝痛、胃氣痛。
陳香元(焙)30g,花椒12g,茴香12g研成細粉,每次3g,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治胃痛、胸悶、消化不良。
香櫞怎麽吃
香櫞漿
鮮香櫞1-2,麥芽糖適量。制作時,先將香櫞洗凈切碎,與麥芽糖壹起放入帶蓋的小碗中,用小火蒸幾個小時,以香櫞為度粉。
此貼有解郁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腦力勞動者的日常保健,也適用於肝脾郁結引起的情緒低落、胸悶、偶有疼痛、痰中帶白。建議每次服用1湯匙,早晚各1次,定時食用即可見效。
香茅露
陳香櫞50-60克。制作時,先將香櫞放入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水,蓋上瓶蓋,接上冷凝管,用酒精爐或其他加熱爐加熱,煮沸,收集蒸餾液,裝瓶飲用。
此露有寬胸、順氣化痰、益膈、健脾開胃的作用。適用於氣滯胃痛、慢性胃炎、神經性脹氣、消化不良、嘔吐呃逆、胸悶痰多。建議每次喝5-10Ml,每天兩次,持續5-7天。
芬芳的糖
香櫞(焙幹磨碎)10克,砂仁粉12克,糖500克。制作時,先將白糖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至粘稠,再加入香櫞粉和砂仁粉,拌勻,繼續煮至絲滑。瓷盤塗上熟油,倒入香濃的糖液,攤開,晾涼,用刀切成小塊,裝盒食用。
這種糖有祛濕健脾、消積開胃的作用。適用於兒童日常保健,也適用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腹脹、厭食。建議每天早晚空腹每腹1次,每次3片,只有經常吃才能有效。
香源蜂蜜酒
取鮮香櫞100g,蜂蜜50毫升,白酒200毫升。將新鮮香櫞洗凈,切碎,加水200毫升,放入鋁鍋中,加入蜂蜜和白酒至沸騰,放涼,裝入瓶中,密封保存,壹個月後飲用。每次10 ml,每日兩次。
具有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慢性咳嗽。陰虛血燥者、氣虛孕婦慎用。
香櫞米醋腌制海帶
材料:海帶(新鮮)120克,香櫞9克,醋1000克。
做法:將香櫞皮和海帶用米醋浸泡7天。
保健功效:適用於肝郁氣滯型單純性甲狀腺腫。
香櫞皮的功效和作用
辛、苦、酸,性溫。功效:理氣解表,和胃祛濕。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腹脹滿,脅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柑橘類水果含揮發油0.3% ~ 0.7%。還含有橙皮苷、檸檬酸、蘋果酸、單寧、果膠、維生素C等。種子含有黃柏和黃柏內酯;
果皮含6.5% ~ 9%的揮發油,主要為ζ-檸檬烯、檸檬醛、水芹烯和檸檬苦素。
藥典劑量為3 ~ 9g,臨床常用劑量為3 ~ 9g,大劑量為L2 ~ 15g。
加水煎煮,研磨成丸,分散吞服,用酒浸泡口服。臨床經驗:香櫞皮類似佛手,表現比較平和。是健脾理氣的常用藥。它性質溫和,但不溫暖幹燥。可改善胃部不適、腹脹、惡心、全身嘔吐等癥狀,刺激食欲,增進食欲,但對緩解胃痛的作用略弱。本草綱目:無毒。香櫞皮無毒。常規劑量水煎服後無不適反應。長期服用或大劑量(15g以下)煎服無明顯副作用。
應避免香櫞的相容性
壹.兼容性和應用
配合佛手,理氣止痛,適用於肝胃氣滯、胸悶、胃痛、食欲不振、嘔吐、痰多咳嗽、無左胸膈等癥。但這兩種藥物性質溫和,藥效較弱,只適用於輕癥。氣滯、郁結嚴重者,須與其他理氣類藥物合用,方為有效。
用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入心肺經。本品味苦潤澤,微寒清熱,既能清肺化痰,又能開郁清胸火。兩藥配伍,壹辛壹苦,壹寒壹熱,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治咳嗽痰多,咳痰不爽。
與柴胡同用,柴胡味苦辛,微寒,入心、肝、膽、三焦經。柴胡DC。味淡氣壯,能透表散熱。可治療邪氣入少陽半表半裏引起的寒熱互結,還可疏肝解郁。常用於肝氣郁結所致的胸痛、脅痛。兩種藥物的配伍增強了疏肝解郁的功效。治療胸悶、腹痛、脅痛、厭食等癥狀。
用香附香附味平,歸肝、三焦經,辛能散。所以疏肝理氣是行氣解郁的重要產品。與香櫞配伍,疏肝理氣解郁,增強療效。治肝氣郁結,脅肋腫痛,月經不調。
第二,應該避免兼容性
肝郁、胸脅脹痛者,與香附、郁金、柴胡同用,行氣解郁。
脾胃不和、食滯、氣滯濕盛,脘腹脹滿、噯氣嘔吐者,可與木香、砂仁、枳實、白術同用,行氣健脾,和中降逆。
三、註意事項
陰虛血燥者、氣虛孕婦慎用。
小貼士香櫞是理氣、疏肝、解郁的良藥,但味辛味香,易耗氣傷陰。所以氣陰兩虛者慎用。兒童及孕婦不宜多食,以免損傷正氣。
四。用法用量
內服:3-6克,煎服;還是進了藥丸,散了。
上壹頁全文完(*** 12071字)展開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