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養壹只黃喉如水的烏龜?

如何養壹只黃喉如水的烏龜?

1.黃喉水龜的形態特征

黃喉水龜屬於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烏龜、玳瑁,俗稱甜龜、黃龜。背甲褐色,有三條脊,中間突出壹條,兩邊不明顯,邊緣整齊,背面略呈鋸齒狀;腹甲為黃色,每面盾外側有棕黑色斑點,少數龜腹甲全為黃色,稱為“象牙板”;甲橋明顯,腋盾窄,襠盾小;頭小,後腦勺光滑無鱗,從眼後到耳膜有兩條黃色縱條紋;喉嚨是黃色的,所以叫黃喉水龜。

黃喉水龜雌雄特征:雌龜背甲黃色,尾部短而粗,腹甲扁平,軀幹短而粗;雄龜的背甲顏色比雌龜深,背甲中間略凹,尾部略大且尾柄細,軀幹細長。

二、黃喉水龜的生活習性

黃喉水龜是冷血動物,體溫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但略高於外界溫度。在蘇南地區,每年上旬氣溫在11.2℃以下時,甲魚開始冬眠,次年4月上旬氣溫回升到1.2℃以上時,甲魚蘇醒。當溫度達到20℃以上時,海龜的進食和活動恢復正常。

10的4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環境溫度在20℃~ 35℃之間。在這個階段,黃喉水龜忙於覓食、發情、交配和繁殖。黃喉水龜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2 ~ 32℃。當環境溫度超過35℃時,黃喉水龜出現夏眠。氣溫在20℃時,食量減少,不進食,尋找越冬場所。當溫度低於12℃時,烏龜會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冬眠。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冬季會防止龜池結冰,沒有特殊情況,冬眠的龜不會受到打擾,避免浪費龜能。

第三,親龜的選擇

具有繁殖能力的繁殖龜稱為親龜。黃喉水龜雄龜體重300克以上,雌龜體重350克以上,具有繁殖能力,雌龜體重500 ~ 1000克,繁殖率最高。健康的親龜可以正常進食、生長和繁殖,帶來經濟效益。如果購買患病的母龜,母龜在飼養過程中會逐漸死亡,給飼養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親龜的質量幾乎決定了養龜的成敗,所以選擇親龜極其重要。選擇親龜的具體方法如下:

1.檢查龜的形狀是否完整,有無殘疾。斷肢龜不能作為親龜飼養。

2.用手指拉烏龜的四肢和尾巴。如果烏龜收縮強烈,那就是健康的烏龜。如果烏龜四肢無力,那就是病龜。

3.把烏龜的背甲放在地上,腹部甲對著天空。如果烏龜能把頭伸出來,靈活地翻身,就是健康的烏龜。如果它長時間不能翻身,說明烏龜不健康。

4.用手指輕拍龜頭。如果龜頭的頸部和四肢迅速縮進龜殼裏,那就是健康的烏龜。如果龜頭不能回縮,或者頭頸縮入龜殼,後腿支撐地面,龜體背部離開地面,說明龜體內有鉤,這種龜成活率低,不能作為養殖龜使用。

5.看烏龜的眼睛對旋轉是否敏感。如果烏龜長時間閉眼,烏龜的眼神呆滯,或者眼睛紅腫,眼球出現白色,說明是病龜。

6.把烏龜放到水裏,還不如沈入水中使勁遊。如果烏龜長時間漂浮在水面上,無法遊泳,說明烏龜生病了。

7.看烏龜尾巴和四肢的肌肉。最好是飽的,但要當心給烏龜註水。壹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采用註射的方式將水註入龜的腹腔。註射水的烏龜死亡率為100%。註水龜四肢飽滿(其實是水腫),剛開始還能爬行,但很快四肢就水腫麻痹,排泄腔總是濕漉漉的,有粘液。

四、親龜池的設計

龜喜陽畏風,靜而驚,潔而汙。龜塘要建在陽光充足、水質好、環境安靜的地方。親龜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室外土池,

水池水深80 ~ 100 cm,水位線基本穩定。因為在室外,高溫季節要給龜塘遮陰,避免暴曬,冬天註意保暖。

另壹個是室內水泥池,

水泥池的大小取決於親龜的數量。為合理利用面積,管理方便美觀,龜池長寬比為2∶1,池塘、索餌場、產卵場面積比為2∶1∶1。這三個部分是聯系在壹起的。池塘和龜巢的坡度在20度左右,水深20 ~ 30厘米,產卵場的沙子有30厘米深。水泥底和斜坡必須光滑,以防烏龜磨壞它們的腹部指甲。這個水池有60厘米高。

動詞 (verb的縮寫)親龜的飼養和管理

1.水質

池水以綠褐色為佳,透明度30 ~ 50厘米,pH值7.2 ~ 8.5。水質的最低標準是池水不能渾濁發臭。換水時,池水放壹半,再加水到原水位。

誘餌

黃喉龜是雜食性動物,人工養殖可以使用動植物混合飼料,比如使用全價成龜顆粒。魚蝦、蚯蚓、黃粉蟲、蝸牛、貽貝、動物內臟等動物飼料,大麥、豆餅、玉米、高粱、瓜果等植物飼料。根據筆者多年的飼養經驗,黃喉水龜喜歡吃動物性餌料,如小魚小蝦、蚯蚓、豬肝、雞腸等。

餵食

餵食要定時、定位、量化。4-5月和9-6月10,每天上午9點左右餵1次。6-8月分別在早上7點左右和下午5點左右餵食1次。餌料放在餌料臺上或飼養場上。餵食量約占龜總重量的5%。

4.日常管理

平時每天至少兩次(早晚)巡視龜塘,主要是觀察龜的進食和活動情況,看龜有沒有逃跑和傷殘。如果有烏龜漂浮在水面上,不會遊泳,或者經常縮在壹個角落裏不吃不動,就要隔離觀察治療。每天清洗餌料臺,根據情況更換池水。夏季在水池邊種植遮蔭植物,如黃瓜、絲瓜等,並在水池上部搭建棚子,防止烏龜中暑死亡。

5.越冬管理

在甲魚越冬前,要多餵些高蛋白的動物飼料,讓甲魚積累足夠的營養。龜越冬前,應對龜池進行消毒,以避免越冬期間發生疾病。殘疾或患病的海龜應隔離治療,或作為商品龜對待,不能與其他親龜壹起飼養越冬。池水滿了就不用換水了,盡量不要打擾冬眠的烏龜。在寒冷的季節,龜池的上部用薄膜覆蓋,以防止龜被凍死。還要防止老鼠、黃鼠狼對烏龜的傷害。

六、親龜的交配

在自然界中,黃喉水龜的性腺要6歲以上,體重300克以上才能成熟,10歲以上的龜繁殖率高。在人工繁育條件下,每平方米投放親本5 ~ 10,雌雄比為3∶1。當水溫在20℃以上時,海龜開始發情交配,白天交配,晚上交配,但大多在晚上交配。雌龜發情的時候,浮在水面上,非常刺激。1母龜周圍有幾只公龜,其中1公龜,身體強壯靈活,撲向母龜背部,用四肢抓住母龜背甲邊緣,咬住母龜脖子。兩只龜在水中遊動,頭伸出水面,公龜連接器插入母龜生殖腔充血擴張。海龜當年交配,第二年受精。

七、產卵

已達到性成熟的雌龜在5月中旬至8月初為產卵期,產卵高峰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下旬。28 ~ 32℃的水溫是海龜上岸產卵的最適宜溫度。1 ~產卵前3天,雌龜爬上岸,到處爬,選擇產卵地。龜壹般選擇在土質疏松,土壤含水量在10% ~ 20%的斜坡上挖洞。母龜用前肢固定身體,後肢交替挖土。洞內的泥土松土後,她的五只爪子抓著泥土舉到洞外,有時還會用尾巴把泥土掃向兩邊。洞穴深約10厘米,直徑4 ~ 6厘米。這個洞穴是傾斜的,口小內大。如果土壤幹燥堅硬,雌龜在副膀胱和膀胱內排泄水和尿,潤濕土壤,便於挖洞。如果洞穴坍塌,或者太潮濕,母海龜會另找地方挖掘。

蛋洞挖好後,雌龜在產卵前,在洞口躺下休息壹會兒。產卵時,她的前肢支撐地面,後腿在洞穴的兩側,排泄腔正好對著洞穴,尾巴伸入洞穴。下完蛋後,用後腿把蛋排在洞裏。產卵後,用後腿把挖出的泥沙刮到洞裏,蓋上卵,用腹甲壓平,不留痕跡。雌龜每批產卵3-7枚,壹年產卵兩次。受精卵蛋殼呈灰色,卵大小均勻,表面光滑有顏色,不粘砂;壹般未受精卵大小不壹,蛋殼易碎,粘有沈澱物。

八、孵化

在自然條件下,由於氣溫低、溫差大、孵化時間長以及鼠、蟻、蛇的危害,孵化率低。為了提高孵化率,應采用人工孵化。

海龜產卵期間,每天早上巡視產卵場。如果發現有蛋洞,不要馬上取出龜蛋,1天後再取。此時龜蛋的胚胎已經固定,動物極和植物極的界限明顯,動物極的壹端出現壹個圓形的白斑。收卵時可以用收卵盆或塑料盆,底部鋪壹層2厘米左右厚的細沙。用手輕輕撬開蛋孔,用手指或鑷子將洞中的龜蛋全部取出,將龜蛋的白色動物向上種下,輕輕放入盆中。

培養箱由特制的木箱制成,壹般長60厘米,寬30厘米,高10厘米,底部鉆有數個排水孔。在箱底鋪上壹層幹凈的沙子,5厘米厚,上面放上龜蛋,再蓋上壹層2厘米厚的沙子,再蓋上幹凈的濕布。龜蛋放好後,就不能隨便動了。培養溫度控制在28 ~ 35℃,沙土含量為5% ~ 10%。把沙土握成壹團,放開。50天左右,受精卵孵化率達95%以上。可以通過使用培養箱或建造培養箱來實現大規模繁殖。

九、幼龜養殖

幼龜從蛋中孵化出來,在那些年冬眠,就叫幼龜。有些幼龜的臍帶還沒有收斂脫落,蹼間有卵黃囊。為防止幼龜肚臍被劃傷,幼龜應放在光滑的盆中2 ~ 4天,盆中放少量水。當幼龜的蹼長而完整時,就能有力地爬行,然後轉移到幼龜池中進行培育。幼龜池壹般建在室內,面積視幼龜數量而定。每平方米可飼養50-80只幼龜,5-10克。幼龜池塘裏放壹層薄薄的水,裏面放壹個或幾個餌盆。

幼龜胃腸功能較弱,應先餵以嫩、鮮、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餌料,如水蚤、蚯蚓、熟蛋黃等,再餵以豬瘦肉末、豬肝、小麥粉、玉米粉組成的混合飼料。1天投餌2 ~ 3次,每天換水1次。溫差不能超過3℃,以保持水的清潔無異味。經過精心管理,幼龜在越冬前可長到10 ~ 20g。明年4月轉移到室外龜池養殖。幼龜的飼養方法與幼龜基本相同,但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 ~ 50只,餌料可投餵蚯蚓、黃粉蟲和小截魚、蝦、螺、蚌。